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低碘对大鼠胸腺细胞角蛋白18阳性上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降低时大鼠胸腺上皮细胞的变化。方法 将断乳后 1个月的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 :正常组饲以正常饲料 ,饮用自来水 ;低碘组饲以低碘饲料 ,饮用去离子水。测定各组大鼠的尿碘、血清甲状腺激素、胸腺指数及胸腺CK18阳性上皮细胞体密度和数密度的变化。结果 低碘组大鼠的尿碘、血清甲状腺激素及胸腺指数显著降低 ;实验 6个月后 ,CK18阳性上皮细胞的体密度和数密度显著升高。结论 低碘可促进大鼠胸腺CK18阳性上皮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133.
成人栗粒型肺结核合并全身巨大肿大之淋巴结结核,比较少见,往往易误诊为淋巴瘤,现将我们所见一例报导如下:患者刘×,女,19岁,住院号3839,一年半前,因经常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1~2月,头痛,呕吐半月余.检查为右上肺浸润型结核,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脑脊液呈浆液性脑膜炎改变,薄膜试验阳性.以结核性脑膜炎右上肺浸润型结核入院,经抗痨治疗2月,一般情况好转,脑脊液常规基本正常出院.出院后由于未能正规化疗.半年前,发现全身浅表淋巴结逐渐扩大,近半月来又不规则发热,头痛、呕吐、极度消瘦于81年11月26日再入院.体检:体温不升,神清嗜睡,发育营养极差(身高1.39米,体重37.5公斤),重病容.浅表淋巴结:双颈部成串栗子样大小,两腋窝鹅蛋大小,  相似文献   
134.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作用。方法:用二维声像图(2DUS)、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彩色多普勒能量图等超声方法检查腮腺肿瘤90例,按肿块的2DUS特征和血流特点判定为良性和恶性,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对照,将同一肿块的CDFI与血流显示情况及其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DFI显示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检出率高,良、恶性肿物的血流信号检出率分别为34.62%(18/52)、81.58%(31/38)。CDE显示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更丰富,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足部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1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以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皮瓣最大面积14cm×25cm,肌皮瓣最大10cm×18cm。结果10例皮瓣完全存活,1例部分存活。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是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最实用的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缺乏对大鼠胸腺CK19^ 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断乳1月龄的Wistar大鼠分为2组:正常组饲以正常饲料,饮用自来水;低碘组饲以低碘饲料,饮用去离子水。实验3个月及6个月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胸腺指数、血清甲状腺激素及胸腺CK19^ 上皮细胞的体密度和面数密度。结果实验3个月后,低碘组大鼠的胸腺指数、T4显著降低,而CK19^ 上皮细胞的体密度和面数密度未见明显变化;实验6个月后,低碘组大鼠的T3、T4显著降低,胸腺CK19^ 上皮细胞的体密度的面数密度显著降低。结论甲状腺激素缺乏可使大鼠胸腺严重退化,CK19^ 上皮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对2019—2021年我国部分采供血机构全血献血人群和单采献血人群延迟献血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2021年我国部分采供血机构延迟献血相关数据。采供血机构根据省级(血液中心)和地市级(中心血站)不同分为甲乙2组,献血人群分为全血献血人群、单采献血人群,主要研究饮酒、服用药物、月经生理期、既往病史、体重不达标、体温异常、脉搏异常、血压异常、乳糜血、血红蛋白(Hb)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阳性、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抗-TP)阳性、艾滋病毒抗体(抗-HIV)阳性、其他等16个延迟献血原因。根据分组、献血人群和延迟献血原因排序不同,分别收集延迟献血率和延迟献血原因排在第1、第2、第3位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血献血人群延迟献血率(中位数8.57%)低于单采献血人群延迟献血率(中位数10.79%);甲组不同年度不同献血人群的延迟献血率中位数均高于乙组,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所报告的排在前3位的延迟献血原因数据中,全血献血人群涉及11个,较单采献血人群多了饮酒、服用药物、脉搏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