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2篇
  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治疗结直肠肿瘤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ESD治疗的124例结直肠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肿瘤大小、位置、浸润深度等相关危险因素与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关系。结果有7例(5.6%)患者发生了ESD术后迟发性出血,时间在术后1~4 d,均在内镜下运用止血夹成功止血,无一例需要紧急手术与输血。发生迟发性出血的患者中位血红蛋白浓度下降了21.3 g/L。 ESD术后迟发性出血与肿瘤位置位于盲肠、黏膜下层浸润腺癌深度≥1000μm(术前经超声内镜诊断明确)、ESD术中出血等因素有关( P<0.05)。结论肿瘤位置位于盲肠、侵袭深度≥1000μm黏膜下浸润癌、ESD术中出血的患者易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需密切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并进行内镜下止血。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脂肪酸合酶( FAS)表达水平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次诊断为原发性胃癌的患者53例,其中Ⅰ和Ⅱ期患者24例,Ⅲ和Ⅳ期患者29例,并以51例来自健康体检的汉族人群与5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为对照,通过ELISA方法对研究对象的血清FAS表达水平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胃癌患者血清FAS的表达水平(5.25±0.48) 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82±0.28) ng/mL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3.24±0.37)ng/mL,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诊断胃癌的血清FAS最佳临界值为3.78 ng/mL。相较于Ⅰ和Ⅱ期患者FAS:(4.04±0.35) ng/mL,Ⅲ和Ⅳ期患者血清FAS (5.83±1.37) ng/mL表达水平更高(P<0.05)。10例患者在手术前血清FAS水平>3.78 ng/mL,其中有7例术后下降至<3.78 ng/mL (P<0.05)。结论血清FAS表达水平的升高与胃癌的发生、进展有关,对血清FAS含量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诊断与随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体温升高与手术操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2008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72例,均给予膝关节置换术。观察术后体温升高与预后情况,同时对患者的基础资料、疾病资料、手术资料与术后资料进行详细调查与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体温升高9例,发生率为18.8%。术后患者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术前,而ESR与CRP值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止血带应用、"鸡尾酒"镇痛、氨甲环酸应用、夹闭引流管、棉垫加压包扎是影响术后体温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氨甲环酸应用、"鸡尾酒"镇痛与止血带应用与术后体温升高的发生有明显负向相关性(P0.05)。术后3个月进行评定,患者的Hss评分为92.87±6.22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4.72±5.01分(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体温升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伴随有ESR、血红蛋白与CRP的异常,氨甲环酸应用、"鸡尾酒"镇痛与止血带应用与术后体温升高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要积极进行手术改进操作。  相似文献   
24.
目的为了评价奥沙利铂和培美曲塞联合恩度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观察50例经病理诊断为Ⅲb和Ⅳ期肺腺癌患者,接受奥沙利铂100 mg/m2,培美曲塞500 mg/m2和恩度15 mg。每3周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并使用培美曲塞和恩度对无进展患者进行维持治疗。结果50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1个月,总生存期(OS)为14.7个月。1例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疾病缓解率为46%,疾病控制率为86%。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24%)和周围神经损失(18%)、严重的血液系统毒性包括1例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Ⅲ级贫血和1例Ⅲ级血小板减少。结论奥沙利铂和培美曲塞联合恩度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确切,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5.
国产G-CSF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这往往导致治疗中断,直接影响了化疗药物对肿瘤治疗的效果。我们采用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制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60例,并与应用进口rhGCSF的30例患者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90例患者,其中男性55例,女性35例,年龄25~72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肺癌28例,肝癌16例,乳腺癌14例,胃癌9例,结直肠癌8例,鼻咽癌8例,食管癌7例,所有病例均无明显的心、肝、肾功能障…  相似文献   
26.
肺癌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痰菌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肺癌患者因肿瘤阻塞支气管致排痰不畅 ,放疗、化疗后及肿瘤晚期阶段患者抵抗力降低均可能导致肺部感染。痰菌培养及药敏检查对临床用药有一定帮助。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76例肺癌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 ,根据临床症状或胸部X线片证实有肺部感染。其中男 4 8例 ,女 2 8例 ,年龄 2 0~ 78岁。1.2 标本来源 嘱患者晨起漱口 ,尽量深咳 ,留痰至痰培养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经镜检为合格痰。1.3 细菌培养及鉴定 采用普通培养法 ,将痰接种于血平板和中国蓝培养基中 ,37℃培养 2 4小时 ,经培养发现大量致病菌后用MicroscanWa…  相似文献   
27.
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杉醇是从紫杉树皮中提取的植物类抗癌药物。我科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月观察比较紫杉醇联合化疗两周方案与三周方案及每周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0例均为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按随机表法分为三组 ,每组30例。A组为两周方案组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31~ 70岁 ,中位年龄 5 2岁 ;鳞癌 13例 ,腺癌 17例 ;临床分期按 1997年UICC肺癌TNM分期标准 ,ⅢB期 19例 ,Ⅳ期 11例 ;初治 2 2例 ,复治 8例。B组为三周方案组 :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2 9~ …  相似文献   
28.
还原型谷胱甘肽改善化疗药物性肝脏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注射液对化疗药物性肝脏损害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临床对照试验,将2 129例诊断明确且排除肝脏转移性癌及原发性肝癌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3组.将1 782例肝功能正常者分为GSH组和对照组,化疗同时及结束后GSH组(942例),用GSH 2.4 g,对照组(840例)用肌苷注射液0.4g、维生素C 2 g,1次/d,连用10 d后复查肝功能;与使用化疗药物明显相关的肝功能异常者347例为治疗组,暂不化疗,而用GSH护肝治疗.结果:GSH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化疗前后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ST,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GSH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性肝脏损害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且不影响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29.
中晚期癌症患者多有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疲乏无力等症状,接受化疗时尤为突出.80年代后期,许多研究发现孕激素的衍生物甲孕酮能改善中晚期癌症患者的食欲,并能使体重增加,同时对骨髓也有保护作用,可明显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科使用甲孕酮对60例化疗期间的癌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