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HBV DNA聚合酶(polymerase,P)的变异主要发生在YMDD区域,并与拉米夫定的耐药有关.尽管这些变异株会在应用拉米夫定之后出现,但是他们也会"自然产生".很多学者都已证实了YMDD自然变异株的存在.目前检测YMDD变异的方法有多种,但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方法.HBV YMDD变异可能与HBVDNA水平及其基因型等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93.
慢性HBV感染非常复杂和多变,可以从无症状慢性HBV携带者到进展性慢性肝炎,甚至可以发展为肝硬化(LC)和肝细胞癌(HCC);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可以导致每年100万人死亡[1-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50例HBV相关性HCC的影像学征象与血清学指标进行了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20岁(含20岁,下同)以下免疫耐受期慢性乙肝患者YMDD自然变异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其变异的因素。方法筛选110例20岁以下处于免疫耐受期且从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检测其YMDD变异情况。结果 110例患者检测出YMDD变异31例(28.18%),其中YIDD阳性9例、YVDD阳性6例,YIDD和YVDD同时阳性16例。患者性别、年龄、HBeAg状态、血清HBV DNA水平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对YMDD自然变异检出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20岁以下处于免疫耐受期的CHB患者存在YMDD自然变异,其自然变异的发生率与患者性别、HBeAg水平、血清HBVDNA水平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5.
慢性肺心病急发期的患者,由于感染、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等,易引起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尤其是心肌损伤更为重要,可加重病情,直接影响患者预后〔1〕。我院呼吸内科从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对41例慢性肺心病急发期的患者使用参附注射液,观察到血清肌红蛋白有明显地下降,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1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符合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2〕。其中治疗组41例,男性31例,女性10例,年龄51~88岁,平均(69.68±10.01)岁;对照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53岁至87岁,平均(68.85±9.57)岁。…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麻疹患者心肌酶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8例住院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成人麻疹心肌酶谱异常与儿童心肌酶谱异常存在差异(P<0.01);麻疹发热期与出疹期心肌酶谱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期与恢复期、出疹期与恢复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麻疹患者心肌酶谱异常与心电图异常无明显相关性;麻疹患者极化液治疗组与观察组心肌酶恢复情况无差异。结论①儿童麻疹患者的心肌损害较成年麻疹患者更普遍,故心肌酶的监测对儿童麻疹患者的临床意义更大。②麻疹患者心肌损害的出现多发生在发热期、出疹期,一定程度上与麻疹患者的病情成正相关,可以反映麻疹病情的临床进展。③麻疹患者心肌酶升高到严重程度时才会出现心电图的异常改变。④麻疹患者的心肌损害随着病情的恢复有自愈趋势。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中病毒载量与肝功生化指标、周围血象及临床转归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全自动生化分析及全自动血球计数技术 ,对38例乙型重型肝炎血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ALT/AST<1有 2 8例 ,AL T/AST>1有 1 0例 ,其 HBV DNA分别为 1 0 6 .92± 1.7和 1 0 4 .92± 3.5copy/ml,二者相比 P<0 .0 5 ;PLT减低 2 8例 ,正常1 0例 ,HBV DNA分别为 1 0 6 .89± 1.5和 1 0 4 .99± 3.8copy/ml,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在 1 0 5.0 0 相似文献   
98.
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本院抗菌药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以限定日剂量(DDD)及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作为评价医院用药是否合理的依据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使用占统计处方36.70%;联合用药占抗菌药统计处方的23.43%;统计的14种抗菌药中有12种抗菌药DUI≤1.0。结论:我院抗菌药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磁珠法与煮沸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的优势,进一步分析基因型检出率与HBV DNA定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7月、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感染病科就诊的1 9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0月至2016年7月采用提取HBV DNA,进一步采用荧光探针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基因分型。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Abbot m2000提取的HBV DNA(磁珠法),进一步采用荧光探针PCR检测乙型肝炎基因分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差异。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分析基因分型的检出率与HBV DNA定量水平的关系。结果磁珠法提取的HBV基因型检出率显著提高(P0.05),但是磁珠法检测C型检出率降低,B、D型检出率更高(P0.05)。HBV基因型检出率随着HBV DNA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5)。结论相对于煮沸法提取的HBV DNA,磁珠法更能够提高乙型肝炎基因分型阳性率,并且能够提高非C型以及低病毒载量的患者检出率,更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HBx和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81份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HBx及CEACAM1的表达情况,分析HBx和CEACAM1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Western印迹检测人正常肝细胞系QZG、肝癌细胞HepG2及稳定转染HBx的肝癌细胞HepG2(HepG2-X)中CEACAM1的表达.结果 81份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HBx表达阳性率为74.07% (60/81),CEACAM1表达阳性率为71.60% (58/81),二者与门静脉侵袭、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存在显著相关,HBx与CEACAM1的表达呈负相关(rs=-0.310,P<0.01);在HepG2-X中,CEACAM1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细胞HepG2及人正常肝细胞系QZG相比显著降低.结论 HBx的高表达和CEACAM1的低表达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HBx有可能通过抑制CEACAM1的表达而诱导乙肝相关性肝癌的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