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方法抽取78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其中ST段抬高性心梗(STEMI)27例,非ST段抬高性心梗(NSTEMI)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5例,选取稳定型心绞痛(SAP)及健康者各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2小时、6小时、12小时CRP及cTnT水平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CRP的各时间点在STEMI组、NSTEMI组、UAP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TnT值在2小时点的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TnT值在6小时、12小时点在STEMI组、NSTEMI组及UAP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在STEMI组、NSTEMI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AP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nT对急性心肌梗死有明确诊断价值,而CRP水平较cTnT更早期升高,故在临床中联合检测cTnT及CRP的水平变化,对ACS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有144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设为观察组;另有144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设为对照组.并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8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明显,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吗啡及不同剂量δ受体拮抗剂纳曲吲哚盐酸盐(NTI)组,观察其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内皮素、心肌酶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以说明δ受体拮抗剂可增强吗啡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且与剂量成正相关.方法 健康SD大鼠雌雄不拘共25只,每组5只,随机分成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吗啡组、吗啡+小剂量NTI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夏枯草口服液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夏枯草口服液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4月30日,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RCTs,共计8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相比,夏枯草口服药联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改善临床有效率方面更为明显[OR=0.13,95% CI=(0.07,0.18),P<0.001],并可以有效降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SMD=-0.50,95% CI=(-0.97,-0.03),P=0.0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SMD=-0.46,95% CI=(-0.90,-0.02),P=0.04]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SMD=-1.59,95% CI=(-2.19,-0.99),P<0.001],提高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SMD=0.82,95% CI(0.12,1.52),P=0.02],缩小甲状腺体积[MD=-0.30,95% CI=(-0.53,-0.06),P=0.01]。安全性评价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8,95% CI=(0.19,1.22),P=0.12]。结论 夏枯草口服液可以提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有效率,能有效降低FT3、FT4及TRAb水平、缩小甲状腺肿大体积、提高TSH水平。但是受到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需要更多的临床RCTs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去水卫矛醇(dianhydrogalactitol,DAG)诱导斑马鱼胚胎及幼鱼神经发育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在一般毒性评价的基础上,对斑马鱼胚胎进行相应的分组暴露给药,采用幼鱼的自主运动反应、光照刺激反应等试验观察DAG对斑马鱼神经及行为的影响;通过脑部组织病理学检查、吖啶橙染色,观察DAG对斑马鱼脑部的组织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斑马鱼幼鱼体内多巴胺神经元相关基因(DAT、TH、GCH1)及神经抑/促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DAG在20,40,75 mg·mL-1下能明显抑制斑马鱼的自主运动,且自主运动抑制率呈现明显的浓度相关性;DAG在20,40,75 mg·mL-1下对斑马鱼反应速度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反应能力下降率呈现浓度相关性;DAG各浓度组斑马鱼脑组织形态变小,但组织结构均未见显著异常;采用吖啶橙染色检测斑马鱼整体胚胎细胞凋亡情况,发现给药组头部绿色荧光比对照组明显,说明细胞凋亡增多,且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与表观一致;DAG在75,150,300,425,600 mg·L-1下可导致斑马鱼幼鱼多巴胺能神经元相关基因DAT、TH、GCH1的mRNA相对表达量下调,Bax/Bcl-2的RNA相对表达量随着给药浓度增加而上升。结论 高浓度DAG对斑马鱼胚胎和幼鱼具有神经发育毒性作用,可能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李榕萍  曹雯 《海峡药学》2016,(3):130-131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口服。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反流性食管炎进行中医辨证施治,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  相似文献   
18.
李榕萍  曹雯 《中外医疗》2016,(26):172-174
目的:探究中医辩证敷脐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04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敷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中转手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3%vs 73.0%,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4.2±0.6)d vs (6.2±0.9)d, P<0.05]、肛门排气时间[(4.3±0.8)d vs (7.0±1.6)d,P<0.05]、腹部压痛消失时间[(3.1±0.5)d vs (5.7±1.4)d,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4.9±1.1)d vs (6.2±1.4)d,P<0.05]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转手术率低于对照组(13.3% vs 32.7%,P<0.05)。结论中医辨证敷脐治疗肠梗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中转手术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益肾健脾泄浊汤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6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健脾泄浊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以及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T细胞亚群(CD3+、CD4+、CD8+)、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乏力、胸闷、腰酸、肢体困重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BUN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治疗后对照组,Ccr显著高于治疗前,且高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  相似文献   
20.
眩晕是临床常见疾病,往往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笔者从伏风理论出发,结合眩晕发病特点,提出本病基本病机为内外合邪、伏风内藏、匿于经络,反复发作的关键病机是伏风伤络,因实致虚,易夹痰瘀。治疗上透达内外,治风为要,以血为先,灵活应用祛风药、理血药、行气药、虫类药,注重联用引经药以引导诸药上行直达病所,同时强调愈后调护,辨证施以食疗。另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