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1 毫秒
71.
近年来 ,血清铁蛋白与冠心病 (CHD)之间的联系日益受到重视。国外相继有文献报告体内铁贮存增加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国内王海燕等对本省海门县农村自然人群血清铁蛋白水平分析也得到了与国外一致的结论。本文分析淮阴市区自然人群血清铁蛋白水平 ,旨在探讨其与CHD及危险因素的关系。资料及方法对象 :1997年 10月至 1998年 10月 ,淮阴市区自然人群 (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 ,整群抽样共12 0 0人 ,男 80 0人 ,女 4 0 0人 ,年龄 2 5~ 6 4岁。冠心病病例入选参照《实用心脏病学》CHD诊断标准。方法 :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成…  相似文献   
72.
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及东南大学附属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确诊AD120病例临床资料,按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进行分组,分析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临床症状、体征和生化指标与死亡的相关性,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1.120例AD患者中男女性别之比为2.0:1。平均年龄(54.7±10.3)岁,急性期院内病死率17.5%;2.死亡组与存活组中:女性、舒张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发意识障碍及心包填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女性多元回归分析(OR=2.052;95%CI=1.084~4.470;P=0.010)、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OR=1.436;95%CI=1.325~1.862;P=0.008)及合并意识障碍(OR=2.370;95%CI=1.290~3.192;P=0.04)是A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舒张压水平(OR=0.532;95%CI=0.262~0.843;P=0.030)为预后保护因素。结论:AD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女性、合并意识障碍,是导致急性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舒张压水平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调查淮安地区复发性肺栓塞患者的原因、治疗、预后。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急诊ICU、呼吸科、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的65例复发性肺栓塞患者为实验组,同期首次诊断肺栓塞患者65例为对照组。比较复发性肺栓塞组与急性肺栓塞组的原因、治疗及预后的差别。结果复发性肺栓塞组常见的原因治疗依从性差(中途停药或未检测INR)、特发性PTE、慢性心肺脑疾病、大手术及重大创伤、DVT、恶性肿瘤。两组之间性别、年龄、吸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次PTE事件时间间隔为2个月-35个月。住院期间死亡病例有11例,随访期间死亡20例。超声心动图显示:复发性肺栓塞组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室前壁较非复发组明显增宽(P0.05)。结论复发性肺栓塞的常见危险因素是深静脉血栓、治疗依从性差、恶性肿瘤、慢性心肺脑疾病。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是复发性肺栓塞患者组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CT和DSA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武警四川总队医院2008-06至2016-08经病理证实的5例FNH患者的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图像,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和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CT为平扫加多期增强扫描,DSA检查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结果 5例均为单发肿块,CT平扫均呈密度不均、边界较清的稍低密度肿块影;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明显强化,其中心为条状或放射状无强化瘢痕影;门脉期病灶呈等密度改变,中心低密度瘢痕影无强化;延迟扫描低密度瘢痕逐渐强化。DSA中病灶表现为富血供占位,供血动脉迂曲、增粗,进入病灶后呈放射状分布显示,染色均匀,境界清楚。结论 FNH的CT多期扫描和DSA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二者结合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极有价值。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衰竭(A/C)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临床诊断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衰竭(ARF)病例发病率、病因、与基础肾脏病关系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23例符合选择标准,占同期急性肾衰竭病例数65.5%;A/C常见病因分别为药物性(主要为抗生素、NSAIDs和ACEI)56例、肾前性因素31例、狼疮性肾炎活动8例,其中药物性最常见,超过1/3;糖尿病肾病(DN)患者是发生A/C的主要人群,123例中有43例(占35.0%);63例需血液透析,28例患者血肌酐恢复到原有水平,38例转为维持性透析,病死率3.3%;多因素回归分析示老年患者、高血压、需要接受血液透析、糖尿病,提示预后不良。结论A/C是急性肾衰竭主要病因,药物性最常见。A/C治疗关键在于预防。应重视糖尿病肾病诊治。  相似文献   
77.
〔摘 要〕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最佳证据,并探讨其实证价值。方法:选取 2018 年 12 月 至 2020 年 12 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148 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 74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术后康复锻炼的最佳证据总结干预,观察并 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康复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率显著高于对 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将术后康复锻 炼的最佳证据总结干预应用于盆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提升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有效率,降低其并发症 发生率。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辛香料挥发油类化学成分因诸多药理活性,尤其是作为安全可食用的天然抗菌剂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而辛香料挥发油类化学成分普遍具有几乎不溶于水、刺激性大、挥发性强、稳定性差、易氧化、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口服制剂开发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因此针对辛香料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上述特性,通过选择合适的制剂学手段,筛选出既能高效传递辛香料挥发油类化学成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稳定性及缓解其刺激性的新型药物载体系统,进而开发能充分发挥各自药理活性的功能性食品、保健品乃至具有较好临床效果的药品,是其应用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方向。该文就环糊精包合物、脂质体、纳米乳、纳米粒和固体分散体等新型载体系统在辛香料挥发油类化学成分中的研究应用进行综述,并概述了每一种新型载体系统各具有的特点、适用的对象及存在的问题等,为进一步开发辛香料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新产品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9.
陈叶  刘金涛  朱源 《中国肿瘤》2015,24(4):319-324
摘 要: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属于中医“肠覃”、“积聚”、“脏毒”、“锁肛痔”等范畴。大肠癌属本虚标实之证,既有脏腑气血亏虚,又有气滞、血瘀、痰凝、湿毒等标实的情况。结合中医药治疗的综合疗法,在大肠癌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大肠癌的中医辨证及治疗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湿热证面诊参数特征,并分析面诊参数变化与病理生化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中医面诊数字化检测仪采集与分析慢性肾炎患者面诊特征信息,同步收集其病史资料及病理生化指标。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慢性肾炎组面色参数中青色指数明显升高(P<0.05),黑色指数显著降低(P<0.001);慢性肾炎组光泽指数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2)慢性肾炎湿热证组的面色指数、青色指数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黑色指数显著降低(P<0.01);湿热证组较非湿热证组面色指数显著升高(P<0.01);非湿热证组黄色指数、青色指数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黑色指数显著下降(P<0.01)。(3)慢性肾炎患者湿热证面色参数中青色指数与尿素氮、肌酐、尿酸存在一定相关。结论:(1)慢性肾炎湿热证面诊信息参数变化有一定规律,提示面色参数可作为该病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之一。(2)慢性肾炎湿热证型的面色参数与临床病理生化指标尿素氮、血肌酐、尿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中医临床病证面色变化可用现代医学语言来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