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79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0篇
  2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异常1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肝活检组织的组织学病理、超微病理进行了观察。结果:在10例中临床诊断与光镜和电镜诊断符合者仅有3例,光镜与电镜诊断符合者高达9例。为此,对肝活检组织的光镜和电镜检查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泼尼松常作为治疗ITP的首选药物,约三分之二的患者有效,在减量或停药时易复发,长期维持治疗副反应发生率高。本研究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Dex)治疗47例初诊ITP患者,观察Dex治疗慢性ITP的疗效和安全性。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2  相似文献   
83.
鼻咽癌骨转移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军  张萍 《中国综合临床》2007,23(4):375-375
目的 探讨鼻咽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鼻咽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骨转移发生率为18%,鼻咽癌骨转移90%发生于治疗后2年内,多转移到脊柱、骨性胸廓和盆骨等处。88%发生于颈淋巴结转移后3年内。结论 鼻咽癌骨转移可能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4.
TCD、BAEP、MRI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VBI 115例患者同时进行了经颅多普勒(TC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脑颅核磁共振(MRI)检查.结果:TCD异常率为82.2%,BAEP异常率为72.1%,MRI异常率为26.1%,结论:TCD,BAEP异常率高可为VBI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TCD应作为首选的监测手段,也证明了VBI患者在形态学无明显改变时MRI除与VBI的鉴别诊断外,不应作为VBI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85.
杨巨武  彭军  向小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88-1888
患者,女,32岁,农民工。汉族。因反复发热4月,腹泻20天入院。患者1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皮肤出现红斑。部位局限于头面部和手背部,曾在外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6月余。病情好转。2005年11月21日到市内一所医院接受诊治,检查时发现“抗HIV可疑阳性”,次日入住重庆市传染病医院.患者于1995年外出务工,当年曾输血,无性病史。患者已婚,其爱人同为农民,一起外出务工,有1女。  相似文献   
86.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本组4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接受经皮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56~85岁,平均68·2岁。本组共61个椎体骨折,其中单椎体26例,两椎体骨折11例,三椎体骨折4例,四椎体骨折2例。椎体骨折部位T7~L5。术后对患者的疼痛、日常功能以及影像学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a以上,平均18·8个月(12~36个月)。平均VAS评分由术前8·6到术后2·3和最终随访2·7(P<0·001),Oswestry评分由术前55到术后30和最终随访35(P<0·01)。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的12·20mm到术后的25·38mm和最终随访26·36mm。脊柱矢状位后凸畸形改善平均9·9°(4·3~22°),随访丢失平均1·6°(0·8~1·7°)。4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最终随访时有3例患者发生3个临近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的高度、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病人的功能,明显减少骨水泥的渗漏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7.
88.
腰椎融合区相邻节段无症状退变椎间盘的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腰椎融合区相邻节段无症状性退变间盘的转归,探讨腰椎融合节段的选择。方法:71例因椎间盘源性腰痛而接受椎阃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患者,术前均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MRI和椎间盘造影,对MRI表现和柞间盘造影阳性的节段进行融合,其中53例相邻椎间盘MRI表现正常(A组),18例相邻20个节段为无症状性退变间盘(B组)比较两组术后的临床疗效、疼痛复发以及二次手术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平均35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A组为92.4%,B组为77.8%,无统计学差异(P=0.189)。A组中1例因相邻节段间盘发生退变并产生严重症状而进行了二次融合手术:B组叶14例因相邻的无症状性退变间盘退变加重并产生严重症状而接受一次融合手术。结论:柑邻于融合节段的无症状性退变间盘大多数(77.8%)不产生后期的疼痛症状,临床疗效满息、存初次进行融合时,仅融合有症状的退变间盘即可。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评价冠脉造影在冠心痛多支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查16例有典型冠心病心绞痛而无心电图改变病例。结果 16例均有二支以上的血管病变。结论 由于心电图的局限性,冠脉造影在多支病变中极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0.
本文报告急性脑血管病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98例,占本文气管切开256例的38.30%,其中急症气管切开187例,并发症91例。常规气管切开术69例,并发症7例,急症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为常规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4.75倍。并对手术中或手术后并发症的病因、发病机理、预防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