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指导老年糖尿病手术患者的围术期血糖控制。方法对57例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观察手术效果。结果57例均获随访3个月-2a,无骨折不愈合发生。伤口延迟愈合3例,经积极换药后痊愈;并发肺部感染4例,经有效抗生素对症治疗后得到控制。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于6~11mmol/L。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合适的骨折处理术式,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老年糖尿病骨折的主要方法,须将血糖控制贯穿于围手术期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评估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术后结节复位程度对肩关节力学平衡的影响。方法新鲜国人肩关节标本4具,先测定记录其正常情况下外展、外旋等力学数据,定为正常组。然后将标本造成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模型,随机分为2组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1组为大、小结节解剖复位,另1组为大、小结节未能解剖复位。在标本肱骨头大、小结节处布置T型应变片,测量肩关节置换术前、后在不同功能位时结节处的应力强度变化,并在冈下肌、肩胛下肌布置软组织韧带型桥式应变型传感器,测量不同功能位时肩关节的肌张力。结果结节解剖复位时其轴向刚度和水平剪切刚度高于正常对照组2%~4%,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处于非解剖位时则低于正常对照组26%-41%,差异有显著性(P〈0.05)。轴向刚度随外展角度的增加而减少,水平剪切刚度则不断增加。结论手术中肱骨大小结节复位程度十分重要,否则会引起假体刚度削弱、位移扩大、脱位率增加,影响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术后结节的强度因假体位置而变化,并随着肱骨外展0—90°及内、外旋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3.
饶天健  金跃辉  慕小瑜  李敏  冯运 《上海医学》2006,29(7):469-472,F0004
目的研制一种重建韧带的新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合毡型人工韧带,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学性能。方法手术切除16只羊的左、右后肢胫后肌腱各长3 cm,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合毡型人工韧带替代。动物分成4组,每组4只。分别于移植后3、6、9和12个月取出移植物作组织学检查和体内移植材料的力学断裂强力测定。另有1只羊在双侧后肢股骨干和股骨髁的骨洞内留置人工韧带,并于移植后3个月观察移植材料与骨界面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所有移植后动物均长期存活并按期取材检查。组织学检查见植入后3个月长入网状纤维和微血管;植入后6个月胶原纤维已呈片状连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周边显现胶原带存在;植入后9个月长入的胶原纤维在毡型结构内和周边形成致密的胶原组织包覆体;植入后12个月,深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机织结构中的微孔已被胶原纤维填充,胶原纤维排列方向与移植材料长轴方向一致。测定移植后3、6、9和12个月4组移植材料的平均力学断裂强力[(1291.00±49.11)、(1239.00±109.33)、(1188.00±95.45)和(1379.00±240.30)N],并与移植前对照值[(1334.00±43.21)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力学测试结果证实,移植材料不随移植时间的延长而出现生物体内力学衰退。人工韧带植入骨洞后3个月证实其骨组织结构正常,穿过骨洞的人工韧带未见磨损或断裂。组织学检查显示,邻近骨皮质的人工韧带内长入的纤维组织已呈胶原化改变。结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复合毡型人工韧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可适用于重建喙锁韧带、肩锁韧带和环状韧带。  相似文献   
14.
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股骨远端肿瘤骨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肢体骨肿瘤保肢手术治疗不仅要彻底切除病灶,而且要保留肢体功能,临床上已有用于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异体骨保存方法。有:新解冷冻骨、冷冻干燥骨和脱钙骨等。深低温及深低温脱水后保存的异体骨有抗原性弱,易与宿主骨结合,新骨形成等优点现对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半关节移植治疗股骨远端肿瘤的保肢手术及其愈后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大段同种异体骨修复股骨远端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6例,术后用X线片与核素^99Tc^m-MDP(亚甲基二磷酸)骨骼显像比较评定骨愈合,并评估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3~6个月在X线片显示牢固的生物固定(坚强的外骨痂或已骨性连接),核素^99Tc^m-MDP骨骼显像在骨移植后1个月就显示骨结合部代谢活跃,术后4月局部骨代谢趋于稳定,2年后逐渐恢复正常一本组优2例,良2例,中1例,差1例。结论:深低温保存同种异体骨的半关节移植治疗股骨远端肿瘤,术后移植骨与自体骨愈合良好,核素^99Tc^m-MDP骨骼显像显示移植骨早期骨存活较X线片敏感,关节功能重建方面到达良好表现。  相似文献   
15.
涤纶毡片重建喙锁韧带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涤纶毡片重建喙锁韧带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慕小瑜官众李洪杨杰山郭启发谭欣林赵希唐薛茂堂我们1991年1月~1997年5月采用涤纶毡型心脏补片(简称涤纶毡片)重建喙锁韧带,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1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陈旧性肩关...  相似文献   
16.
涤纶毡片人工韧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涤纶毡片植入肌肉、脂肪、皮下组织且的组织相容性差异。方法:用涤纶毡片植入60只白鼠不同部位,用组织学、电镜和ECT方法观察其与组织的反应。结果:涤纶毡片与肌肉组织相容性最好,脂肪组织次之,皮下组织对涤纶毡片有轻度排异反应。结论:涤纶毡片在不同组织存在组织相容性差异;能用于修复和重建人体受损的韧带组织。  相似文献   
17.
脊柱结核245例临床分析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西宁810001)赵希唐,谭欣林,薛茂堂,慕小瑜,杨杰山我院自1980~1990年共收治脊柱结核245例,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性别和年龄分布:245例中,男133例,女11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1...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光镜和电镜分期观察在三种培养液中不同大小的兔椎间盘的形态学变化。各培养液中不同大小的椎间盘均发生退行性变,且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在培养液中纤维环连接纤维可明显展现出来。本文的初步尝试,为椎间盘组织的体外药物试验建立模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于烧伤治疗的进步,特大面积的三度烧伤已有可能获得治愈。据文献初步统计,国内治愈三度烧伤超过90%的患者约12例,国外则尚未见报导。我院于1983年,在海拔2261公尺的地区,治愈一例烧伤总面积92%、三度90%的患者,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77例76岁以上的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手术过程、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并依据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标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评测.结果 77例高龄患者手术之后的切口愈合情况均为一期愈合,主要并发症包括骨质疏松10例,异位骨化1例,髋臼磨损5例,假体松动5例,肺部感染2例,发生静脉栓塞5例.平均随访1年以上,基本恢复伤前活动,生活自理.Harris评分骨水泥组24例平均得分(86.10±4.21)分;非骨水泥组53例平均得分(83.23 ±2.46)分.结论 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疗效较好,明显降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死率,并能大大提高其生活质量,严格术前评估和正确的手术操作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