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走出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的误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历程的回顾,指出证候客观化研究存在以下误区:包括单一指标寻找的非合理性,多个指标的非特异性,指标间缺乏相关性研究,对照组的设立不合理,病种选择范围狭窄,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2.
证候信息(症状和体征)是辨证的重要依据,在四诊信息中,大多数信息是通过问诊而获取的,如何根据病人的主诉和证候的特异性症状,有针对性地采集证候信息,对于准确辨证至关重要。因此,通过查阅古今医学文献(包括临床医案),并走访了国内一些名老中医,总结出问诊采集证候信息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冠脉微循环障碍(CMD)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 据库、PubMed 和Cochrane Library 等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CMD 的文献。将筛选后获得的方药建立数据 库,应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最终获得89 篇文献,处方 90 首,涉及中药131 味。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丹参、黄芪、川芎、当归、甘草、三七等;应用较多的中药 种类有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多用甘、辛、苦;药物归经频次较高的依 次为肝、脾、心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对是“丹参-黄芪”,核心组合为“黄芪-川芎-丹参”。聚类分析 将高频药物分为7 类,以血府逐瘀汤、逍遥散、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加减组方为主,以及单味中药水蛭和人参。 结论治疗CMD 的核心药物为丹参、黄芪、川芎、当归,以益气活血,理气止痛为基本治法,兼以疏 肝健脾、化痰通络等进行配伍。临床上可应用血府逐瘀汤、逍遥散、瓜蒌薤白半夏汤等经典名方随证加减治 疗CMD。  相似文献   
34.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二者同居于中焦,而功能不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以阳气为主,胃以阴津为要.<伤寒论>设"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与"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两篇,分而论之、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35.
姚倚璇  张天奉  卢韦成 《新中医》2023,55(18):215-219
介绍张天奉教授运用态靶辨证理论论治心房颤动的临床经验。“态”指疾病某一分期或所处阶段状 态的整体总结,“靶”专指所运用中药作用在宏观与微观不同层面上的表现靶点,包括表现所对应的具体疾 病、临床主症或是异常的理化指标。张天奉教授临证总结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无病从证、无证从病的辨证 三模式,此与仝小林教授的态靶辨证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张天奉教授汲取态靶辨证理论,将心房颤动分为早 期郁虚主态、中期痰瘀主态、后期虚损主态;选用炙甘草汤、生脉散、血府逐瘀汤、二仙汤等作为靶方,苦 参、甘松、延胡索、石菖蒲、丹参、炙甘草等作为靶药,临证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