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对2012—2021年中药治疗乳腺癌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分析中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CNKI和WOS数据库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已发表的中药治疗乳腺癌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及CiteSpace 5.8.R1软件对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经筛选最终纳入960篇CNKI数据库文献、809篇WOS数据库文献。2012年以来,CNKI和WOS数据库中药治疗乳腺癌的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CNKI和WOS数据库发文核心作者分别为32名和35名,占发文总人数的9.2%、9.7%。发文主要来源于中医药类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包括中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2012—2021年中药治疗乳腺癌的热点从早期的多药耐药、生存质量、互补治疗等临床相关研究,过渡至用药规律、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作用机制等多角度多方向。结论 中药治疗乳腺癌研究应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和知识化研究,有助于研究人员探索研究的新方向,并确定该领域潜在合作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72.
桑寄生抗炎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桑寄生水提物(简称SJS)对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炎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冰醋酸、二甲苯复制致小鼠急性炎症模型,羧甲基纤维素(CMC)囊复制小鼠亚急性炎症模型和棉球皮下埋植复制小鼠慢性炎症模型。将动物随机、均衡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桑寄生水提物高和低剂量组,通过测定腹腔冲洗液光密度(OD)值和小鼠耳廓肿胀度来评价桑寄生水提物对急性炎症期渗出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计数羧甲基纤维素囊中白细胞数量来评价桑寄生水提物对亚急性炎症期白细胞游走的影响;测定棉球肉芽组织指数来评价桑寄生水提物对慢性炎症期肉芽组织增生的影响,另取脾脏和胸腺称重,观察连续给药后桑寄生水提物对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桑寄生水提物高、低剂量均能显著降低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5~0.01),高剂量能显著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率(P<0.05);高剂量能显著减少羧甲基纤维素诱导白细胞游出数量(P<0.001);高剂量能显著降低棉球肉芽肿指数(P<0.01);桑寄生水提物高、低剂量对脾脏和胸腺重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桑寄生水提物对炎症不同时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连续给药对免疫器官的重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73.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革,初始的"传承型"人才培养理念正在转向"创新型"的培养理念,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强调"综合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1],  相似文献   
74.
脑外伤术中突发脑膨出的原因与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脑外伤术中突发脑膨出”是指脑外伤手术过程中发生的、比急性脑膨出发展更突然 ,与术前头部CT表现不相符合的急性脑组织膨出。由于这类脑膨出无法从术前CT表现得到解释、常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 ,使手术医生在术中处理颇为棘手。作者近 3年来共救治此类脑膨出病人 12例 ,均获成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重型颅脑损伤者 12例 ,男 9例 ,女 3例。年龄 18~ 6 2岁 ,平均 4 5 .7岁。致伤原因和受伤机制 :车祸 5例 ,坠落伤 4例 ,跌伤 3例。减速伤10例 ,加速伤 2例。术前状况 :皆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变化 ,GCS >8分 2例 ,6~ 8…  相似文献   
75.
自Rekate1985年最早描述后颅窝手术后小脑性缄默(Cerebellar mutism)以来,不断有学者报道这一临床综合征病例。我科近三年收治后颅窝术后小脑性缄默四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了解何首乌的研究现状,追踪领域内的研究热点,预测研究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200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已收录的关于何首乌的中英文献,使用CiteSpace 6.2.R4对文献内作者、机构、期刊、关键词进行分析,绘制知识图谱。结果 纳入有效文献中文3468篇、外文584篇进行可视化分析;国内发文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国外的发文量起步缓慢但近几年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国内形成了以马双成和肖小河等核心团队,国外以Niu Ming、Wei feng、Huang zhihai为主的核心团队。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各研究所和中医药院校,其中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分别为中文和外文文献发文量最高的机构,且发表于特色期刊居多。中文文献以何首乌的生物活性成分测定、炮制工艺优化和制定质量标准为主要研究方向,外文文献则侧重于其药理特性和应用、毒性分析和成分研究以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结论 综合中外文献,针对何首乌的炮制工艺、成分变化、肝毒性以及在神经保护、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等领域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进一步对何首乌作用机制、代谢组学和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药理特性。  相似文献   
77.
颅脑手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以及防治的方法。方法:开颅手术行血肿清除及脑肿瘤组织切除。结果:本组16例,通过治疗GOS预后评分良好者5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6例。结论:颅脑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针对病因采取积极适当的措施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8.
苍耳子是历代治疗鼻渊及头痛的要药之一。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鼻炎、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皮肤病等与免疫异常相关的疾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苍耳子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但由于长期或过量服用,药材炮制不当等原因,导致毒性反应情况时有发生。毒理学研究表明苍耳子中毒可引起肝脏、心脏和肾脏等实质性脏器损伤,尤其是对肝脏损伤严重。该文通过系统地查阅和整理国内外关于苍耳子研究的相关文献,对苍耳子的药理作用、毒性物质、肝毒性机制等进行综述。总结出苍耳子具有降血压、抗过敏、抑菌、抗炎、镇痛、抗肿瘤和降血脂等药理作用。毒性成分主要为苍术苷、羧基苍术苷和4’-去磺基苍术苷。苍耳子导致肝脏毒性机制与脂质过氧化损伤、胆汁淤积及肝细胞能量代谢机理密切相关。与此同时,肝毒性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如miRNA-122,也为医药学提供新的研究手段。毒性类中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配伍或炮制后入药可以降低或消除毒性并保存或增加疗效。目前为止,关于苍耳子炮制减毒原理研究报道较少,笔者建议要进一步加强苍耳子炮制减毒原理研究,充分发挥苍耳子特有疗效,开发其更大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双三口服液对实验性动物炎症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三口服液的抗炎消肿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致炎,冰醋酸诱发小鼠腹腔致炎,棉球植入致小鼠皮下局部肉芽肿,造成实验小鼠炎症肿胀模型,然后予以双三口服液大、中、小剂量进行治疗,并设地塞米松组和空白两个对照组。结果:双三口服液大、中剂量组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5);双三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对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双三口服液大剂量组可抑制棉球植入小鼠局部皮下引起的肉芽组织增生(P<0·01)。结论:双三口服液具有较好的抗炎消肿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四黄散外敷联合口服盆炎方对慢性盆腔炎患者下腹疼痛、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沉(ESR)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增加四黄散外敷联合口服盆炎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下腹疼痛评分、降钙素原(PCT)、hs-CRP、ESR水平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3%(33/4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包括下腹胀痛、乳房胀满、经期延长、情志失调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hs-CRP及ESR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腔包块、盆腔积液、附件增粗患者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2/45)、4.44%(2/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黄散外敷联合口服盆炎方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主要中医症候,降低患者下腹疼痛感,下调hs-CRP和ESR水平,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