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朱治国  于远洋  侯林俊  盖伟  杨勇 《中国骨伤》2014,27(10):819-82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103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其中男76例,女27例;年龄19~55岁,平均36岁.按照AO分型:A型64例,B型27例,C型12例;开放性骨折13例(Gustilo Ⅰ型5例,Ⅱ型8例).观察术后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采用膝关节HSS评分标准对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术中发生股骨颈骨折1例,股骨近端骨折1例,均于术中更换重建钉固定,术后骨折愈合.术中发生腓总神经损伤1例,营养神经治疗4个月后恢复.103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22个月.全部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5个月.髋关节功能全部恢复正常,术后1年膝关节行HSS评分平均90.89±5.06.结论:注重手术操作,力求闭合复位,减少并发症,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前外侧入路低弯度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8-12诊治的16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采用前外侧入路显露骨折部位,采用胫骨前外侧3.5 mm低弯度锁定接骨板固定后外侧平台骨折,接骨板尽可能向后放置,置入接骨板近端4枚竹筏锁定排钉对后外侧柱起坚强支撑作用。结果 16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2(10~16)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腓总神经损伤。所有患者术后骨折均愈合,未发现复位丢失、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9~13周,平均11.4周。开始完全负重时间9~14周,平均12.2周。胫骨平台骨折复位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优13例,良3例。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14例,良2例。结论经前外侧入路低弯度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骨折复位固定确切,能够满足术后康复需要,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朱治国   《中国医学工程》2012,(9):96+99-96,99
目的比较开放性手术和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应用于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0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80例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对两种术式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为(127±35)min,出血量为(167±47)mL,住院时间为(12±4)d;PCNL组则为(78±24)min,(97±33)mL,(8±2)d,三项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观察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8%和93%,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12.5%,此两项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相对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PCNL是治疗肾鹿角型结石的安全可靠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合性小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68例外伤致闭合性小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愈66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多发性损伤合并休克。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仔细地检查是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的关键。尽早手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朱治国  谷志余  陈海  廖华 《中外医疗》2012,31(13):90+92-90,92
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416例TURP术后出现尿道狭窄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尿道狭窄的发生率6%,25例患者术前均行膀胱镜检未见尿道狭窄,TURP术后患者排尿出现困难,后由尿道造影检查及膀胱镜检查,确诊为尿道狭窄。尿道外口狭窄者有3例,阴茎部尿道狭窄者4例,尿道球膜部出现狭窄者7例,前列腺尿道部由于疤痕导致狭窄者11例。2例行尿道外口成形术治愈,9例行尿道扩张治愈,其中6例患者行尿道内切开术和尿道扩张治疗术治疗后痊愈,8例存在前列腺部尿道狭窄患者再次给予电切后治愈。25例治疗后均能排尿通畅。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主要发生于后尿道,可能与术中器械操作、术后留置尿管、感染等因素相关。治疗方法主要为尿道扩张及尿道内切开,狭窄处疤痕严重时予以再次电切,并应重视术后的尿扩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