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我院从2009-07-2010-07对196例患者进行单双人操作,并进行了一项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结肠镜操作过程中单人术比双人术可以通过保持直线化状态,提高患者忍受程度,减轻痛苦,缩短检查时间,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KL-6粘蛋白和E-钙粘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和其对应的临床病理之间相互关系及KL-6粘蛋白作用机制。方法于手术中收集大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各60例(所有手术患者在术前均未进行全身化疗、放疗及其他治疗),采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KL-6粘蛋白与E-钙粘蛋白的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1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大肠癌组织中KL-6粘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而E-钙粘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L-6粘蛋白和E-钙粘蛋白RNA的表达与性别、年龄、临床TNM分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不同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KL-6粘蛋白和E-钙粘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1KL-6粘蛋白和E-钙粘蛋白的表达异常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KL-6粘蛋白和E-钙粘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相关性;联合检测两者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可能有助于恶性程度的评估与预后判断。2KL-6粘蛋白其发挥作用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粘附作用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的内镜下表现,病理特征和分型。方法选择我院从2005年7月至2012年7月经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胃黏膜异位的30例患者进行内镜下分型并行病理检查及幽门螺杆菌快速酶试验(RUT)。结果 10例为多发小结节样隆起。4例平坦隆起。11例为大结节样隆起。5例为散在颗粒样隆起。30例患者中,光镜下可见在所有十二指肠球部黏膜标本的固有层均可见胃底腺。且快速尿素酶试验证实幽门螺杆菌均为阴性。结论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在内镜下肉眼观察可分为3型:结节型,平坦隆起型,散在颗粒型。其中以结节型最为常见,且异位的胃黏膜多不合并HP感染,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会发生,一般不会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住院并接受急诊内镜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10例的临床资料,记录内镜下诊断、病变部位、范围及出血征象等。内镜止血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喷洒止血、注射止血、氩离子凝固止血、钛夹止血及联合止血。结果210例患者中即时止血成功203例(96.7%);48 h内再出血14例,再次急诊内镜下止血成功10例(71%)。共11例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血管栓塞,急诊内镜治疗总有效率为94.8%(199/210)。结论急诊内镜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起效迅速、疗效确切,是首选急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为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针对我国目前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深入社区为60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调查,办理急救医疗卡,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教育、医疗咨询等工作,同时为研究老年人健康收集了有益资料.本文将重点探讨社区老年人体重指数(BMI)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为有效防治老年高血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血培养标本中污染菌的菌种与分布,并对降钙素原(PCT)鉴别患者血流感染和血培养污染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前瞻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入住北京市第二医院的高龄患者630例。所有患者抽取血培养,同时检测静脉血中PCT水平。依据实验室对血培养的判定原则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血培养污染并分析其分布。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降钙素原鉴别高龄患者血流感染和血培养污染的诊断价值。结果血培养总计1322瓶,全部成套送检,成套率100%。血培养阳性率为13.9%,污染率为9.8%。污染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较为多见。PCT鉴别高龄患者血流感染及污染的灵敏度为60.9%、特异性为83.1%、最佳阈值为0.659 ng/mL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0,准确性为中等。结论本院高龄患者血培养污染率高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污染菌;PCT检测能够为临床鉴别高龄患者血流感染和血培养污染提供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北京市入伍体检人员的甲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AV)、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EV)感染状况,为肝炎病毒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北京市西城区入伍体检人员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AV-IgG、HAV-IgM、HEV-IgG及HEV-IgM指标,以速率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 结果 收集327例血清,男性,年龄在17~24岁之间。血清检测结果表明,HAV感染率为46.48%,HEV感染率为6.12%; HAV、HEV重叠感染的有8例,占2.45%;HAV隐性感染率为0.31%, HEV隐性感染率为2.45%。 结论 大部分新兵入伍体检对象是HAV和HEV 的易感人群,且部分调查对象正在发生HAV、HEV隐性感染,应及时对该人群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