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8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58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303篇
内科学   225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8篇
外科学   235篇
综合类   780篇
预防医学   252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312篇
  7篇
中国医学   384篇
肿瘤学   7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发生后,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激活后的2种极化表型-经典激活型小胶质细胞(M1型)与替代激活型小胶质细胞(M2型)分别起着促炎与抑炎的作用,如何将小胶质细胞从促炎的M1表型转化为抗炎的M2表型,逐渐成为CIS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对小胶质细胞的特性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CIS的双重作用进行综述。一.小胶质细胞的概述小胶质细胞胞体较小,呈分枝状,有伸向各个方向的突起,而在中枢神经系统受创伤、感染、发生免疫反应或其它疾病时会转变为圆形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迅速发生增值与活化,被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可呈现出多种形态,如纺锤形、阿米巴形等,进而移动到病变区域,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主要涉及Toll样受体、核转录因子等多条通路,其过程包括增殖、趋化、吞噬、分泌细胞因子等多个环节,并分泌大量的促炎因子、氧化应激相关因子及免疫分子等,既可以诱导炎性反应提高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又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在CIS后发挥神经修复作用[1]。  相似文献   
72.
晋隋唐时期,人们对疫病的传染性、流行性特征认识更加明确,诸多疫病相关概念逐渐明晰,主要争论集中于三个问题:伤寒与温病的关系,伏邪与新感的关系,以及伤寒与时行的关系。这一时期,疫病概念主要包含在伤寒、温病、时行、天行、疫疠等相关论述中。温病概念虽仍涵括于广义伤寒范围之内,但已有医家从概念、因机、发病、传变、治法等方面对狭义伤寒与温病进行区分。温病是由伏邪引起,还是感受冬温之气、感而即发,也得到了王叔和、巢元方等的阐发。时行乃感受非时之气、疫疠之气等发病,因其流行性或传染性,得到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足叶乙苷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复发性肾母细胞瘤极高危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3例治疗案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3例患儿均不同程度从中获益,且未经历Ⅲ/Ⅳ级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足叶乙苷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肾母细胞瘤极高危组患儿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74.
<正>临床资料患者,女,79岁。主因右上眼睑肿物3个月,于2013年1月8日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上眼睑出现一绿豆大小丘疹,逐渐增大至鸽子蛋大小,偶有瘙痒及疼痛,伴有右侧面部肿胀。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每日1次口服,血压控制在100~120 mmHg/140~160mmHg(1 mmHg=0.133kPa),糖尿病病史10年余,接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肌酸激酶(CK)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三者联合对于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粤北人民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术分娩的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单胎妊娠孕妇82例为研究组,依据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再分为植入组(28例)及非植入组(54例)。另选取剖宫产分娩的无高危因素的单胎妊娠孕妇50例为正常对照组。产前抽血测定孕妇血清AFP、CK水平。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是否并发胎盘植入。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找出其临床诊断临界值(cut off值),并比较AFP、CK、彩色多普勒超声及3者联合对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价值。结果:植入组孕妇的血清AFP水平明显高于非植入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组、非植入组及对照组孕妇的血清CK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FP产前诊断胎盘植入的界值(cut off值)为247.90ng/ml。AFP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曲线下面积(AZ)分别为0.659、0.714,两者灵敏度分别为42.86%、46.43%。联合应用时曲线下面积为0.828,灵敏度为78.57%,明显高于前二者单独应用。AFP值测定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较单独彩色多普勒超声、单独AFP检测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可显著提高胎盘植入产前诊断的灵敏度,优于血清AFP、彩色多普勒单项检测,而血清CK检测无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初步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之后迁移能力的变化与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和连环蛋白p120(p120ctn)的关系。方法 DMEM培养基培养HUVEC,将HUVEC分为对照组和损伤组。Transwell实验检测HUVEC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测定p120ctn与VE-cad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实验检测VEcad的定位表达变化。免疫共沉淀法检测p120ctn与VE-cad的相互结合。结果 Transwell实验发现HUVEC经损伤刺激6、8 h后迁移能力最强(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UVEC损伤6、8 h后p120ctn及VE-cad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免疫荧光实验显示HUVEC经损伤刺激后,VE-cad的定位由细胞膜转到细胞浆。免疫共沉淀证实p120ctn可以与VE-cad相互结合。结论 HUVEC损伤刺激后迁移能力增强,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的p120ctn将VEcad由细胞膜携带入细胞浆导致VE-cad膜表达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构建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减少各种留置导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方法通过对医院近几年非计划性拔管的数据分析、文献查证及半结构访谈构建风险评估内容敏感指标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对15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2轮咨询,形成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平均权威系数为0.845,判断系数为0.891,熟悉程度系数为0.799,第2轮二级指标必要性、可行性、风险性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468、0.338、0.496,经检验P0.01。通过德尔菲法形成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包括一级指标12项和二级指标33项。结论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SPECT/CT、MRI及X线对良恶性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至9月100例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SPECT/CT、MRI及X线三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对,比较三种方法对原发性骨肿瘤诊断价值,并对不同类型原发性骨肿瘤诊断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 SPECT/CT对恶性原发性骨肿瘤诊断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87.50%,准确度92%,阳性预测值为94.12%,阴性预测值87.5%,MRI对恶性原发性骨肿瘤诊断灵敏度为88.24%,特异度90.63%,准确度89%,阳性预测值为95.24%,阴性预测值78.38%,X线片对恶性原发性骨肿瘤诊断灵敏度为67.65%,特异度84.38%,准确度73%,阳性预测值为90.2%,阴性预测值55.10%;SPECT/CT(χ~2=15.41,P0.001)、MRI(χ~2=8.382,P=0.004)对恶性原发性骨肿瘤诊断灵敏度均高于X线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χ~2=12.5,P0.001)、MRI(χ~2=8.317,P=0.004)对恶性原发性骨肿瘤诊断准确性均高于X线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对骨肉瘤、尤文肉瘤、骨髓瘤诊断准确性高于MRI及X线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对骨巨细胞瘤诊断准确性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32)。结论 SPECT/CT、MRI对原发性骨肿瘤良恶性诊断效能比常规X线片较好,但是X线片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上准确性较高,临床上可采取联合使用来提高诊断的效能。  相似文献   
79.
目的本研究聚焦长段型食管闭锁患儿母亲的心路历程,以期为危重患儿及其家庭提供高质量及个性化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新华医院小儿外科病房住院的长段型食管闭锁患儿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访谈了5名具同质性的患儿母亲,并依据诠释现象学资料分析法予以分析。结果长段型食管闭锁患儿母亲的早期体验包括3大主题:漫长而曲折的历程;全新自我,确立新的目标;以患儿为中心的社会关系重建。结论医护人员通过了解患儿母亲早期体验,评估其身心反应及护理需求等,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鼓励母亲尽早参与患儿照护,满足其对患儿情况的知晓需求,以改善其不良情绪,促进母婴关系的建立,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80.
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以长期或间歇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为突出表现,症状持续存在或退而复现,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漏诊、误诊,延迟治疗导致多器官、多系统损伤,甚至死亡。本研究报告2016年我科收治的2例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