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检测了85名健康人和经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确诊的82例合并DN和79例无DN的2型糖尿病患者MTHFR基因第677位碱基多态性。结果:DN患者MTHFR基因变异型纯合子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无肾病患者及健康者,P<0.01。结论:MTHFR基因第677位碱基变异可能是中国汉族人DN发生的一个遗传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调查辽宁省沿海地区部队官兵血常规的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采集3 170名陆海空男性官兵的静脉血2ml,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结果 (1)受检官兵的WBC、RBC、Hb、PLT分别为(6.6±1.6)×109/L、(5.3±1.2)×1012/L、(148.1±13.8) g/L、(211.2±52.1)×109/L; (2) WBC、RBC、Hb和PLT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6%、12.8%、14.2%和6.2%,其中Hb异常检出率居于首位; (3)陆军WBC、RBC、PLT的异常检出率高于海军和空军,分别为5.9%、14.2%、6.5%,Hb的异常检出率则以海军最高,为31.3%,其次为空军、陆军.结论 受检官兵WBC、RBC、Hb和PLT 4项血常规的主要指标均在正常检测范围.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 (HS RRI)的大鼠模型。方法 :3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S3 0 、S40 、S50 、S60 、S3 组共 5组 ,其中前 4组模型依据文献建立 ,S3 组是新模型 ,选用失血量、平均动脉压 (MAP)、休克末尿素氮(BUN)及肌酐 (Cr)、再灌注 2 4h肾组织病理损伤等指标。结果 :S3 组复苏成功率 83.33%。各组在复苏 30min时的MAP与其休克前相比差异均显著 (P <0 .0 1)。S3 组和S40 组的失血量、BUN、Cr、肾组织病理损伤积分与其他 4组的差异均显著 (P <0 .0 5 ) ,其中S3 组肾损伤最明显 ,S40 组最轻。结论 :S3 组的大鼠模型 (MAP 4 0mmHg ,休克 3h)是再灌注肾损伤较严重的模型。  相似文献   
44.
出血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常见的临床表现,出血部位多见于皮肤、黏膜,亦可见于内脏,但鲜有合并血性腹水的报告.现将我们收治的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伴血性腹水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患者女,26岁。因头晕、乏力3个月,于2005年2月16日来我科就诊。发病以来患者反复出现口腔溃疡,无发热、关节疼痛及脱发等现象,未服用过可能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既往体健。体格检查:极重度贫血貌,周身皮肤无皮损,浅表淋巴结无增大,口腔黏膜可见2处浅表溃疡,约0.2cm×0.4cm,心率102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胸、腹部无异常,各关节无红肿、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红细胞0.81×1012/L,血红蛋白26g/L,白细胞4.0×109/L,N0.55,血小板296×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001;骨髓穿刺检查结果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139∶1,粒细胞系统增…  相似文献   
4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两种常见的溶血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体内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1种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由于红细胞膜的获得性缺陷,对激活补体异常敏感的一种慢性血管内溶血。2者发病原因不同,常单独发病,2者同时发病罕见,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PCR技术分别检测90例无DN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137例不同程度蛋白尿的DN患者ACE基因I/D多态基因型.结果 DN患者与无DN的糖尿病患者相比,DD型基因的频率和D等位基因的携带率明显较高(26.8%νs16.67%、48.19%νs31.11%),Ⅱ型基因的频率和Ⅰ等位基因的携带率明显较低(28.46%νs54.44%,51.09%νs 68.89%),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和P<0.05);DD型患者的血压明显高于Ⅱ型基因患者.随着DN病情发展的不断加重,DD型出现频率增加,Ⅱ型出现频率减少,肾功能不全组DD型频率(39.13%)显著高于临床蛋白尿组(27.45%)及微量蛋白尿组(20.63%),而Ⅱ型频率(21.74%)显著低于其余两组(27.45%、31.75%).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和DN易感性密切相关.在DN的发展过程中,DD基因型是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DD型患者预后不佳;Ⅱ型基因起保护作用,可延缓病情进展,提示ACE基因I/D多态性的检测可作为DN发病和病情进展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8.
小四五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治疗组男 1 7例 ,女 1 3例 ;年龄 2 7~ 75岁 ,平均 51岁 ;糖尿病病程 5年以内 1 0例 ,5~ 1 0年 1 2例 ,1 1~2 0年 8例 ;早期糖尿病肾病 (DN) 2 0例 ,临床DN1 0例 ,合并视网膜病变者 2 1例。对照组男 1 4例 ,女 1 6例 ;年龄 30~ 72岁 ,平均 52岁 ;病程 5年以内 7例 ,5~ 1 0年 1 3例 ,1 1~ 2 0年 9例 ,2 0年以上 1例。早期DN 2 2例 ,临床DN 8例 ,合并视网膜病变者 2 1例。全部病例按WHO标准确诊Ⅱ型糖尿病 ,并符合Mo gensen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1 2…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总结复方黄黛片诱导治疗19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复方黄黛片1.25 g,每日3次,饭后服;3 d后逐渐增量至7.5 g/d.结果 193例患者均获完全缓解(CR),其中78.8%的患者在用药44.3(31~60)d后获CR;疗程中未出现严重的感染、出血,不诱发与加重DIC.治疗中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11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丙氨酸转氨酶、尿素、肌酐、心电图的QTc间期等指标变化不大.结论 复方黄黛片治疗APL具有CR率高,不抑制骨髓,不诱发与加重DIC,使用安全,患者耐受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50.
成玉斌  向阳  常晓慧  张彦丽  杜欣  孟祥华 《临床荟萃》2012,27(16):1451-1451
例1,女,20岁.因反复乏力、头晕8年余,发热、左小腿肿痛1天于2011年5月31日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骨髓穿刺检查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给予司坦唑醇(康力龙)等药治疗3个月效差,入我科,当时血常规示白细胞(WBC)1.53×109/L,血红蛋白(Hb)53g/L,血小板(PIT)16×109/L,网织红细胞(RC)0.002.骨髓呈油样,骨髓增生减低,粒系30%,红系10.0%.粒红两系增生减低,淋巴细胞比值相对增高,形态大致正常,巨核细胞生成障碍.骨髓病理示骨髓组织中造血细胞消失,代之脂肪组织.诊为AA,给予康力龙及中医辨证论治,半年后Hb、WBC恢复正常,PLT升至30×109/L左右.后两次复查骨髓像示AA恢复期,染色体未见异常.2007年8月病情反复,血常规WBC7.5×109/L,Hb62g/L,PLT28×109/L,RC0.0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