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KIT在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的表达及作用。 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技术检测c-kit基因及KIT
蛋白在野生型C57BL/6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野生型C57BL/6小鼠以及乙基亚硝酸钠(ENU)诱变的c-kit基因点突变纯
合子小鼠(Wads m/m)结肠黏膜上皮KIT阳性细胞的部位;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30 mg/kg)观察对比野生型以及Wads m/m
小鼠结肠黏膜上皮BrdU掺入情况及动态变化,分析KIT在结肠黏膜上皮更新过程的作用。 结果 RT-PCR检测结果表明,在野生型小鼠结肠黏膜组
织表达 c-kit基因, Western blotting证明在肠黏膜组织存在KIT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显示,KIT阳性细胞位于结肠黏膜上皮,主要位于肠腺隐
窝基底部,但是Wads m/m小鼠KIT阳性细胞数以及KIT蛋白表达量较野生型小鼠明显减少;BrdU掺入实验发现,Wads m/m小鼠远端结肠黏膜上皮
BrdU摄入和更新速度较野生型小鼠明显减慢。结论 结肠黏膜上皮表达KIT蛋白与结肠黏膜上皮的更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修复腭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修复22例腭缺损,同期修复20例,二期修复2例,观察术后缺损愈合及语音情况。结果 22例患者无组织瓣坏死,19例一期愈合,缺损区外形与语音功能恢复满意,3例组织瓣部分边缘愈合不良。结论对4cm范围内的腭缺损采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同期修复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正>消化管的肠神经系统[1]及Cajal间质细胞[2]在调节胃肠的舒缩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能直观地全面地观察到这些细胞在肌间或者肌内的整体构象和形态变化,对于更好地理解消化管壁的结构以及它们与胃肠运动相关疾病的关系,都有很好的作用。使用全层铺片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可以达到这个要求[3-4]。利用全层铺片可以很好地补充冰冻切片或石蜡切片在实验观察中的不足。在制备全层铺片时,由于所使用的实验动物和固定方法的不同以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V)的临床特点及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甲、乙、丙、丁或戊型肝炎病毒以及乙肝病毒e系统状态,PCR法检测HBV-DNA,同时检测肝功能(TB、ALT、AST、ALB、GLB、PT)。然后随机选择慢性乙肝重叠戊型肝炎与同期单纯慢性乙肝患者各50例分成重叠感染组和对照组,对2组进行临床比较分析。结果重叠感染组与对照组中谷草转氨酶(AST)与球蛋(GLB)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HBeAg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重叠感染组重肝存活率为53%。结论提示HBV与HEV重叠感染肝细胞损害加重,病情趋向重症化。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比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更易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重叠后发生重肝存活率相对较高,预后并不一定差。  相似文献   
16.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梁,现已确证其有致癌和促癌作用,故常合并CIN,癌变后感染常自然消退.在国外HPV的染感发病年龄50—80%小于25岁,本文发病年龄肿瘤组平均为51岁,对照组40岁,均显著高于国外,本病的组织学诊断有四个特点:宫颈上皮内有挖空细胞病变,可见双核或多核细胞,上皮角化不良及角化不全.本文肿瘤组并感染的有328例(79.61%),对照组并感染的有322例(78.16%).发病率均很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食蚊鱼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捕食规律性变化,以及光对食蚊鱼捕食的影响。方法将1 d的24 h划分为8个时间段,统计每个时间段食蚊鱼的捕食量,并计算捕食速率。设计光照和黑暗处理,观察光对食蚊鱼捕食的影响。结果食蚊鱼雌雄鱼对白纹伊蚊幼虫的平均日捕食量分别为64和22头。食蚊鱼在24 h内对白纹伊蚊幼虫的捕食行为集中在试验开始后的0 h~6 h,捕食量(Na)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雌鱼捕食量与时间关系模型为Na=42.71/(1 e1.7602-0.2210t),雄鱼为Na=21.91/(1 e1.5437-0.2189t);捕食速率(V)与时间段(x)的关系呈负指数趋势下降;食蚊鱼雌鱼在光照情况下的捕食量明显高于无光照时的捕食量。结论光照和自身饥饿程度均能影响食蚊鱼的捕食量,可为利用食蚊鱼灭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尿分析仪和手工法对1000份随机尿进行平行测定,比较两法尿常规蛋白、隐血及白细胞的结果。结果:尿分析仪与手工法无显著性差异,但各存在4.8%、8%和13%的不符合率。结论:尿分析仪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手工法是简洁有效的复核方法,尿常规中尿蛋白,隐血,白细胞,维生素C四项中有一项阳性,就应该手工检查。  相似文献   
19.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外胚层起源的鼻腔恶性肿瘤。文章报道一例主述右面颈部无痛性肿胀伴鼻出血半年的年轻女性患者,经肿物活检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为右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伴腮腺及颈部淋巴结转移(Kadish C期)。光镜下可见肿物具有菊形团或假菊形团结构和腺样结构。嗅神经母细胞瘤临床早期易误诊,及时诊断加上综合治疗可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减轻阻生智齿拔除术后肿胀的翻瓣方法.方法 选取低位智齿阻生患者70例,35例采用常规角形切口翻瓣(对照组),另外35例采用龈缘封套翻瓣法(实验组),观察两组病例术后肿胀情况.结果 实验组肿胀百分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 龈缘封套法翻瓣较传统术式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术后肿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