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1篇
  2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拟开发一种全自动网格划分技术,生成脑组织的网格模型,用于模拟脑组织的变形。方法:用本研究提出的前沿法网格划分方法,对临床实际病例的脑组织三维图像进行网格划分。结果:本研究算法生成的脑组织大部分网格的α值处于[0.8,1]范围内。结论:该方法得到的脑组织网格对后期的脑组织变形校正的精度相比其他方法有显著提高,提高了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的精度。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宫腔镜和经阴道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 收治的80例已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对患者进行经阴道B超,然后再行宫腔镜检查,观察 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经宫腔镜检测,患者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75例,误诊为其他病症4例,经阴道B超检 测,患者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52例,误诊为其他病症6例.宫腔镜的检出率与经阴道B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最少为1处,最多为4处,其中21例为1处有子宫内膜息肉,36例有2处子宫内膜息 肉,14例有3处子宫内膜息肉,9例有4处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中准确检出1处的为21例(100.00%)、2处的为 34例(94.44%)、3处的为12例(85.71%)、4处的为8例(88.89%);经阴道B超中准确检出1处的为13例 (61.90%)、2处的为17例(47.22%)、3处的为11例(78.57%)、4处的为5例(55.56%),二者的分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且宫腔镜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结论 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经阴道B 超.  相似文献   
93.
94.
95.
目的 探讨孕妇胎膜早破对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两年间分娩的足月孕妇胎膜早破病例 200 例,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足月健康孕妇20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结局.结果 本院在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两年分娩新生儿2000例,其中间胎膜早破的发生率约为10.00%(200/2 000),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在1~5kg之间,平均(3.36±0.44)kg;出生身长在47~55cm之间,平均(50.38±1.05)cm;分娩时胎龄在24.57~41.47周之间,平均(39.24±1.92)周.孕妇分娩方式为观察组自然分娩者103例,占51.50%,剖宫产97例,占48.50%;对照组自然分娩者168例,占84.00%,剖宫产32例,占16.00%,差异有统计学(χ2=29.29,P<0.001).观察组中阴道分娩的产妇第一、第二、总产程时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中阴道分娩的产妇(t值分别为2.92、3.69、7.37,均P<0.05),两组第三产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7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P>0.05);观察组中新生儿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82、8.24,均P<0.05).结论 胎膜早破的发生率较高对分娩结局和新生儿有着较大的影响,临床上应给予重视,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96.
背景与目的晚期肺癌的化疗效果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如何选择最佳化疗方案,实现肺癌化疗的个体化、效果最大化是值得探索的课题。本研究旨在检验自体积液中进行癌细胞培养及药敏试验对于合并胸腔或心包积液的肺腺癌患者优化化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0例并发恶性胸腔和/或心包积液的肺腺癌初治患者,经闭式引流控制积液。其中25例(药敏组)于无菌条件下留取积液300 mL-500 mL,肿瘤细胞通过自体积液(xeno-free)平均11天的细胞培养而获得,继而针对8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行药敏试验,通过CCK-8进行敏感性检测,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最优化疗方案进行全身化疗;另25例(对照组)进行经验性化疗。结果4个周期化疗后,药敏组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17例(68.0%)、稳定(stable disease, SD)5例(20.0%),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68.0%,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88.0%;对照组PR 9例(36.0%)、SD 7例(28.0%),ORR为36.0%,DCR为64.0%。比较两组ORR和D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截止,药敏组死亡21例,对照组死亡22例。药敏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平均10.0个月,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平均30.2个月;对照组PFS平均5.8个月,OS平均21.2个月。比较两组PFS和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轻微、可控。结论自体积液癌细胞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利于晚期肺腺癌患者化疗方案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糖链抗原19-9(CA19-9)、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就诊的14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CA19-9、EGF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直肠癌患者组CA19-9、EGFR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证实,CA19-9表达与直肠癌患者直径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表达与直肠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9-9阳性直肠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低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蛋白阳性直肠癌患者的PFS、OS和QOL低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19-9、EGFR蛋白在直肠癌患者中表达显著增高,且可能与直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髓内针固定对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对股骨生长的影响。方法 对36例儿童股骨干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小儿髓内针固定,随访0.5~3年。结果 全部病例示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6~8周达到骨性愈合,患肢与健侧等长28例,7例较健侧长0.6~1.2cm,1例缩短1.5cm,X线摄片片检查未见大粗隆骨骺损伤闭合征象。结论 小儿骨折髓内针固定可达到良好复位和稳固固定,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小儿髓内针固  相似文献   
99.
回顾临床运用大青龙汤的经验,心得体会有三:一、立法处方前要有清晰的病因病机认知,即该"里热、烦躁、无汗"是缘由于表寒过甚、皮毛闭塞、阳气郁闭于内而不能外达;二、要有温热病截断扭转的急诊意识,用药要不失时机,但要中病即止;三、要有坚定的中医辨证立场,千万别受西医"炎症、重症感染"的思维所干预,只要认证准确,就要胸有成竹地走自己的辨证施治思路。用大青龙汤,注重的是"寒邪外束,郁热内聚"的主证和病机特点,临床并非拘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等原文字眼。如是,对流感、肺炎、败血症、风湿热证、脑炎等多种病证,只要病机符合,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0.
中药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05例晚期胃癌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FOLFOX-4方案化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四君抗癌汤口服,2周期后观察治疗效果,包括有效率、中位生存期、毒副反应、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等。结果:治疗组51例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8例,总有效率(RR)41.17%。对照组54例CR2例,PR15例,总有效率(RR)31.48%,两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期11.2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10.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伤等方面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中药四君抗癌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具有提高化疗有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