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建立用不锈钢填充柱快速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乙酸丁酯、苯、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气相色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活性碳管吸附空气中正己烷、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乙酸丁酯、苯、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由二硫化碳溶剂解吸、进样,经2m×4mm不锈钢柱填充料FFAP︰6201红色担体=5︰100填充柱分离测定,柱温初始40℃保持1.5min,以20℃/min升温至50℃保持3min,再以10℃/min升温至100℃保持2min,直接进样。[结果]正己烷、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乙酸丁酯、苯、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保留时间分别为0.868、2.00、2.88、4.95、6.81、3.39、5.76、8.21、9.08min;线性范围分别为8.33~266.7μg/ml、8.44~270.0μg/ml、7.50~240.0μg/ml、9.38~300.0μg/ml、9.58~306.7μg/ml、7.70~246.4μg/ml、7.42~237.6μg/ml、8.92~285.6μg/ml、5.98~191.2μg/ml;检出限分别为:0.3、6.8、4.0、1.0、0.5、0.7、1.2、2.5、2.5μg/m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3、0.9992、0.9993、0.9998、0.9998、0.9998、0.9998、0.9998、0.9998。[结论]该气相色谱方法适合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甲酮、乙酸丁酯、苯、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同时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72.
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只有一流的科技人才,才能取得一流的科技成果,才能是日新月异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总结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方面所做的工作及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73.
74.
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疾病46例邵武市立医院胡邦营,朱惠芳,高尚义我院应用威嘉利MTC-2型微波仪治疗消化道疾病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46例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13~74岁。消化道息肉35例(39颗),其中胃息肉7例(7颗)...  相似文献   
75.
矩阵摄动法在夹具模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振动试验中,被试设备通过夹具与振动台联接在一起,夹具的动态直接影响着振动台的激振效果,因此夹具设计是振动试验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夹具的设计水平,采用有限单元法对一通用夹具进行了模态分析,为了减少夹具的设计周期,又引入了矩阵摄动法预估了变结构的频率特性。本文的实例分析证明了矩阵摄动法引入的必要性及其结果的优良性。  相似文献   
76.
自1978年以来,我们应用斜背腋下纸卷法治疗新鲜肩胛盂骨折8例,其中粉碎性骨折(星形骨折)5例,关节盂前缘骨折2例,后缘骨折1例。均采用本法治疗,经6月~14年,平均5年8个月随访,3例盂缘骨折复位满意,功能恢复好;5例肩胛盂粉碎性骨折中4例基本恢复关节盂的原形,1例复位不理想,但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均正常;都恢复了原工作,未见有肩关节周围炎和复发性肩脱位发生。  相似文献   
77.
旋前位整复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1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明显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了前臂旋前位牵引、整复旋前位外固定,一次成功率为91%。认为预防肘内翻的关键在于正确复位。  相似文献   
78.
胫骨远端骨骺损伤是青少年常见的骨骺损伤好发于11-15岁儿童。自1986年以来我们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U型石膏外固定的方法治疗非稳定型胫骨远端骨骺损伤78例通过1~3年随访观察疗效较好现将其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9.
一种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并截瘫的椎管减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4年6月至1988年2月,我们采用棘突旁直切口,侧前方椎管次全环状减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合并截瘫计48例,现将手术方法作一介绍. 手术分两种方式:对于新鲜骨折脱位损伤时间在4周以内的,以及椎体间关节有脱位且不稳定者(19例),在侧前方椎管次全环状减压同时予以复位并附加确定的内固定;对于病程超过4周,脊柱相对稳定者(29例)采用单纯的胸腰段椎管侧前方次全环状减压术。 麻醉:0.5%普鲁卡因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 体位:侧俯卧位,腰部下方略垫高. 术式:脊柱中线旁1—2cm纵形切口,长约16cm。分离骶棘肌,显露患椎上下2~3个小关节。用平凿…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在漂浮体位下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A组(漂浮体位)63例,B组(常规仰卧位)59例,A组采用漂浮体位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组采用常规卧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固定顺序均为外踝、后踝、内踝;术后早期功能锻炼,6~8周开始部分负重.结果:A组61例获得随访,B组5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6个月,平均14个月,A组手术时间小于B组(P<0.05),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定标准评定,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踝关节复杂骨折采用漂浮体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所用手术时间及术后优良率明显优于常规卧位,术后踝关节功能可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