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 患儿 ,男 ,5 0天。出生不久发现吃奶后有呕吐、哭闹 ,吐后安静 ,逐渐消瘦。 30天左右家属发现左上腹有拇指大小肿物 ,时有时无。 4 0天时肿块增大、固定 ,患儿哭闹。 2天后肿块开始红肿 ,在当地以“腹壁脓肿”给予抗感染及“肿物穿刺(未穿出脓液 )”等治疗。 4天后患儿哭闹时肿块破溃流血性及脓性液体 ,肿块缩小 ,另有一红色肿物从破溃处突出 ,并不断有乳白色奶花及清亮液体从肿块周围流出 ,吃奶时更多。体查 :T 37.9℃ ,R 2 4次 /分 ,P 10 8次 /分 ,体重 2 .8kg。精神差 ,重度营养不良。心肺检查正常。腹软 ,肝脾未触及 ,左上腹可…  相似文献   
52.
乳腺叶状囊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儿童乳腺叶状囊肉瘤临床上罕见。庆阳地区人民医院 1983年至 2 0 0 1年共收治3例 ,均为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该病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3例均为女性 ,年龄 9岁 1例 ,13岁 2例 ;右侧乳房 2例 ,左侧乳房 1例 ;病程 40 d1例 ,3个月 2例。1.2 临床表现  3例均有无痛性肿块 ,并有不适 ,肿块为半球状 ,有弹性及囊性感 ,皮肤变薄、发亮 ,可见表皮静脉怒张 ,肿块最大 10 cm× 9cm× 4cm ,最小 6cm× 4cm× 4cm ,活动度好 ,界限清楚 ,乳头不内陷 ,无分泌物 ,腋下淋巴结无转移。1.3 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53.
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检索Medlin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和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196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集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采用改良Jadad法评价文献质量.以治疗8周时数字疼痛评分(NRS评分)、镇痛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评价指标.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项研究,包括1024例患者.4项研究的Jadad评分均≥4分.分为安慰剂组和普瑞巴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普瑞巴林150、300和600 mg/d组NRS评分降低,镇痛有效率升高(P<0.05).普瑞巴林300.mg/d组与150mg/d组间NRS评分及镇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瑞巴林600 mg/d组NRS评分低于300 mg/d组(P<0.05),而镇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瑞巴林常见不良反应为头晕、嗜睡、水肿和头痛等,以轻、中度为主,不良反应发生与剂量有关.结论 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好,且安全性良好,但是减轻疼痛的效果不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4.
王叔和编次《伤寒论》,撰著《脉经》,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其生平,正史无传,医史不详,因此其籍贯、生卒、身世等尚无定论。通过查阅史书,引证地方志,参阅族谱,走访史迹,访谈王氏后人,从王叔和生活的"时局与地域"、"年龄与机遇"、"为医与为相"三方面考证,认为王叔和在湖北襄阳、麻城生活,行医多年直至终老,当属湖北名医。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观察后外侧小切口微创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96例7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男32例,女64例,年龄75~88岁,平均81.3岁.均为外伤后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其中Garden分型Ⅲ55例,Ⅳ型41例.全部应用后外侧小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术后所有病例随访10~24月,平均13.6月.手术时间50~65min,平均56.4min,手术切口7~9cm,平均8.3cm,术中出血100~200ml,平均180ml,术后24h引流量90~200ml,平均150ml.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出现.按Harris评分标准,本组优39例,良49例,可6例.优良率91.7%.结论 后外侧小切口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的优点,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57.
背景: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身体缺陷与骨性关节炎发展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调查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身体功能和膝关节不稳定性,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方法:纳入诊断性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104例,采用膝关节日常生活活动评估量表衡量膝关节不稳,功能的自我评估采用膝伤和骨性关节炎结果评分,应用计时爬梯试验评估基于体能的身体功能,并进行放射影像学评估。结果与结论:不同程度膝关节不稳患者的内侧松弛度、外侧松弛度、对线角度、标准化最大随意等长收缩及爬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不同程度膝关节不稳患者在疼痛、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和膝关节相关生活质量子集得分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中,自报膝关节不稳与内侧松弛度、股四头肌无力、内翻对线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58.
背景:阿仑膦酸钠和阿法骨化醇均可抑制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转换,增加骨矿物密度。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和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患有严重骨质流失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严重骨质流失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阿仑膦酸钠和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2年。结果与结论:相比治疗前,阿仑膦酸钠和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后患者腰椎骨密度增加(P〈0.05),随后尿Ⅰ型胶原N末端肽水平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减少(P〈0.05)。证实,阿仑膦酸钠和阿法骨化醇联合治疗患有严重的骨质流失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59.
背景: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身体缺陷与骨性关节炎发展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调查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身体功能和膝关节不稳定性,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方法:纳入诊断性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104例,采用膝关节日常生活活动评估量表衡量膝关节不稳,功能的自我评估采用膝伤和骨性关节炎结果评分,应用计时爬梯试验评估基于体能的身体功能,并进行放射影像学评估。结果与结论:不同程度膝关节不稳患者的内侧松弛度、外侧松弛度、对线角度、标准化最大随意等长收缩及爬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不同程度膝关节不稳患者在疼痛、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和膝关节相关生活质量子集得分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中,自报膝关节不稳与内侧松弛度、股四头肌无力、内翻对线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截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3-07~ 2015-12 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关节外科共对20 例( 20 膝) 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并
合并有膝内翻畸形的病人行胫骨内侧高位开放截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其中女性14 例14 膝,男性6 例6 膝;
年龄40~ 65 岁,平均60±5 岁。术前、术后常规检查膝关节负重位X 线片和负重位双下肢全长X 线片,对术前、
术后FTA 的改变和膝关节疼痛减轻程度视觉模拟评分[1](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的改变用配对t 检验做统计
学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 3 a,所有病人的膝关节内翻畸形均得到矫正,症状明显缓解。术前、术后FTA( t =
15.26,P<0.05) 和VAS 评分( t = 7.0,P<0.05)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FTA 矫正度数为8 ~ 16°,VAS 评分降
低4~ 7 分,全部有明显的改善。所有病例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情况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胫骨
内侧高位开放截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