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9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在小儿功能性便秘治疗中对临床症状改善的作用.方法 将37例习惯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20例采用口服四磨汤和社区干预治疗,对照组17例口服四磨汤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经过社区干预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干预组为95%,对照组52.9%,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便秘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社区干预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能明显减轻习惯性便秘患儿的临床症状和提高疗效,值得社区医生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TMS)对睡眠剥夺诱导的大鼠焦虑情绪和学习记忆损伤的 干预效果。方法 SD 大鼠18 只随机分为对照(con)组,睡眠剥夺假刺激(sham)组和睡眠剥夺经颅磁刺 激(TMS)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建模成功后,利用自制便携式TMS 仪 对大鼠头部施加TMS 刺激(连续15 个单刺激,刺激间隔30 s),每天刺激一次,连续刺激6 d。实验过程中 监测体重,采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和Morris水迷宫等行为学方法评价大鼠焦虑情绪和学习记忆能 力。结果 与con 组相比,sham组在睡眠剥夺5 d 后体重明显下降。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显示,与 con 组相比,睡眠剥夺6 d 后sham组在中央区停留时间、开臂停留时间和进入次数百分比均明显降低。 Morris水迷宫显示,睡眠剥夺5 d 后,sham组到达平台潜伏期较con 组明显延长,且睡眠剥夺6 d 后的空 间探索实验中,sham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较con 组明显缩短。TMS 组与sham组各项指标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低频TMS 处理对睡眠剥夺诱导的动物焦虑情绪和学习记忆损伤未产生明显 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苦参碱衍生物M19对于肝细胞癌和黑色素瘤细胞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肝癌细胞Hep3B、MHCC-LM3和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经M19处理后,检测肿瘤细胞体外迁移能力。建立C57BL/6小鼠黑色素瘤B16F10和裸鼠肝细胞癌MHCC-LM3转移模型,经M19体内给药后,观察肿瘤细胞肝、肺转移情况。结果:M19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肝癌细胞和黑色素瘤细胞迁移。M19体内给药使B16F10细胞在小鼠肺的转移减少,且还能抑制MHCC-LM3细胞在裸鼠肺和肝的转移。结论:M19能在体内外抑制肝细胞癌和黑色素瘤细胞的转移。  相似文献   
54.
从认识高职高专开发<中医美容技术>校本课程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入手,经过相关资料的调查和分析,研究<中医美容技术>课程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平谷区园田队社区高血压人群健康状况,为社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辖区内社区常住居民978人进行健康体检,在体检中筛查出高血压患者236人,按年龄段病征检出率、不同性别病征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平谷区园田队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4.1%,男性、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人群常见病征前三位是:血脂异常、肥胖、脂肪肝(63.1%、40.3%、29.2%)。肥胖、脂肪肝、ALT增高、高尿酸血症异常检出率在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59岁年龄段血脂异常、肥胖、脂肪肝、超重等的检出率最高。结论生活方式仍是影响高血压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应加强社区高血压人群防治力度,指导居民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一体化照护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家庭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早产儿及其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早产儿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一体化照护方案,由专业照护团队在早产儿出生时、出生后及出院后提供全程一体化照护支持服务。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母乳喂养情况及早产儿家庭照护能力。结果 两组各36例完成全程随访。两组早产儿在出生时、1月龄、3月龄身长、体质量、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早产儿在出院前、1月龄、3月龄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父母在出院时家庭照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一体化照护能够有效促进早产儿纯母乳喂养、提高早产儿家庭照护能力,为早产儿顺利过渡至家庭照护提供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57.
纤维化类疾病严重影响机体组织、器官功能。目前纤维化类疾病的防治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热点和重点。中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在抗纤维化研究中占日益重要的位置。中药成分复杂,因此通常其防治过程涉及多种机制且干预不同纤维化的形成。该文主要从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中药复方在防治纤维化过程中对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间质方面的影响进行总结。认为中药在防治纤维化中具有较好的疗效,相信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探索、筛选理想的抗纤维化药物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8.
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22例临床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总结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22例患者的诊疗资料、手术方法与治疗结果。结果12例I期行尿道会师术;6例急诊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Ⅱ期行后尿道吻合术;4例I期行后尿道吻合术;12例I期行尿道会师术后病人中,其中4例因瘢痕性尿道狭窄,Ⅱ期行后尿道吻合术2例,Ⅱ期行后尿道拖入术2例。术后22例患者均恢复满意。结论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的患者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应结合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情况,根据个体化原则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59.
目的自噬是真核细胞内的一种主要消化降解途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细胞的自噬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但在人体内尚未见系统性研究报道。因此,我们对健康成人外周血白细胞的自噬活性与年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方法 LC3基因是自噬过程中的关键基因之一,其编码蛋白经过修饰后形成的耦合蛋白LC3-Ⅱ是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的膜标记蛋白。在该研究中,我们在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上,检测健康成人外周血白细胞中LC3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在不同年龄组之间,以及同一年龄组不同性别之间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外周血白细胞中LC3基因的表达水平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其中,70岁以上年龄组LC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40~49岁年龄组(P<0.05)。与之相反,70岁以上年龄组的LC3-Ⅱ蛋白水平显著高于40~49岁年龄组(P<0.05)。在同一年龄组中男性和女性之间,LC3基因表达水平和LC3-Ⅱ蛋白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健康成人外周血白细胞自噬体的形成和自噬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LC3-Ⅱ蛋白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提示细胞消化降解该蛋白的能力下降,导致其在细胞内沉积而致。因此,应用药物等手段增强细胞LC3的基因表达水平,可延缓细胞的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60.
选择性化疗方案治疗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和生存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hransferase,MGMT)表达与胶质瘤患者的化疗耐药相关。本研究总结MGMT高表达和低表达恶性胶质瘤患者的化疗方案、近期疗效和生存情况.分析选择性化疗是否对MGMT高表达患者有益。方法:自2000年8月至2006年1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肿瘤科收治的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成人恶性脑胶质瘤患者57例.所有病例化疗前均有可评价病灶。化疗前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MGMT表达情况.对MGMT高表达者.尽量避免使用亚硝脲类或替莫唑胺单药化疗,采用不含亚硝脲类或替莫唑胺方案,或由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和顺铂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或亚硝脲类药物、替莫唑胺分别与其他细胞毒药物组成联合化疗方案(VM-26、DDP、CBP、IFO、VP16);对MGMT低表达者,不限制亚硝脲类药物或替莫唑胺的应用。结果:35例患者MGMT高表达,22例MGMT低表达,MGMT低表达组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OR)和疾病控制率(response rate,RR)高于MGMT高表达组(40.9%:22.9%和72.7%:6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7例中位随访时间11.7个月(0.7~53.4)。MGMT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Drogressive-free survival,PFS)分别是8.5个月(95%CI 4.8—19.3)和6.7(95%CI 3.7—9.3),中位生存时间(overail survival,OS)分别是20.3(95%CI 14.3~)和16.105%CI 11.1~26.2),中位PFS和0S在MGMT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化疗前检测恶性胶质瘤MGMT表达情况,对MGMT高表达患者选用有助于克服耐药的化疗方案进行选择性化疗。可使MGMT高表达患者的近期疗效(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和生存时间(无疾病进展生存和总生存)达到MGMT低表达患者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