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1 毫秒
11.
目的探讨应用Stoppa手术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Stopp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其中骨盆骨折12例,髋臼骨折8例。12例骨盆骨折中使用Stoppa入路8例,Stoppa入路联合髂窝入路4例;8例髋臼骨折中使用Stoppa入路4例,Stoppa入路联合K-L入路2例,联合髂窝入路2例。结果 2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12例骨盆骨折复位均为优,髋臼骨折复位优6例、良2例。依据改良的Merle d'Aubigne-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18例,良2例。结论 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放射学及临床结果,对骨盆高位耻骨支骨折及髋臼四边体骨折的治疗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髌骨内推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老年髌股关节炎患者症状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髌股关节炎患者在膝关节伸直状态下,对髌骨进行内推,髌骨活动后,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患者治疗前和后的IKDC评分、膝关节非负重状态下的屈曲度进行比较。所有的患者内推前和6个月后进行了膝关节的正侧位片检查。结果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符合髌股关节炎诊断的患者168例共203个关节,患者都进行了髌骨内推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所有的患者都得到了最短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0±2.5)个月。治疗前、后IKDC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1月后IKDC评分高于6月后。膝关节非负重状态下屈曲度检查显示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X-ray膝关节侧位片显示Insall-Salvati指数治疗后没有显著改变( P>0.05)。结论髌骨内推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能够显著改善髌股关节炎的症状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在体条件下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与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体联合应用修复软骨缺损的疗效. 方法取3日龄异体幼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后接种在胶原海绵支架上,再做移植.同一大白兔双侧膝关节内外髁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体移植组(复合体移植组)、bFGF应用组和软骨细胞-胶原海绵复合体与bFGF联合应用组.移植术后不同时间分批处死,进行大体、光镜和电镜观察. 结果移植术后12周联合应用组软骨缺损修复以完全修复为主,而复合体移植组以不完全修复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周时2组均得到修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分析均为软骨组织;在不同时间点空白对照组和单纯bFGF应用组软骨缺损修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组织学上修复的组织,前者为纤维组织,而后者同时有软骨组织存在. 结论 bFGF在软骨组织工程中有促进软骨缺损早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月至10月,对52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分别行富含血小板血浆(PRP;28例,PRP组)和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24例,糖皮质激素组)治疗,对比两者的临床效果.注射治疗后1周时,两组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Mayo医院改良肘关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时PRP组优于糖皮质激素组(P<0.05).PRP痛点局部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效果良好,优于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5.
复杂粉碎性胫腓骨骨折是指胫腓骨多段多块的粉碎性骨折,它具有一定范围的骨折区域,大部分为Ⅰ度或Ⅱ度开放性骨折,也可以是闭合性骨折,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钢板螺丝钉或交锁髓内钉对这类骨折有时常常难以奏效。自1997~2003年笔者设计先开放解剖复位内固定腓骨再作外固定支架闭合复位固定胫骨的方法治疗这类骨折32例,取得良好  相似文献   
16.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6例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经清创、骨折复位固定,肌腱、神经、血管修复后,用VSD治疗创面1~2次,再Ⅱ期皮片移植或皮瓣转移修复。结果所有病例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合并的缺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细菌培养阴性,皮片移植和皮瓣修复后创面均愈合,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87%。结论用VSD治疗腕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能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降低创面感染的风险,促进创面修复,获得较好的腕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复杂粉碎性胫腓骨骨折是指胫腓骨多段多块的粉碎性骨折,它具有一定范围的骨折区域,大部分为I度或Ⅱ度开放性骨折,也可以是闭合性骨折,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钢板螺丝钉或交锁髓内钉对这类骨折有时常常难以奏效。自1 997~2 0 0 3年笔者设计先开放解剖复位内固定腓骨再作外固定支架闭合复位固定胫骨的方法治疗这类骨折3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 0例,女1 2例,年龄1 8~5 6岁。闭合性骨折1 2例,Ⅰ度开放性骨折1 3例,Ⅱ度开放性骨折7例。骨折部位:胫腓骨中下段2 0例,胫腓骨中段1 2例。骨折粉碎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不全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后路RF或AF复位固定骨折推体,结合前路经胸腹膜外途径椎体减压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瘫32例。结果 32例均能耐受手术,并获6~24个月的随访,X线片复查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后突角消失,RF或AF螺钉无松动断裂,CT复查椎管减压彻底。32例均在术后2~4周内恢复排尿功能,6个月内两下肢均有Frankle 2~3级以上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 ①后路RF或AF复位、固定满意,前路手术减压彻底;②后路RF或AF复位内固定联合前路减压植骨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不全瘫的安全有效价廉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82例120膝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60岁和<60岁)和膝关节退变的程度(Kellgren-Lawrence Ⅰ-Ⅱ和Ⅳ-Ⅳ级)进行分组,对其进行了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每两周注射1次,共计3次.对患者进行随访,对膝关节功能进行WOMAC评分,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疗效.结果 所有的患者都得到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5±4.8)个月.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所有患者WOMAC评分分别为46.44±9.24,22.58±5.50,21.20±4.93,24.53±8.8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42.284,P=0.000).年龄小于60岁、Ⅰ-Ⅱ级与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Ⅲ-Ⅳ级患者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时相比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获得了良好的短期效果;膝关节退变轻、年龄小的患者治疗效果更持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自体软骨细胞取自大白兔左股骨外髁,体外增殖后接种于胶原海绵支架上,后移植于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取同一大白兔双膝关节内外髁分3组作自身对照研究,右股骨内髁作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实验组,左膝股骨内髁作胶原海绵移植对照组,右膝股骨外髁作空白组。移植术后不同时间分批处死,进行大体、组织学观察。临床对8例软骨缺损患者先行关节镜下取软骨,然后制备种植了软骨细胞的胶原膜,再将其植入软骨缺损处,最后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结果:实验组修复组织以透明软骨为主,对照组和空白组以纤维软骨修复为主。临床病例随访半年以上,患者症状消失,核磁共振或关节镜复查见软骨缺损已修复。结论: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