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应用硬腭黏膜联合鼻唇沟皮瓣修复大面积下睑全层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14年9月-2016年4月收治下睑全层缺损患者10例,均采用硬腭黏膜联合带穿支血管的鼻唇沟皮瓣修复下睑全层缺损。结果:10例患者皮瓣及硬腭黏膜全部成活,术后24h内有2例患者皮瓣远端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给予促血液循环等对症治疗后缓解。8例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正常。供区瘢痕不明显,患者均无眼部不适症状,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硬腭黏膜联合鼻唇沟皮瓣具有血供丰富、成活率高,术后无明显瘢痕及眼睑继发畸形,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一致,效果满意等优点,是一种修复下睑全层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新型骨修复材料聚L-乳酸/聚L-乳酸接枝的纳米羟基磷灰石(PLLA/PLLA-gHA)对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功能的影响,为其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实验于2006-3/2007-3在东北师范大学细胞与遗传研究所完成。取孕19~20天的Wistar大鼠胎鼠的颅骨进行成骨细胞体外培养。①光镜下观察成骨细胞形态,应用碱性磷酸酶染色、钙结节染色对其进行鉴定。②将成骨细胞分别种在PLLA/PLLA-gHA和PLLA材料板上,24小时后应用细胞技术器检测细胞黏附数量,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③MTT法测定成骨细胞在不同浓度(10g/L,100g/L)的PLLA/PLLA-gHA材料浸提液中的増殖情况,并与PLLA材料进行对比。 结果:①成骨细胞特性观察:光镜下成骨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生长,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钙结节染色阳性。②在PLLA/PLLA-gHA表面黏附的细胞数略多于PLLA材料,且粘附于PLLA/PLLA-gHA材料表面的成骨细胞直径较大,伸出的伪足与材料间形成一种牢固的锚状结构。而在PLLA表面的细胞细胞直径较小,多为球形,很少伸出伪足。③10g/L PLLA/ PLLA-gHA浸提液组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10g/LPLLA浸提液组和空白对照组;两种材料100g/L浓度组的细胞活性均低于空白对照组,但PLLA/ PLLA-gHA组的细胞活性仍高于PLLA组。 结论:①成骨细胞在PLLA/PLLA-gHA材料表面较PLLA材料表面显示更好的黏附能力。②成骨细胞在PLLA/PLLA-gHA材料浸提掖中较在PLLA材料浸提掖中显示更好的増殖能力。③新型PLLA/PLLA-gHA材料具有较好的成骨细胞相容性,可作为骨修复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83.
油红O染色在大鼠脊髓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舵  寨旭  贺西京 《中国骨伤》2015,28(8):738-742
目的:探讨油红O染色在评价大鼠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体重220~260 g的SD雄鼠24只,编号后简单随机抽样分为正常对照组与脊髓横断组,正常对照组6只,脊髓横断组18只。脊髓横断组于T10节段横断脊髓。于术后1、2、4周在脊髓横断组分别随机各抽取6只处死,以横断部位为中心取脊髓组织标本。正常组取相同部位脊髓组织标本,行冰冻切片,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脊髓白质均匀着色,与灰质有较明显的区分。脊髓横断组在术后1、2、4周时白质着色不均匀,断端液化坏死灶呈进行性扩大,油红O染色逐渐明显。结论:油红O染色能够较明显的区分白质及灰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白质的完整程度。断端坏死灶内油红O染色随脊髓损伤时间的延长逐渐明显反映了脂质在脊髓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锂剂治疗脊髓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舵  贺西京 《中国骨伤》2015,28(7):679-682
脊髓损伤是由一系列内外因素所造成的骨科及神经科学领域严重的致残性疾病,是目前医学界的一大难题.锂剂作为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药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研究证实锂剂对脑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其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也渐渐被观察到.锂剂能够通过保护神经元完整、减少损伤后炎症反应、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生成和释放、刺激神经发生以及促进自噬、抑制凋亡等机制达到治疗脊髓损伤的目的.通过回顾有关锂剂对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总结分析了锂剂治疗脊髓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锂剂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常因受到外界创伤、感染以及各种皮肤肿瘤手术后而形成组织缺损,特别是老年患者,因身体功能衰退,免疫功能逐步下降,鼻部受到损伤因素作用后更易形成组织缺损.因此,修复各种损伤因素所致的老年患者鼻翼组织全层缺损一直是整形外科医师的重大挑战之一.耳廓游离复合组织瓣是修复鼻翼缺损非常好的结构体[1],鼻唇沟皮瓣皮肤与鼻翼皮肤色泽、质地非常接近,且血运良好,创面可以一期直接闭合[2~4],是修复鼻翼缺损良好的外被供区,将二者巧妙地结合,易达到较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颞筋膜瓣或颞肌筋膜瓣与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在下睑凹陷性瘢痕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以颞浅动脉为蒂的颞筋膜瓣,对伴眶下壁骨缺损者同时行以颞浅、深动脉为蒂的颞肌筋膜瓣,并取耳后全厚皮片移植联合矫正下睑凹陷性畸形。结果 8例患者,术后组织瓣及皮片成活良好,凹陷处填充效果满意。随访6个月至1年,睑外翻矫正,瘢痕不显,颞部供区毛发生长良好。结论 应用颞筋膜瓣或颞肌筋膜瓣与全厚皮片移植,联合矫正下睑凹陷性畸形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且无明显的供区损害的特点,是修复下睑凹陷性瘢痕畸形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提上睑肌折叠术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种对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有效美观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来,采用提上睑肌折叠术方法,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39例(48只眼),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上睑下垂矫正良好,外形美观自然,经术后2个月至1年随访,满意良好率达92%。结论:提上睑肌折叠术是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88.
提上睑肌折叠术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对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有效美观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来,采用提上睑肌折叠术方法,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39例(48只眼),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上睑下垂矫正良好,外形美观自然,经术后2个月至1年随访,满意良好率达92%.结论提上睑肌折叠术是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89.
吉林大学从2005年开始,经过充分论证和准备,陆续开办了2001级、2002级临床医学(美容外科专业方向)两个试验班,经过近4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建立了一整套美容外科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了与之相应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吉林大学合校后专业整合的优势,为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开拓了新领域,拓宽了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90.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93岁。因发现左颞部肿物并快速生长2个月于2017年4月入院。入院检查见左颞部一3.5 cm×3.0 cm肿物,隆起于皮肤表面约1.5 cm,边界清,表面红肿,中央部呈火山口样破溃,质硬,活动度差。未触及明显耳前、头颈部淋巴结肿大。入院诊断为左颞部肿物,考虑为恶性可能,拟行肿物切除术。全麻下,距肿物边缘1.0 cm扩大切除,深达颞肌深层,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为Merkel细胞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