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目的:探讨祛瘀汤联合GP化疗治疗阴虚内热型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应用G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祛瘀汤联合G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血小板指标、凝血功能、纤溶系统以及中医症候积分等相关指标进行客观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血小板指标水平变化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变化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纤溶系统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另外,2组间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以观察组治疗后的改善程度最为显著。结论:在针对阴虚内热型晚期肺癌的治疗过程当中,采用祛瘀汤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的效果理想,且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中医症候,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在应用蒙药珍宝丸治疗脑出血中实施优质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均接受蒙药珍宝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63.
〔摘 要〕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对儿童肠道外感染性疾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4 月在平 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肠道外感染性疾病患儿 68 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 60 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记录观察组患儿使用抗菌药物 3 d、7 d、10 d、15 d 后的肠道菌群的 变化情况,以及观察组患儿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后肠道菌群失调的比例,比较观察组肠道菌群失调患儿与对照组儿童的肠道 菌群组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使用抗菌药物 3 d、7 d、10 d、15 d 后的肠道菌群变化的比例分别为 58.82 %、72.06 %、 83.82 % 和 100.00 %;观察组 68 例患儿共有 44 例(64.71 %)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均为Ⅰ ~ Ⅱ度,婴儿组发生肠道菌群失 调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幼儿组,儿童组最低,各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肠道菌群失调患儿 的肠道菌群中,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比明显大于对照组,而革兰氏阳性杆菌占比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抗菌药物对肠道外感染性疾病患儿的肠道菌群有着较大的影响,临床上对肠道外感染 性疾病患儿实施治疗时,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如需使用也应选择窄谱抗菌药物,同时尽可能缩短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 保障肠道菌群正常。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3D技术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受3D技术联合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5例,对其进行术前评估,严密监视脑出血患者瞳孔及意识变化,认真做好额头、呼吸道、口腔等清洁工作的同时,对躁动患者进行镇静,准备手术器械,术中相互配合置入3D导板,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积极引流,做好夹管工作,及时调整患者头部位置,做好引流管无菌工作,减少感染及不良事件。结果:本组患者CT扫描平均时间(3.59±1.04)min,额前入路患者23例,顶间沟入路患者2例。依据3D模板指导,所有患者(100%)成功穿刺到血肿位置,手术平均时间(32.59±1.47)min,平均失血量(68.48±1.69)ml,血肿清除率为96.00%(24/25)。未出现感染、发热、创口红肿、压疮等不良事件。结论:对3D技术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患者术前进行护理评估,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积极引流,可优化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情况,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卵泡液中抗苗勒氏管激素(follicular fluid anti-müllerian hormone,FFAMH)水平与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过程中卵巢反应性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生殖与遗传医疗中心行COH治疗的137例不孕症女性为研究对象,依据卵巢反应性将其分为三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各组FFAMH浓度。结果卵巢低反应组、正常反应组和高反应组卵泡液中AMH水平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行组间比较后,卵巢低反应组与正常反应组、高反应组之间的FFAMH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卵巢正常反应组与高反应组之间的FFAM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9)。113例实行新鲜周期移植的不孕症女性中,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的FFAMH水平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FFAMH水平对妊娠结局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但预测价值较低(AUC=0.688)。结论在COH治疗过程中,FFAMH水平与卵巢反应性和临床妊娠结局相关。FFAMH水平对妊娠结局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但预测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中医证素痰、湿与痰湿体质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一致性。方法对1054人进行调查,采集其中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的206例患者的四诊资料,应用"证素辨证"方法进行证素判断,同时进行体质判定,比较2种方法结果的一致率、Kappa值,并进行U检验。结果所调查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9.55%;代谢综合征中医证素痰、湿、痰湿体质出现比例分别为65.0%、30.6%、61.2%;证素痰与痰湿体质一致性极强,Kappa值为0.983,P<0.01;证素湿与痰湿体质一致性弱,Kappa值为0.223,P值<0.01。结论代谢综合征证素辨证与体质判定结果存在一致性,证素痰与痰湿体质一致性较证素湿与痰湿体质的一致性高。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素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 054例体检者进行调查,采集其中206例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患者的四诊资料,应用"证素辨证"方法进行证素判断,同时对代谢综合征影响因素进行收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调查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9.55%;代谢综合征中医证素出现的频率依次为:病位证素为脾>肝>肾>心>肺,病性证素为痰>阴虚>气虚>湿>热>血瘀。证素心与吸烟正相关;证素肝与情绪不佳正相关;证素脾与饮食不当正相关,与高学历负相关;证素肾与高学历负相关,与年龄正相关;证素痰与饮食不当正相关;证素阴虚与睡眠不佳和家族史正相关;证素热与饮食不当和家族史正相关;证素湿与吸烟正相关;证素气虚与年龄正相关,与运动负相关;证素血瘀与家族史正相关。结论代谢综合征证素构成以脾、肝、肾、痰、阴虚、气虚、湿多见,各证素具有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的干预是预防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8.
雄激素对卵泡的生长及发育具有双重作用.适量的雄激素可以促进卵泡的募集、生长及发育,减少卵泡闭锁;过高的雄激素则抑制卵泡的生长,诱导卵泡凋亡和闭锁,最终导致排卵障碍.近年来,国内外生殖中心在卵巢低反应患者超促排卵前应用雄激素进行预处理,来提高获卵数及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9.
一贯煎出自清代医家魏之所作《续名医类案》,由北沙参、麦冬、生地黄、当归、枸杞子、川楝子组成,为滋养肝肾、疏肝理气代表方剂。徐丽梅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载,擅用此方,辨证论治,加减灵活,每获良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颇深,现将徐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归巢到梗死边缘区CD1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参照改良Zea-Longa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三七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再随机按1、3、7、14、28 d时间点分为亚组.三七总皂苷各组分别以浓度20、40、60 g/L血塞通灌胃,每天10 mL/kg.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共28 d.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归巢BMSCs在梗死边沿区CD105+-BMSC、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Ⅲβ-Tubulin型微管蛋白的增殖分化情况.结果 模型组、三七总皂苷各剂量组各时间点梗死周边CD105+-BMSC、MAP-2、GFAP、Ⅲβ-Tubulin阳性细胞数比正常组明显增多(P<0.05).模型组、三七总皂苷各剂量组CD105+-BMSC、MAP-2、GFAP、Ⅲβ-Tubulin阳性细胞数从第1天开始升高,第7天到高峰,其后逐渐降低.但三七总皂苷中、高剂量组各时间点CD105+-BMSC、MAP-2、GFAP、Ⅲβ-Tubulin阳性细胞数比模型组增多(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可以通过促进归巢到梗死边沿区BMSCs增殖分化再生而修复损伤脑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