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采用手术治疗与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2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20例)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而对照组(106例)则采用手术治疗,对两组进行随访,将治疗效果分为四个等级,统计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等级差异及治疗优良率,同时进行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评价。结果两组在整体优良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骨折c型上的治疗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而言,采用手术治疗与手法复位治疗在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本次研究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骨折c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具体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考究。  相似文献   
72.
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股骨干骨折为儿童常见骨折 ,1981~ 1998年我院采用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190例 ,经随访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33例 ,女 5 7例 ,年龄 15d~ 12岁 ,1例产伤致股骨中上段骨折畸形 15d ,4~ 5岁 5 2例 ,6~ 9岁 93例 ,10~ 12岁 44例。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 6 7例 ,高处跌落 6 2例 ,行走跌伤 5 1例 ,石头砸伤 9例 ,产伤 1例。骨折部位 :股骨上段 36例 ,中上段 35例 ,中段 10 0例 ,中下段交界处 19例。骨折类型 :新鲜骨折 16 8例 ,其中 19例为开放性骨折 ;横断形骨折 114例 ,短斜形骨折 5 4例。骨…  相似文献   
73.
肢体血管损伤在创伤急诊中比较常见,我院自2001-2005年共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2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胫腓骨中上段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病,由于胫前骨质位置表浅,周围可覆盖的软组织少,行切开复位胫骨内侧、外侧钢板内固定术后,术后近期常出现皮肤坏死、钢板外露、伤口感染、骨髓炎发生,远期发生骨不连,膝关节功能活动障碍。我院自2003年q007年采用胫骨内侧解剖板内固定+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治疗胫腓骨中上段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我院自 1997~ 2 0 0 2年共收治 38例经首次治疗失效而再次手术的股骨干骨折 ,效果满意 ,现对失效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8例中男 32例 ,女 6例。年龄 7~ 6 9岁 ,平均 32岁。骨折部位 :左侧 16例 ,右侧 2 2例 ,其中股骨中上段骨折 8例 ,中段 5例 ,中下段 14例 ,下段 11例 ;骨折类型 :闭合性骨折 33例 ,开放性骨折 5例 ;粉碎性 2 6例 ,横形 3例 ,斜形 6例 ,螺旋形 3例。失效的内固定方法 :加压钢板弯曲断裂 18例 ,螺丝钉松动脱出 11例 ,梅花形髓内钉弯曲 5例 ,断裂 1例 ,螺丝钉加钢丝松动骨折成角 2例 ,1…  相似文献   
76.
<正>骨囊肿是一种原因未明显的、膨胀性瘤样病变,这类病变常与其他骨肿瘤相混淆。我院从2002-2008年采用囊肿刮除自体骨或混用人工骨手术治疗骨囊肿28例,效果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持续性压力对PC12细胞增殖和细胞骨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自制压力可控性细胞损伤装置,对PC12细胞分别施加0.1、0.3、0.5 mPa的持续压力,且在不同压力值作用下分别持续加压10、30、60 min,应用MTT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分析不同压力值及持续时间对PC12细胞增殖和细胞骨架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正常PC12细胞呈上皮样细胞生长,表现出神经细胞特性.当加压损伤后,PC12细胞出现凋亡、坏死现象.对照组MTT结果显示,PC12细胞的OD值随观察期延长而逐渐升高;而加压组中,当压力≥0.3 mPa、持续时间≥30 min后的细胞增殖显著受抑(P<0.05).β-tubulin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0.5 mPa压力作用10 min后,细胞骨架蛋白β-tubulinⅢ逐渐断裂降解,且降解程度随持续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 在急性压迫性脊髓损伤中,早期神经细胞增殖受限和β-tubulinⅢ蛋白降解,可随压力值和持续时间增加而增强,这种现象可能参与了ASCI后机械信号转变为生物学信号的过程.  相似文献   
78.
下肢大面积撕脱伤治疗时,因患肢后侧创面受压,往往不易愈合,1994年4月~1997年5月,我院采用患肢穿针悬吊的方法治疗1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男4例,女11例,年龄16~50岁。13例为交通事故伤,2例为石料压伤。自腹...  相似文献   
79.
夏大文  周方钧 《吉林医学》1990,11(6):358-360
<正> 血液系统恶性疾病部分病人可有血尿、蛋白尿等泌尿系统表现。对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肾损害,特别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常因重视不够而致误珍。现就笔者所遇到的特殊病例及其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0.
赵林阳  周方钧 《吉林医学》1995,16(3):129-131
急性心肌梗塞心肌再灌注损伤赵林阳,周方钧(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心内科130021)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关键是及时,有效地实现缺血心肌再灌注。动物实验和临床都证实在急性心肌梗塞症状发生的4~6小时内阻塞血管重建和静脉、冠脉内溶栓治疗,恢复梗塞远端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