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腰椎后路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和椎体滑脱等腰椎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但术后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手术疗效。文章对后入路腰椎手术后疼痛的特点、对机体的影响以及近年来腰椎手术后常用的镇痛方式和镇痛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Rho/Rock信号通路在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12~15周龄,体重300~3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C组)、Rho激酶抑制药法舒地尔组(F组)、高潮气量组(H组)和高潮气量+Rho激酶抑制药法舒地尔组(HF组),每组24只。C组和F组不行机械通气,H组和HF组行高潮气量40ml/kg机械通气4h。F组和HF组在机械通气前1h给予腹腔注射法舒地尔10mg/kg。分别于通气前(T0)、通气后4h(T1)、8h(T2)和24h(T3)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采集血样,测定血清TNF-α、IL-6及IL-10浓度;采血结束后处死大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考马斯亮兰法检测BALF总蛋白;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光镜下行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分别检测肺组织RhoA、Rock2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T1~T3时H组和HF组大鼠血清TNF-α、IL-6及IL-10浓度、BALF总蛋白含量、肺组织W/D、病理学损伤评分、MPO活性、RhoA、Rock2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H组比较,T1~T3时HF组大鼠血清TNF-α、IL-6浓度、BALF总蛋白含量、肺组织W/D、病理学损伤评分、MPO活性、RhoA、Rock2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血清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Rho激酶抑制药法舒地尔可减轻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降低肺组织内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腰 硬联合阻滞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ASAI II级剖宫产手术 4 0例 ,L3~ 4间隙联合阻滞 ,观察麻醉效果、起效时间、用药量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 联合阻滞起效快、肌松好 ,用药量少 ,麻醉前后血压、心率、血氧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联合阻滞有满意的效果 ,副作用少 ,可应用于急诊剖宫产。  相似文献   
34.
化学实验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如何上好实验课,许多化学教师都作了大胆的尝试,但对于化学实验课怎样评价,尚无系统完整的理论依据。笔者试图从实验课形成的三个阶段即模仿阶段、同化阶段、内化阶段入手,对各阶段的实验课操作技能形成结果的评估方法(ZS法)作了较系统的阐述,且与传统的评估方法(SP法)作了分析比较,说明ZS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能有效地提高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预处理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肺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4~5月龄,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IR组)、雷帕霉素1、5、10mg/kg预处理组(R1、R5和R10组),每组12只。采用肢体缺血2h再灌注3h的方法制备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各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IL-1β、IL-6和TNF-α的浓度;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并测定肺组织湿干比重(W/D)。结果 IR、R1和R5组SOD活性明显低于S组(P0.05);R1、R5和R10组SOD活性明显高于IR组,且R5和R10组明显高于R1组,R10组明显高于R5组(P0.05)。IR、R1和R5组血清MDA、IL-1β、IL-6、TNF-α浓度和肺W/D明显升高(P0.05);R1、R5和R10组血清MDA、IL-1β、IL-6、TNF-α浓度和肺W/D明显降低,且R5和R10组明显低于R1组,R10组明显低于R5组(P0.05)。与S组比较,IR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与IR组比较,R1、R5和R10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逐渐减轻。结论雷帕霉素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的肺损伤,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剂量越大,其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诱发肺损伤的作用越强,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和抗炎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老年患者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细胞免疫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随机分为四组:乌司他丁组(W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乌司他丁联合帕瑞昔布钠组(WP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5例。W组于切皮前、手术结束即刻分别给予乌司他丁5 000U/kg;P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之后40mg/12h,共6次;WP组于切皮前、手术结束即刻分别给予乌司他丁5 000U/kg,30min内泵注完毕,并于麻醉诱导前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之后40mg/12h,共6次;C组于相同时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体血输注量和芬太尼总用量;于入室前(T_0)、术毕(T_1)、术后6h(T_2)、24h(T_3)及72h(T_4)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计算CD4~+/CD8~+值,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各时点血清IL-6、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和S100β蛋白含量。分别于T_0、T_4和术后7d(T5)时对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与T_0时比较,C、W和P组T_1~T_4时CD3~+、CD4~+细胞含量及CD4~+/CD8~+值明显降低,IL-6和TNF-α浓度明显升高,T_2、T_3时NSE浓度和S100β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T_2、T_3时W和P组,T_1~T_4时WP组CD3~+、CD4~+细胞含量及CD4~+/CD8~+值明显高于,IL-6、TNF-α、NSE浓度和S100β蛋白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T_2、T_3时WP组CD3~+、CD4~+细胞含量及CD4~+/CD8~+值明显高于,IL-6、TNF-α、NSE浓度和S100β蛋白含量明显低于W和P组(P0.05)。与T_0时比较,T_4、T5时C组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T_4时W、P和WP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T_4时WP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W和P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帕瑞昔布钠可改善老年患者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细胞免疫功能及认知功能,较单独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急性宫颈扩张(UCD)后胸腰段脊髓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TRPA1)表达的变化.方法成年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和UCD25、UCD50、UCD75、UCD100组.全凭吸入麻醉下,除S组外,各组大鼠分别采用25、50、75、100 g的砝码进行持续10 s的宫颈扩张,重复1次,间隔5 min;假手术组不作扩张.记录UCD时大鼠腹直肌肌电图及心率.待UCD结束后10 min处死大鼠,分别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胸腰段TRPA1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接受不同张力UCD的各组大鼠腹直肌肌电活动及胸腰段脊髓TRPA1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组间两两比较:与UCD25组或UCD50组相比,UCD75组和UCD100组肌电图活动及脊髓TRPA1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UCD25组与UCD50组间以及UCD75组与UCD100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急性UCD后胸腰段脊髓TRPA1的表达变化与UCD对腹直肌肌电图的影响趋于一致.结论胸腰段脊髓TRPA1可能参与了急性UCD相关内脏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电针刺激对高血压患者围术期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择期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电针刺激组(E组)和全麻组(G组),再选行相同手术非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C组).于麻醉前1 d(T1)、麻醉后1 h(T2)、术后1 d(T3)、术后3 d(T4)和术后7 d(T5)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比较围术期组间和组内差异.结果 与C组比较,T1~T5时G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与G组比较,T3~T5时E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T1时比较,T4~T5时E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G组T3时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3~T4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E组T3时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2~T4时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不明显(P>0.05).结论 电针刺激能明显下调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减少炎症因子CRP、IL-6、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39.
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特点和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伟  徐国海 《江西医药》2007,42(7):665-667
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布比卡因是两种镜像体的消旋混合体,自用于临床后其潜在的心脏毒性引起人们的注意,研究表明其毒性与结构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主要来源于右旋体.左旋布比卡因是一种临床效果与布比卡因非常类似的长效局麻药,实验室和人体试验资料表明其安全性和毒性优于布比卡因,为临床上更加安全合理地使用左旋布比卡因提供了依据.本文就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特点和毒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