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左肝内胆管-胃瘘一例解超张大春胆道内瘘较少见,胆道结石手术发现内瘘仅占0.2%~1.8%[1,2]。肝内胆管-胃瘘未见文献报告。笔者报告胆道结石术后“T”管造影发现左肝内胆管-胃体小弯侧瘘形成1例。患者男,41岁,因剑突下疼痛1天伴呕吐入院。10年前...  相似文献   
22.
口腔溃疡被膜敞(被膜敞)为一散剂,喷雾在溃疡面上迅速形成被膜。该药临床治疗口腔溃疡有效率达89%。本文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以了解其疗效及毒性。兔麻醉后用镊子夹伤舌粘膜,并以5%硫酸烧灼20秒。治疗组(n=10)涂50%被膜散(8%羧甲基纤维素钠助溶)每日三次,连续3-5天。对照组(n=10)涂助溶剂。经  相似文献   
23.
张大春  金波  汤雷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244-246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治疗食管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数字胃肠机监视下,用18~30mm直径的球囊扩张管对38例多种原因造成食管狭窄的患者进行食管扩张。结果 38例患者均扩张成功,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食管球囊扩张安全,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可作为临床治疗食管狭窄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4.
背景 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肺动脉栓塞(PE),而对于这类高危人群置入可取回型下腔静脉(IVC)滤器既能预防PE的发生,又可在不需要时进行收回。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合并DVT患者置入IVC滤器预防围术期PE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合并DVT未置入IVC滤器(因本院2008年之前未开展该类技术)的患者1 062例定义为对照组2,均经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2008年1月-2017年1月明确诊断为下肢骨折合并DVT患者1 711例,其中843例患者置入可取回型IVC滤器,定义为滤器组;排除231例置入永久型IVC滤器患者,未置入IVC滤器患者637例,定义为对照组1。比较患者PE发生率、病死率,IVC滤器置入、抗凝治疗情况,IVC滤器置入后相关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1、对照组2 PE发生率、接受抗凝治疗患者PE发生率、有抗凝治疗禁忌证患者PE发生率、病死率高于滤器组(P<0.05)。滤器组患者均成功置入IVC滤器,滤器均放置在正确位置,其中244例(28.94%)发生滤器倾斜,700例(83.04%)无抗凝治疗禁忌证,置入滤器后行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对照组1中25例(3.92%)因有抗凝治疗禁忌证并拒绝放置滤器,围术期未给予抗凝治疗。对照组2中接受抗凝治疗共924例(87.01%)。发生与手术相关气胸1例,发生穿刺点血肿2例,未发现动静脉瘘形成,发生滤器向心脏方向移位6例,其中在取出滤器过程中出现腔静脉损伤3例,对腔静脉局部切割长度<2 cm 2例,出现IVC穿孔1例,出现直径约3 cm的造影剂外溢区域,滤器取出过程未发生PE。251例(29.77%)患者在滤器取出前发现捕获栓子,其中122例(14.47%)捕获栓子较大(直径>1 cm),129例(15.30%)捕获栓子较小;19例患者IVC被捕获的大量栓子堵塞。Optease?滤器除了1例因腔静脉造影发现滤器上有较大栓子外,其余滤器(n=218)均按照疗程取出。滤器置入时间10~17 d,平均(13.9±4.8)d。Celcet滤器共放置625例,其中578例进行了滤器取出,566例(97.92%)成功取出,滤器体内留存时间12~52 d,平均(15.8±12.1)d。结论 下肢骨折合并DVT患者置入可取回型IVC滤器可能是预防其围术期发生症状性或致死性PE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本实验以高速制式弹丸(美制M193型5.56毫米口径)和中速制式弹丸(国产56式7.62毫米口径)在30只狗的双后肢致伤,伤后不同时间(6、24、72小时)对两组动物的伤道进行了人体和组织学观察,注重于损伤的范围、程度及时间因素对于损伤的影响,并将两组动物伤道的病变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两组动物伤道的基本病变是一致的,但大体观察5.56毫米组的伤道较7.62毫米组大得多,组织损伤严重得多。伤道壁的损伤坏死范围并不随实验时间延长而扩展。镜检挫伤区的范围则较大体判定的挫伤区的范围小得多。我们观察的结果可能在战伤治疗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本文报告了用3种质量8种速度的钢球弹对42只狗致伤后,伤道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在弹丸质量相同、速度不同的组别中,伤道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挫伤区范围的大小同弹丸的速度相关。 高速钢球致伤后,伤道的特点是入口部组织损伤程度重于出口部。这可能是钢球进入机体后,由于组织阻力而骤然减速,在骤然减速中呈横向运动,使得大量的能量释放于伤道入口部这一较短的距离所致。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喜炎平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并作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6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A组)20例,甲泼尼龙喜炎平治疗组(B组)20例,单一免疫球蛋白治疗组(C组)20例。比较3组患儿有效率、治愈率、不良反应等治疗情况差异。结果:A组患儿的各项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B组,也均小于C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远大于B组75.0%和C组70.0%,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622,P〈0.05)。结论:甲泼尼龙喜炎平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9.
探讨微小型肺门淋巴结核X线征象。材料和方法:测量及观察50例正常与74例患儿正侧位胸片。结果:(1)正常组肺门角120±10°.患儿组154±12°.明显大于正常(P<0.05),且边缘结构模糊;(2)肺门上、下部宽径分别为:正常6±2mm、10±3mm.患儿组10±3mm.12±4mm,P<0.05).边缘模糊或无法测量;(3)双下肺动脉分支紊乱.密度均匀性增高;(4)气管后带增厚>4mm;(5)主动脉弓降部高密度影重叠;(6)心胸比率缩小、治疗后恢复到0.5。结论:肺门角增大.且上下部宽径增大、结构模糊、双下肺动脉及其分支紊乱、宽度不均.气管后带增厚等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0.
感染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误诊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感染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4岁2月龄。因发热7d、皮肤黏膜、巩膜黄染3d入院。查体:间歇发热。最高达40℃。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尿色深黄。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颈部、腋窝、腹股沟可触及黄豆大小浅表淋巴结,无压痛。肝肋下约5cm。质偏硬.无压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