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51.
目的 克隆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基因,利用甲醇酵母Pichia pastoris真核表达系统表达Survivin蛋白.方法 利用Survivin特异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人Survivin基因后进行测序,将序列正确的Survivin基因与分泌表达载体pPic9k重组,重组体酶切线性化后用电穿孔法转入酵母宿主菌GS115/His^-中,以不同浓度G418/YPD平板筛选,经PCR扩增鉴定阳性克隆,再用含1%甲醇的培养基BMMY诱导表达蛋白,ELISA法检测表达产物.结果 克隆的人Survivin基因与GenBank中的Survivin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无突变;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Pic9k-Survivin,并转入酵母菌GS115/His^-后,筛选出了抗高浓度(4 mg/mL)G418的阳性克隆(GS115/His^+)6个,并用PCR法进行了鉴定;Survivin的表达量与时间有关,48 h的表达量最高.结论 用Pichia pastoris真核表达系统表达Survivin蛋白的方法可行,若进一步优化条件,可大量表达Survivin蛋白,为进一步研究Survivin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2.
患儿,男,4岁4个月,汉族。因发热头疼1d于2004年7月27日到我院门诊就诊。热型呈间歇性,体温高峰在38.2℃左右,头痛。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寒战、抽搐,无鼻阻、流涕、咳嗽。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口服小儿退热合剂、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双黄连ivd 1d,具体量不详。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畏寒、寒战、发热,考虑输液反应立即停止输液,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ivd,  相似文献   
53.
阿司咪唑致尿频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47岁,因“过敏”服阿司咪唑(批号010907)。10mg以及肌注地塞米松5rng、维丁胶性钙2mL、VitB12 500μg。至夜间出现尿频达7~8次,无尿痛、腰肾区疼痛。患者曾在“过敏“时用过地塞米松、维丁胶性钙、VitB12、都未出现过尿频现象。数月后又因“过敏“再次服用阿司咪唑,尿频现象再次发生。查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尿红细胞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54.
尿激酶冲洗治疗膀胱内凝血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膀胱、尿道损伤的患,出血量大时,可形成大小不等的血块。特别是留置导尿的患,导尿管易被血块阻塞,而膀胱内血块又极易造成感染和结石等并发症。临床护理中,常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无菌生理盐水,用一定压力冲洗阻塞导尿管的血块。反复冲洗易造成感染,且冲洗时如用力过大,易造成膀胱粘膜的损伤;另一方面,如遇大的阻塞血块,仍有再次阻塞的可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自1994年以来,我科应用尿激酶冲洗尿管内阻塞血块及膀胱内血块,临床应用24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糖基在层粘连蛋白受体与其配合结合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6.
57.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是目前病理组织切片最经常、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染色法。但在实践中观察到,用此法所染切片有褪色现象,尤其是长久保存后,褪色更甚。据前人经验,褪色原因有:①组织切片脱水、透明等步骤失当。②没有使用中性封固剂。③染成的切片曝晒于日光中。④盖玻片的面积小于或等于组织块的面积,则组织边缘因曝露于日光而致褪色。为了进一步寻求病理组织切片褪色的原因,以达到防止之目的,在制片过程中,除对上述原因特别注意外,另根据染料、促染剂、分化剂、脱水剂、封固剂等的性质及染色原理,试对传统的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进行改良,经实践验证,取得预期的效果,现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人工改变逆转录病毒多聚腺苷酸化信号 ,检测病毒转录能否产生病毒-宿主融合转录产物及其是否具有转化细胞的能力,探讨病毒致癌的机制.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人工定点突变鼠逆转录病毒多聚腺苷酸化信号,使之产生多聚腺苷酸缺陷性病毒;用该病毒转染大鼠REF-1细胞,并用G418筛选抗性细胞.通过Northern blot方法检查通读RNA的表达;通过细胞形态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转化.结果:多聚腺苷酸化信号缺陷病毒PS可在CRIP包装细胞形成病毒;用该病毒感染大鼠REF-1细胞,可捕获下游宿主细胞序列;多聚腺苷酸化信号缺陷病毒感染的REF-1混合细胞中的部分细胞可使REF-1细胞集聚能力增强,在软琼脂中以集落式生长.结论:多聚腺苷酸信号缺陷病毒感染REF-1细胞后可通过表达病毒-宿主通读RNA激活下游宿主序列使细胞发生转化,这可能是病毒致癌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9.
微量元素与元素年性疾病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随着对微量元素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了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不断增加。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剩 ,均可引起生理功能紊乱 ,从而产生疾病。很多微量元素的变化对老年人生理情况观察及临床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与微量元素有关的老年性疾病主要有 :免疫功能缺陷、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衰老等。1 微量元素与免疫功能老年人的免疫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铁、锌、铜、锰、硒等微量元素对生物免疫功能的维持起重要作用。缺铁淋巴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受损 ,抗体的产生受到抑制 ,对感染的应激能力降低 ,从而损害机体的免疫机制 [1…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制备和鉴定鼠抗人肝癌相关基因溶酶体相关四次跨膜蛋白B胞内99个氨基酸残基(LAPTM4β-IC-N1-99)的单克隆抗体,检测LAPTM4β在肝癌中的表达,为深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本实验室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KG-LAPTM4β-IC-N1-99,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GST-LAPTM4β-IC-N1-99。用纯化的蛋白LAPTM4β-IC-N1-99免疫雌性BALB/C小鼠,以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鼠抗人LAPTM4β-IC-N1-99单克隆抗体(LAPTM4β-IC-N1-99 McAb)。进行抗体亚类测定和免疫印迹法(可汜)分析,然后用免疫化学技术检测技术LAPTM4β-IC-N1-99在肿瘤中的表达。结果诱导并纯化了重组GST-LAPTM4β-IC-N1-99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2000;纯化得到LAPTM4β-IC-N1-99蛋白,其相对分子量约为10000。筛选出6株能稳定分泌抗LAPTM4β-IC-N1-99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D7,B12,H2,H8,A9和A10),D7、H8、A10分泌抗体亚类为IsG1,B12、A9、H2为IgG2b。Westem blotting鉴定显示,抗LAPTM4β-IC-N1-99单抗可与融合蛋白及细胞内LAPTM4β蛋白特异性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免疫细胞化学证明,所得抗体能检测到肿瘤细胞中LAPTM4β基因的表达。结论以纯化的LAPTM4β-IC-N1-99蛋白免疫,获得了效价高、特异性好的LAPTM4β-IC-N1-99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用其可检测到LAPTM4β肿瘤细胞中的表达,这为LAPTM4β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