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41.
目的:探讨术后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6例经保守治疗梗阻症状均缓解,治疗时间7~19 d,平均14.2 d。无中转手术及死亡病例。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典型肠梗阻症状,手术操作范围广、腹腔内创面大、伴有腹膜炎者多见,若保守治疗2周无效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2.
正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流行的疾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及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1]。我国是慢性HBV感染的重灾区,据文献报道[2]:我国现有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万人,其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骨科大面积皮肤剥脱伤治疗过程中应用的疗效观察及优点.方法 对12例大面积皮肤剥脱伤病人行清创皮下置入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VSD辅料)行负压封闭引流,7~10d后行皮肤切孔后表面放置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VSD辅料)行负压封闭引流或清创反取皮植皮后使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10例创面 Ⅰ 期愈合,2例出现小面积皮肤坏死后经植皮和缝合后愈合,创面平均愈合时间30 d.结论 负压吸引技术在治疗骨科大面积皮肤剥脱伤的临床工作中,可以很好的保证皮肤成活,保护创面,利于护理,缩短病程,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腹膜胶质瘤病(GP)的发生、临床病理特征、起源及预后。方法对5例GP进行相关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18~34岁。卵巢未成熟畸胎瘤(Immature teratoma of ovary)WHOⅠ级1例、WHOⅡ级4例。2例GP发生于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术后化疗后;1例于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术后16天确诊;2例与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手术时同时发现。GP于显微镜下表现为多个成熟性神经胶质结节存在于腹膜内及盆腹腔脏器表面,1例同时伴发腹膜成熟性畸胎瘤。免疫组化标记GFAP、S100及SOX2阳性,OCT3/4及SALL4阴性表达。术后5例均采取辅助化疗,随访12~106个月,3例健康生存,2例失访。结论GP是一种罕见疾病,可以纤维化、长期存在、复发、恶变或作为其他肿瘤一部分,需长期随访。组织起源需要进一步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45.
我们运用下蹲牵引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27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5~71岁;新鲜脱位23例,陈旧脱位4例。脱位伴有腋神经损伤2例,大结节撕脱骨折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1例。治疗方法 病者端坐于诊断桌上,助手由健侧环抱患肢腋下及胸部,向内上方牵引。术者一手握住肱骨远端,另手持腕部呈外展、外旋位向下方牵引,同时缓慢下蹲,嘱患者尽量挺胸,这样,利用术者的体重增加双手牵引力度,持续2~3分钟,多数患者即闻及弹响,肩关节饱满,肱骨头复位。若未能复位则在持续牵引的同时,逐渐内收患肢贴近胸部,屈肘即能…  相似文献   
46.
胃窦癌切除的范围已基本一致,但肿瘤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较多,然而每一种方法各有不足之处,如术后发生胆汁返流性胃炎、残胃溃疡、残胃肿瘤复发等,其中以返流性胃炎最多见。为此,作者将矩形瓣抗返流这一原理[1],运用于胃窦癌根治消化道重建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病例1984年1月至1997年4月,共收治胃窦癌343例,随访235例,随访率68.5%,本组男158例,女77例,男:女约为2:1,年龄60~72岁。随访时间6个月至8年.见表1。1.2术式胃窦癌按R2或R3要求的范围切除,十二指…  相似文献   
47.
48.
背景:S100a7蛋白在细胞增殖、血管形成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的作用少有报道。 目的:探讨S100a7蛋白在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方法:体外培养ARPE-19细胞株,通过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100a7在ARPE-19细胞中的表达;不同稀释度(1∶1 000,1∶10 000,1∶100 000)S100a7蛋白抗体与ARPE-19细胞共培养,通过MTT技术检测S100a7蛋白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 结果与结论: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技术证实该蛋白在ARPE-19细胞中表达;MTT实验结果显示,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加入S100a7抗体72 h后,各浓度处理组的吸光度值较对照组显著均降低(P < 0.05)。结果证实S100a7蛋白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并明显促进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伴重度黄斑水肿的玻璃体蛋白质组学变化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27例PDR伴重度黄斑水肿及9例健康人的玻璃体液,用双向凝胶电泳(2-DE)的方法得到2-DE图谱,PDQuest7.3.1软件对比图谱,获得差异蛋白点.将差异蛋白点取出、酶解后,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的方法对玻璃体差异蛋白质进行初步鉴定.得到肽质量指纹图,采用Mascot和MS-Fit软件进行数据检索,找到差异蛋白.结果:PDR伴重度黄斑水肿的玻璃体和正常人玻璃体的蛋白质图谱PDQuest软件比较,蛋白点强度相差2倍以上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的共有30个,其中20个蛋白点上调,10个蛋白点下调.选取上调最明显的10个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和数据库的检索及鉴定,其中4个明显差异的蛋白质即11-视黄醇结合蛋白、18-载脂蛋白D、20-载脂蛋白AIV、28-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结论:初步建立PDR伴重度黄斑水肿的玻璃体的蛋白质2-DE图谱.其蛋白质组发生了改变,本研究发现有四种蛋白质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一间医院30年来胃癌手术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变化趋势.方法 分析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1979-2008年间收治的2715例胃癌手术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并与1974-1978年间收治的168例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为3.393,高于对照组的 1.897(χ2 =12.193,P<0.01).研究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岁,高于对照组的54岁(z=-6.294,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肿瘤部位比较:胃底贲门癌构成比为45.7%比13.0%(χ2=56.596,P<0.01),胃体癌构成比为9.4%比13.8%(χ2=2.026,P=0.155)、胃窦癌构成比为44.9%比73.2%(χ2= 53.980,P<0.01).研究组中,2004-2008年间组低分化腺癌构成比为62.1%,较1994-1998年间组的51.7%升高(χ2=12.267,P<0.01),而管状腺癌构成比降低(23.9%比31.8%,χ2=8.781,P<0.01).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年龄亦呈升高趋势(均方根误差=1.275,可决系数=0.702);胃底贲门癌构成比呈升高趋势(均方根误差=0.066,可决系数=0.768),胃窦癌构成比呈下降趋势(均方根误差=0.055,可决系数=0.798).结论 近30年来,胃癌手术患者男女性别比升高、年龄增大;胃底贲门癌构成比升高,而胃窦癌构成比下降;近15年来,低分化腺癌构成比升高,而管状腺癌构成比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