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探讨磷酸化Akt(pAkt)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w 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10-2012-06收治的实施NAC后手术治疗的58例TNM分期为Ⅱ/Ⅲ期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检测NAC前空芯针穿刺乳腺肿瘤组织中pAkt和P-gp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术后石蜡包埋组织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结合NAC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AC治疗后客观缓解率为77.6%(45/58);AI与NAC疗效呈正相关关系,r=0.330,P=0.010;pAkt高表达率和P-gp阳性率分别为48.3%(28/58)和37.9%(22/58),pAkt表达高低、P-gp表达与AI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r=-0.452,P=0.001;r=-0.623,P<0.001),pAkt高表达疗效明显差于pAkt低表达者(χ2=0.708,P=0.008),P-gp阳性表达患者疗效同样明显差于P-gp阴性表达者,χ2=18.17,P<0.001。结论:pAkt高表达和P-gp阳性表达是影响乳腺癌NAC疗效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Cripto-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41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ripto-1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中Cripto-1及EMT标记物(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Cripto-1蛋白与N-钙黏蛋白、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ripto-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35±0.08、0.22±0.04、0.13±0.03,Cripto-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2±0.06、0.45±0.07、0.33±0.05,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食管癌组织中Cripto-1、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7%、51.2%、61.0%、36.6%.Cripto-1蛋白表达与N-钙黏蛋白及波形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63,r=0.460,P<0.05),与E-钙黏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10,P<0.05),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 Cripto-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可能通过调控EMT促进食管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总结1例由脂肪瘤和Meckel憩室共同引起的小肠套叠病人诊疗过程,积累该类病人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由脂肪瘤和Meckel憩室共同引起的小肠套叠病人1例经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对该病人进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术后预防感染等治疗,术后第2天肠功能恢复,术后第5天康复出院。结论 经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小肠套叠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二例外科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临床较少见。腹膜后间隙是脂肪肉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因其潜在间隙大且部位深,一般难以早期发现,多数是在侵犯周围脏器出现症状时发现。现将我院收治的二例巨大腹膜后脂肪肉瘤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程晓明  文坤明  程家平  曾峰 《贵州医药》2006,30(12):1089-1090
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一旦损伤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如何有效地避免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喉返神经的损伤是非常重要的。现就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305例经手术治疗的甲状腺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如何预防。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5例中,男48例,女257例;年龄14~73岁;病理类型:甲状腺瘤2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亚急性甲状腺炎8例,桥本氏病12例,甲亢5例,甲状腺癌21例(其中乳头状癌15例,滤泡状癌5例,髓样癌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间接…  相似文献   
26.
背景与目的:吻合口狭窄(AS)为直肠癌术后发生较晚的并发症,术后吻合口发生狭窄完全闭锁少见。本文探讨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AS发生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发生狭窄完全闭锁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AS发生的原因与治疗方法。结果:该患者经过3次内镜下吻合口环切未能解除狭窄,并在第3次内镜下治疗过程中发生肠穿孔,后经外科手术切除狭窄闭锁的吻合口,行消化道重建,成功解除狭窄。结论:AS多发生于有预防性造口、发生吻合口漏的患者,对于吻合口完全闭锁的AS患者,可先尝试内镜下吻合口切开,但在进行内镜下切开时应做好手术准备,如发生肠穿孔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Na+-K+-ATP酶α亚单位表达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及哇巴因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能机制。  方法  以SW480和SW620细胞为研究对象,予生理浓度的哇巴因(1 nM)干预,应用MTT法、Transwell侵袭小室、生化酶学、实时定量PCR及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及侵袭力,Na+-K+-ATP酶活性及其亚单位(α1、α2及α3)表达水平。  结果  与SW480细胞比较,SW620细胞增殖及侵袭力明显增加(P均 < 0.05),Na+-K+-ATP酶活性下降,Na+-K+-ATP酶α1亚单位mRNA表达上调(P均 < 0.001);而SW480细胞Na+-K+-ATP酶α3亚单位mRNA表达上调(P < 0.001);且均与蛋白表达水平一致;哇巴因在24、48及72 h均能显著抑制两种细胞的增殖活力,以48 h效应最强,减弱其侵袭力,并下调两种细胞Na+-K+-ATP酶α1亚单位蛋白表达,增加SW620细胞Na+-K+-ATP酶活性,而对两种细胞Na+-K+-ATP酶α2和α3亚单位蛋白表达及SW480细胞Na+-K+-ATP酶活性无影响。  结论  Na+-K+-ATP酶活性下降部分源于α3亚单位表达下调及α1亚单位表达上调,可能共同参与结直肠癌的转移;哇巴因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力的机制,可能部分与下调Na+-K+-ATP酶α1亚单位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8.
正腹腔结核(abdominal tuberculosis,ATB)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诊断较困难,常误诊为炎症性肠病、恶性肿瘤等,或将其他疾病误诊为ATB。我科曾收治3例临床表现较为特殊的病人,出现了不同程度误诊误治,最终通过腹腔镜检查得以确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3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性肠梗阻是因腹腔内创伤或炎症而导致的一种机械性与麻痹性并存的特殊类型的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早期,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如误诊为机械性肠梗阻而予以手术治疗,则可能发生肠瘘、重度感染及短肠综合征等并发症。我科于2003—01—2009—09收治的23例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BO)病例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