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次氯酸钠消毒液(以下简称消毒液)是一种强氧化剂,对细菌、真菌、病毒(包括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均有杀灭作用。常用于医院环境、非金属器具等的消毒。我院自1987年来采用本品代替过氧乙酸,取得满意效果。由于本品易分解,稳定性较差,在贮存过程中受温度、光线影响有效氯含量下降较  相似文献   
192.
<正>二期愈合又称间接愈合,指伤口边缘分离创面未能严密对合的开放性伤口所经历的愈合过程。其特点是由于创面缺损较大,而且坏死组织较多,常伴有感染,上皮开始再生的时间推迟。由于伤口大且合并感染等因素,因此愈合的时间需要4-5 周以上。常规疗法是用氯霉素或雷佛奴尔湿敷伤口,疗程长,效果不理想,伤口愈合的时间长。我们用半导体激光配合中药治疗1例二期愈合的伤口,效果显著。在此介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3.
通过对56例由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强调用药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做好用药前指导,同时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止血及纠正休克,提高治愈率。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而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使胃碳酸氢根基黏膜分泌减少,胃黏膜保护机制受到削弱,在其发生镇痛、解热、消炎作用时,可引起溃疡、出血等并发症。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4.
自制宁悸胶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宁悸胶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例随机分为宁悸胶囊治疗组(治疗组)64例,心律平对照组(对照组)64例。治疗组应用自制心悸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心律平治疗。两组患者药物均服用2W。结果:治疗组对心悸病症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心律失常的好转率、无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宁悸胶囊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心律平相似。结论:宁悸胶囊具有较好地改善快速性心律失常症状的作用,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功效与心律平相似.可以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5.
为了适应和配合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工作的需要,在卫生部的部署和领导下,由中国预防医科院牵头,从1991年开始,在全国建立了一个包括各省(区)、县级防疫站,由近万名专业人员组成的脊灰疫情专报系统(简称AFP系统)。经过近四年工作:(1)基本掌握了我国脊灰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消灭脊灰策略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如病例数从1990年的5000多例下降至1993年的653例,1994年1月至9月仅诊断114例脊灰病例,从而坚定了我们实现消灭脊灰目标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6.
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研究   总被引:65,自引:4,他引:6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 ,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90 - 2 0 0 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现阶段我国病毒性肝炎总发病率居于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九十年代以来 ,甲肝发病率显著下降 ;但乙肝报告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从 1990年的 219/10万升高到 2003年的5 3 3/10万 ,同期病毒性肝炎中乙肝构成比从 18.6 %上升到 77.8%。结论 乙肝高流行应引起高度重视 ,病毒性肝炎控制急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7.
目的 评估退热颗粒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热的成人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退热颗粒口服。观察两组退热时间(退热起效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百分率、C反应蛋白(CRP)]、胸部CT吸收情况、单项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退热起效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快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淋巴细胞百分率治疗后较治疗前上升幅度,且大于对照组(P <0.05),CT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恶寒、头身疼痛、咽痛、口渴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退热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伴发热能缩短退热时间,改善症状,促进炎症吸收,提高疾病疗效,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