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102.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房颤 )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4 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 :高危组患者 10 0例 ,其中 5 4例接受口服华法林治疗 (INR目标值 1 6~ 2 5 ) ,4 6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10 0mg d)治疗 ;低危组 4 0例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 0mg d)治疗。结果 高危组华法林的维持剂量 (2 6 8± 1 0 5 )mg ,INR值 1 82~ 2 4 9,随访期间无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 ,3例发生出血并发症 (INR 2 8~ 3 2 ) ;高危组阿司匹林治疗的 1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低危组患者无 1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结论 低强度华发林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非瓣膜性房颤高危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并减少出血并发症 ;阿司匹林 (10 0mg d)可有效预防低危患者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张学义①综述张薇②张运审校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病变,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罹患最多,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内膜粥样斑块形成。主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方法,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活体主动脉粥样硬化的解剖学诊断...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可能的栓子来源。方法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40例,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外周血管超声技术检测缺血性脑卒中的左房危险因素(左房和/或左心耳内有重度自发声学显影和血栓)、主动脉危险因素(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粥样斑块)、颈动脉危险因素(颈动脉复合型粥样斑块)和卵圆孔未闭。结果140例患者中21例(15%)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左房、主动脉和颈动脉危险因素者分别为61.4%(86/140)、8.6%(12/140)和20.0%(28/140),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20.9%(18/86)、16.7%(2/12)和39.3%(11/28),同时存在左房和颈动脉危险因素者占14.3%(20/140),脑卒中发生率为50.0%(10/20);无危险因素者占28.6(40/140),脑卒中发生率为2.5%(1/40)。存在危险因素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者(P<0.05~0.001)。结论左房、主动脉、颈动脉危险因素是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栓子来源,同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特别是同时存在左房和颈动脉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TEE和外周血管超声为房颤患者栓塞的进一步危险分层提供了精确方法。  相似文献   
105.
中药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中药剂型,其根据临床上应用中药治疗疾病的不同需要,将一种或多种药物配伍成方,去渣取汁服用,具有吸收快、药力大、起效迅速、配方加减灵活的特点。不但可内服、含漱,还可外用熏洗,常用于一般疾病或急性疾病,尤其在一些急重症的治疗上,多优于丸、散、膏、丹等其他剂型。因此,近年来中药汤剂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一种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6.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国至少有高血压患者2亿人,重要危险因素包括高钠膳食、精神紧张、高血压家族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年龄以及缺乏体力活动等。在现役军人中筛查高危人群,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多种危险因素的干预,在高血压发生的上游进行健康管理,对保障部队官兵健康和维护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参附注射液拮抗升压药依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1 997年 3月~ 1 999年 3月应用参附注射液拮抗多巴胺、间羟胺依赖 2 1例 ,同时与多巴胺、间羟胺依赖原药物减量 1 8例进行对比观察 ,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9例患者为本院住院病人 ,均为各种原因的心脏病、心衰、休克或低血压状态 (见表 1 )。多巴胺、间羟胺依赖的标准为 :在使用多巴胺、间羟胺达到疗效后停药时出现明显的低血压 ,血压 <1 0 .7/ 6.7k Pa( 80 / 50 mm Hg) ,伴心悸、气短、汗出等低血压所致器官供血不足症状 ,且在 1 0 min内不能恢复 ,持续使用升压药物使血压回升 ,症状很快消失者视为升压药物依赖。…  相似文献   
108.
乳腺癌术后同侧上肢肿胀的测量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同侧上肢常有肿胀。我们对 12 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双侧上肢周长进行了测量 ,并进行了相关因素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993年 1月~ 1999年 3月住我院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 12 8例 ,均经病理证实。年龄 2 8~ 73岁 ,平均 47岁。左右侧患者各 6 4例。术后未行放化疗者 96例 ,行放化疗者 32例。术后时间≥ 90d者 44例 ,<90d者 84例。行根治术 6 9例 ,改良根治术 5 9例。测量双侧肘窝皮肤横纹上 10cm处的双侧上肢的周长。用软皮尺直接测量 ,读者数至 0 .1cm。同时测量了 12 5例健康女性双侧上肢周长 ,…  相似文献   
109.
肛门瘙痒是肛肠科颇为常见的一个症状,表现为肛周皮肤(甚则连及会阴周围)瘙痒或奇痒难耐,使人坐立不安、夜卧不宁,又难以启齿。目前西医治疗,初治见效,但效果难以维持,复发率高。中医治疗,内服外洗、涂抹药膏等相互配合,疗效持久,令人满意,但须辨证准确,止痒药运用得当。笔者临证20余年,对肛门瘙痒的辨证与选药治疗有一点体会,故不揣浅陋,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0.
浅谈王燕昌对中医性医学的贡献张学义,白秀玲,梁春梅王燕昌,字汉桌,河南固始人,约生活在清代道光王光绪年间。王氏祖先七代为医,王燕昌幼录庭训,刻苦好学,有许多独到的理论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有关性医学的内容,做了比较集中的探讨和论述。1.将自然整体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