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6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22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510篇
预防医学   13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62篇
  2篇
中国医学   426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的糖代谢、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情况,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单纯性肥胖儿童87例,健康对照组儿童60例,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空腹血浆葡萄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的测定,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TC、TG、LDL-C检测结果水平高于对照组,而HDL-C检测结果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血清胰岛素检测结果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血脂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等,是儿童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发生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早期进行血生化监测,制定干预治疗措施,对减少个人及社会经济负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通过融合表达小鼠IFN-γ(MuIFN-γ与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结构蛋白VP1研究MuIFN-γ的分子佐剂作用。方法通过RT-PCR克隆IFN-γ的成熟肽基因,从pGEX-6p-1/vp1中亚克隆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抗原基因VP1,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菌株pET32-a/VP1/Rosetta(DE3)和pET32-a/VP1/MuIFN-γ,将VP1及VP1与MuIFN-γ在宿主菌Rosetta(DE3)中进行表达与共表达。将表达的VP1及MuIFN—γ/VP1蛋白分别免疫BALB/c小鼠。每次免疫2周后采血,分离血清,利用ELISA测定抗体效价。结果表达的VP1蛋白分子量为60kD,共表达蛋白MuIFN—γ/VP1分子量为73kD,VP1及MuIFN—γ/VP1蛋白免疫小鼠测定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32000和1:128000。结论表达的VP1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刺激免疫小鼠产生明显的体液免疫反应。MuIFN—γ/VP1免疫小鼠后产生的佐剂效果要强于弗氏佐剂。MuIFN-γ/VP1蛋白能增强小鼠的体液免疫水平,MuIFN—γ具有一定的分子佐剂效应。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发病早期(48 h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ACI患者年龄及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分型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102例ACI患者发病48h内的血清hs-CRP水平进行测定,按照TOAST标准对患者进行病因分型,按患者年龄分组,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A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TOAST分型各型心源性栓塞脑梗死血清hs-CRP水平最高,其余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其他明确病因性脑梗死、小动脉闭塞脑梗死,而不明原因性脑梗死最低。结论A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增高与年龄呈正相关;与病因学分型密切关联,说明ACI不同的TOAST分型在病因及病理生理学机制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4.
中药治疗学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中药临床应用的桥梁课程,也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其授课目的旨在促进医学生、药学生对中药的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减少中药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探讨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归纳比较、案例分析、研讨式教学等,进而分析这些教学方法的特点,以期提高中药治疗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5.
CIK治疗肝硬化患者抗病毒疗效及对淋巴细胞和D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治疗对于慢性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患者淋巴细胞和树突细胞的影响以及其抗病毒疗效.方法: 33例肝硬化患者给予CIK细胞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mDC以及pDC的数量、病毒学标志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CIK治疗后, 12例患者HBVDNA阴转,总有效率达51.5%.14例HBeAg阳性患者中有10例阴转, 5例患者出现HBeAb转换.在治疗无效病例仅CD8 T淋巴细胞、NKT细胞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而有效病例则表现出CD3 、 CD4 、 CD8 T淋巴细胞以及NKT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有效病例mDC、 pDC的数量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结论:CIK细胞治疗对于慢性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患者有一定的抗病毒疗效.其可诱导体内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增高.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估心肌灌注成像、心肌活力及运动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家猪心肌梗死存活心肌诊断中的实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心肌梗死3天模型14例、3周模型12例及心肌梗死患者17例进行心脏磁共振(MR)检查.平衡梯度回波序列(BFFE)用于观察心肌运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1TFE)用于观察首过心肌灌注表现;反转恢复梯度回波序列用于观察延迟时相心肌活力表现.结果:家猪心肌梗死3天、3周MR检查及患者可见心肌内的首过灌注缺损区,发现率为100.0%、92.0%和82.3%.心肌活力分析示,左心室心肌内存在不同范围的强化灶,发现率为7.0%、50.0%和88.2%.心肌运动减弱节段与强化节段基本一致.明显纤维化或瘢痕心肌表现为心肌变薄,并始终保持低信号.结论:通过综合分析延迟强化,运动能力显著降低和可能存在的首过灌注缺损,可以更有效地识别梗死或瘢痕心肌.  相似文献   
87.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学家颜正华教授中医中药兼通、理论实践并重,倡导中医药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不仅在中医药理论方面造诣深厚,而且在中医药实践方面也独树一帜;不仅对许多疑难杂症的治疗颇有心得,而且对临床常见病的用药也别具匠心,创造性地总结出了一系列辨证论治、谴方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总结交锁髓内钉治疗重度难复性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优越性.方法对2001年7月~2004年3月22例治疗病例回顾分析.结果22例均在3~8月左右愈合,无髓内钉及锁钉松动、折弯、断裂情况,无术中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术后患膝、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重度难复性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异病同治是中医临床用药特色之一。本研究从调节糖脂代谢的关键酶———ATP-柠檬酸裂解酶(ACL)入手,探讨糖脂代谢紊乱的共同病理环节及中药作用机理,阐释中医学防治代谢性疾病时异病同治、同药的学术精粹,丰富中药治疗理论。方法:分组测定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动物血清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血清柠檬酸含量及活性变化,发现高血糖高甘油三酯代谢紊乱异病同治的药理学基础。结果: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代谢紊乱动物模型血清及肝脏ACL活性显著升高,中药菊苣可显著降低ACL活性,从而达到调节血糖、甘油三酯的作用。结论:不同的代谢性疾病彼此可相互影响,有着共同的病理环节。同一种中药可通过干预这些共同的病理过程而治疗不同的疾病。通过研究确立糖脂代谢紊乱的病理基础及异病同治的物质基础,寻找中药防治代谢紊乱的共同性与特异性规律,阐述中药对多种代谢紊乱的综合调节优势。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内服外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1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120例,予中医辨证内服联合中药外敷,穴位推拿治疗及TDP特定电磁波,对照组50例单用吗叮啉片治疗,疗程均为四周.结果:治疗组120例,临床治愈82例,有效3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临床治愈15例。有效23例,无效12列。总有效率76%,两者比较P〈0.05.结论:中医辨证内服外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