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血流速度快慢是判断心肌灌注的重要指标。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内气体栓塞、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扩张、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成型术后、心肌病等原因均可通过不同的病理机制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速度(CHFC)减慢,有些学者发现,部分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上无上述病变,但血流速度明显减慢,成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这种现象逐渐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但其临床价值如何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2.
曹艳君  林美光  王佩显  吴志国  王淑静 《天津医药》2011,39(11):1086-1087,1092
1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主因间断性心前区疼痛7h,加重伴大汗3h,于2009年6月20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7h突感心前区闷痛,并向左肩背部放射,持续约10min,经休息自行缓解;入院3h前再次发作,性质同前,但呈持续性,更为剧烈,伴大汗、濒死感而入院。患者发病前1周曾随机械收割队外出打工,日夜劳累;入院前3d夜途中遇抢匪,受惊吓后的3d内惊恐不安,连续吸烟,睡眠质量较差。回家后即发病。患者既往  相似文献   
23.
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在临床上是一种不太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但其又如其它室上性心动过速一样,通过射频消融治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尽管射频消融治疗前需要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然后进行标测定位、消融,但通过体表心电图能对房速起源点快速定位,大体上指导房速的射频消融,缩短标测时间和X线的曝光时间。本文主要介绍了左右心房不同起源点房速时体表心电图各导联P波形态变化,综述相关文献,总结规律,提高通过识别心电图定位FAT的能力。  相似文献   
24.
血压随着生理状况和环境变化而不断波动以适应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 ,血压变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掌握血压的变异性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正>目前,直接PCI已经成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优选治疗方法。然而,由于直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大量出现,已成为PCI预后及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无复流现象中的应用,它在治疗无复流现象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临床医师过度担心替罗非班可能会增加老年患者出血的风险,故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较少。替罗非班的常规应用方法为静脉注射后,静脉维持。本研究采用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射替罗非班后常规静脉半量维持的方法治疗老年STEMI患者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的处理,旨在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治疗老年STEMI患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1年3月连续入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4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分析围术期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急诊PCI结果及死亡原因。 结果 死亡18例(3.8%),均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支病变8例,2支病变5例,单支病变2例,左主干病变3例;死亡原因:心原性休克9例(50.0%),心脏破裂4例(22.2%),无复流2例(11.1%),上消化道大出血致休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重症肺炎死于呼吸衰竭、顽固性心室颤动各1例(5.6%)。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围术期心原性休克、心脏破裂为主要死亡原因。多支病变、并存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为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损伤及预后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2~8月收治的116例AMI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于PCI前2 h顿服辛伐他汀80 mg,对照组及实验组术后均口服辛伐他汀40 mg/d.观察院内实验室检查结果 和术后3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两组心肌损伤及炎性标志物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实验组术后24 h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血浆超敏肌钙蛋白(TNT-HSS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前与术后8 h两组CK-M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8.1%)(P=0.044).实验组、对照组服药后30 d两组均有谷丙转氨酶(ALT)轻度升高,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行PCI治疗的老年AMI患者术前辛伐他汀负荷剂量能减少PCI对AMI患者造成的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降低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考察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参麦注射液配伍后微粒的变化.方法 测定参麦注射液配伍后放置在4~8℃、20~23℃、32~35℃3种温度的环境中,分别在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这五个时间点测得pH值及微粒的变化.结果 参麦性状,pH无明显变化.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微粒数变化较大.结论 参麦注射液配伍后微粒较多,对于心脏术后尤其是有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可使用输液加温袋将液体加温至32~ 35℃输液以减少微粒数.  相似文献   
29.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后会导致血糖升高已是公认。糖尿病病人自身存在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虽然术前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才能手术,但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体外循环时间长,心肌阻断时间长,术中会打破原血糖调节平衡,造成高血糖。术后因应激因素仍然存在,各项高血糖因素尚未恢复,若不及时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心脏主动脉夹层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以期早期提供预防方案,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31例心脏主动脉夹层术后医院感染患者设为病例组,选取同期31例心脏主动脉夹层术后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心脏主动脉夹层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急诊手术、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平均阻断循环时间、平均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平均辅助循环时间、平均拔管时间、平均CCU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灌注不良综合征、慢性肺部疾病史为心脏主动脉夹层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手术、平均手术时间长、平均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存在灌注不良综合征、慢性肺部疾病史是心脏主动脉夹层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完善手术方案和治疗方法,围术期加强呼吸道感染预防、严格无菌规范操作,可降低主动脉夹层术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