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科运用远菊二天散治疗高血压病293例(以下称甲组),并同服用复方降压片组54例(以下称乙组)进行了降压作用对照观察,现将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诊断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  相似文献   
12.
近6年来,我科运用电兴奋和化瘀散治疗癔症性瘫痪109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除6例为住院治疗外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45例,女64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5岁.病程均在3个月以内.瘫痪部位:四肢瘫6例,双下肢瘫52例,单下肢瘫48例(伴失语2例),单上肢瘫3例.  相似文献   
13.
麝香丹灸治腰椎间盘突出症3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院自1985年9月~1990年9月,进行了麝香丹灸治腰椎间盘突出症332例临床观察,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为住院患者,男265例,女67例,共332例。平均年龄39.2岁,平均病程166天,平均住院天数32.3天。全部病例均按《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杨鼎成,等,1983:544)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标准进行诊断。治疗方法处方组成:由麝香、硫磺、朱砂、雄黄组成。将硫磺置入铜锅内,用文火熔化,放入其余诸药,迅速搅拌均匀,倒入模具中,用凉水冷却成型,每粒250mg。选穴方法:每次治疗均需取腰部患病椎间隙水平之督脉、夹脊穴及足太阳膀胱经上的深部压痛最敏感点处为主穴,取患侧臂上皮神经及下  相似文献   
14.
麝香丹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发  刘伟中 《针刺研究》1992,17(4):246-249
  相似文献   
15.
<正> 我科自1985~1991年,开展了麝香丹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痛证382例临床研究,现报导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病例,共382例,其中男性300例,女性82例。平均病程5.2个月,平均年龄39.6岁,平均住院天数32.3  相似文献   
16.
本组20例(男18,女2),年龄58~72岁,平均65岁,病程1~10年,平均6年。自觉症状以头晕、头痛、嗜睡和睡眠差为主(排除高血压引起者)。治疗前球结膜微循环检查多表现为血流瘀滞、动脉纤细和痉挛型,总积分值在10.14~25.32之间(田牛氏积分法)。超声脑血流检查为异常17例,大致正常3例,临床诊断为脑动脉供血不足,凡接受本疗法者治疗期间停用脑血管扩张药物。以土虫、丹参、川芎等中药为主,水醇蒸馏法提取后每ml含生药1g,pH值4。采用广东产75-1型直流电疗机,额颈法,额前接导入药物阴极,颈后接阳极,电流输入3~6mA,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复  相似文献   
17.
应用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法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我科于90年起至今开展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共50例,男48,女2,年龄58~72岁,平均65岁,病程1~10年,平均6年,自觉症状以头晕、头痛、嗜睡和睡眠不好为主(排除高血压引起者)。治疗前球结膜微循环检查多表现为血流瘀滞,动脉纤细,痉挛和红细胞聚集,总积分值在10.14~25.32之间(田牛氏积分法)。超声脑血流图检查为双侧和右侧脑供血不足38例,双侧不对称7例,  相似文献   
18.
“益疡灵”原名“益胃灵”,因临床观察对消化道溃疡面愈合高效而改名。该药经解放军二○八医院、通化市人民医院、长春市二四六医院对183例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临床观察,疗效满意,兹报告如下。一般资料胃溃疡27例,男25例,女2例,年龄20~50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