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6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387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39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291篇
内科学   136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科学   262篇
综合类   1715篇
预防医学   1048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78篇
  8篇
中国医学   2440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581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便法是指运用通利大便的方法,使燥屎、邪热、瘀血、宿食、痰饮及虫积等有形之邪从大便而出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以治疗大便秘结或大便艰难证。便秘证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或单独出现或与其他疾病合并出现,困扰患者。通便法属于下法范畴,张从正认为下法有“陈锉去而肠胃沽,瘢瘕尽而荣卫昌”的功效。《索问》云:“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川归大海,即手足十二经脉的气血与肠胃相通,同时其邪气也与肠胃相通,因此,可通过调理肠胃来达到调理十二经脉及其所属脏腑之气血阴阳的盛衰及邪气的来去固守等。因此,及时、恰当地使用通便法,使有形之邪从大便而出,对于缓解病人痛苦,甚至影响疾病愈后和转归都有一定的意义。便秘《内经》称为“后不利”,“大便难”,古代医籍对该证的称谓可谓名目繁多,如;“脾约”、“闭”、“阴结”、“阳结”、“风秘”、“热秘”、“湿秘”、“风燥”等。笔者认为这名目繁露的称谓对临床辨证的煮坚不大.  相似文献   
112.
反思目前针灸治疗中风的研究方法的常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如下建议:遵循临床科研设计规范;注重指标设立的合理性;巧妙使用多因素、多变量设计.  相似文献   
113.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多.使人们对脂肪肝的认识从单纯肝脏损害上升到了动脉硬化及整个代谢紊乱的高度,故本病的危害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脂肪肝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各异,笔者提出多向调节治疗的临床思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4.
李洪  卢良威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50-1851
肝纤维化是发展至肝硬化的中间环节,是各种慢性肝病(包括病毒性、酒精性、血吸虫性、中毒性等)的共同病理学基础.中医在认识、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方面有着自身的独道之处,临床疗效确切,近年来成为医疗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不少学者都把注意力集中于此,特别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认识,从不同角度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一步指导临床.这些研究日趋活跃,成果可观.  相似文献   
115.
赵云  袁清思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78-1880
据脉论理、平脉辨证是《金匮要略》(简称《金匮》,下同)的一大特色,书中论述脉象的条文凡145条,其中,关于浮脉的有48条,约占1/3,而这之中,单论浮脉有19条,浮兼脉29条(其中,二兼脉11种,三兼脉3种)。可见,浮脉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心脑血管专家提出,治疗与预防心脑血管病不仅要改善血液的粘稠凝聚,更重要改善血管自身的内在功能紊乱。因此,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除血液病变之外更重要的血管自身的病变。所以,对动脉管的研究,应该说是开创了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7.
β-七叶皂甙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治疗机制。方法:16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甙钠2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以30-40滴/分,每日1次,静滴,1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及血气分析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或P〈0.05);而对照组仅红细胞压积有显著改善(P〈0.05),其它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β-七叶皂甙钠对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8.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严重困扰中老年如注健康的发病率极高的常见病,西医局限于激素替代治疗,中医药在整体现的指导下辨治本病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现将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9.
冯天保  谢桂权 《中医药学刊》2005,23(9):1574-1575
谢桂权教授认为难治性肾综的病机以正虚(脾肾虚)为本,邪实(风湿瘀)为标,其病机本质为在虚实夹杂的基础上,正虚难复、邪实难清。治疗则以分期辨治为主,水肿期以消除水肿为急,分阳虚水泛证、气虚湿滞证、阴虚湿热证、瘀水交阻证、风邪外袭证5型;非水肿期以补虚消除蛋白尿为要,分脾虚证、肾虚证、气阴两虚证3型。在临证用药上,谢教授扶正注重补益脾肾,祛邪强调祛湿化瘀:并重视对患者的调摄指导。收到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0.
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SCD)是由维生素B12(Vitamin B12 Vit B12)代谢障碍引起的神经变性疾病,侵犯脊髓后索、侧索、锥体束及周围神经,本文报道1例S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