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51.
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参与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可行性与实用性。方法:选择Ⅱ期高血压病肝风痰浊证伴有血瘀证和不伴有血瘀证两型病人各40例,每型随机分为熄风化痰本型治疗组(本型组)和熄风化痰+活血化瘀治疗组(活血组)。本型组给予息化饮1号,每次200ml,每日2次;活血组给予息化饮2号,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物,每次200ml,每日2次。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血压、主要症状、血液流变学、D-Ⅱ聚体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加用活血化瘀药的两活血组血压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两本型组(P<0.05或P<0.001)。对眩晕、头痛、颈背强硬、胸闷胸痛、肢体麻木等主要症状的显效率、总有效率,两活血组均优于两本型组(P<0.05或P<0.001)。对血液流变学、D-Ⅱ聚体等检测指标的改善,两活血组优于两本型组(P<0.05)。结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参与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病校单纯的辨证论治在降低血压、改善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及D-Ⅱ聚体等指标方面更具优势,拓展了高血压病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2.
张大荣临床论治扩张型心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70~80%,以左或右心室或双室扩大,心肌肥厚,心功能减退进而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为基本特征。广安门医院张大荣教授中西医结合诊治心血管疾病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本文就临床论治扩张型心肌病,长于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动静兼容,远非单一疗法所能比。整理如下内容,其主要学术思想和经验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53.
我看过这样一个笑话.一对夫妻一起吃饭时,丈夫说起吃经来,说:“吃猪脑是补脑的,吃猪蹄是长筋骨的,总之吃什么补什么。”第二天妻子买来猪心、猪肝给丈夫吃.丈夫问妻子今天为什么买这些给他吃.妻子说:“平时你对我没心没肝的,今天我买猪心猪肝给你这个没心没肝的人补补呀!”  相似文献   
54.
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诞生"迁徙"并承载着迁徙之变的母体。在迁徙成为一种常态的今天,人们如何面对迁徙之变,如何调和饮食文化冲突、口味不适?古老的文明和智慧指引着人们迁徙后生存的方向:冲突之后必然走向融合。用"合乎度"的饮食调和,重新找回"天人合一"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55.
徐承秋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撷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贵成 《河南中医》1995,15(1):18-19,7
徐承秋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撷英徐贵成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100053)主题词/徐承秋;/中医师;冠状动脉疾病/中医病机;冠状动脉疾病/中医药疗法徐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二十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侍诊数年,常能聆...  相似文献   
56.
正常的心律频率为60-100次/分钟(成人),比较规则.在心脏搏动之前,先有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心脏内的激动起源或者激动传导不正常,引起整个或部分心脏的活动变得过快、过慢或不规则,或者各部分的激动顺序发生紊乱,引起心脏跳动的速率或节律发生改变,出现胸闷、心慌、失眠、乏力等症状叫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57.
在健身活动中,如发现自己身体感觉异常,应暂停活动,就医诊断处理,或咨询专家,因为这些异常往往是疾病的信号。  相似文献   
58.
59.
通心络胶囊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中成药,早已被广泛应用。通心络胶囊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被广大患者所接受,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其成功的奥秘因素很多,而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一个“络”字和一个“通”字。  相似文献   
60.
肥甘厚味,口腹欲涨之后,是健康的逐渐流失,是欲望的不断膨胀是浮躁占据着心灵空间的挣扎沉浮……不如追求一种更为健康精简的内省式的生活方式——人与自然和谐永续的共处,寻找灵魂深处的本能——对淡味的追求与崇尚淡味不仅是口味的回归,身体的回归,更是感觉、心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