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失眠症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在世界所有成人中,每100人约有10~15人符合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且病程慢性化,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失眠作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引得古今中外学者关注,中医对失眠的病机理论百家争鸣,主要以《内经》阴阳理论为总纲,逐步丰富和发展,但尚未有较全面系统论述,现将中医、西医对失眠症的发病机制进行总结归纳,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中药防疫香囊作为防疫方法中简单易行的方法之一被广泛使用,但古今防疫香囊在药物组成和功效上有差异。为了在古代防疫香囊的基础上,探究更适宜在现代使用的香囊配方,选取自晋代《肘后备急方》始,瘟疫类专著及中医古籍中包含“瘟疫”篇章的著作,手工检索中药香囊处方;并以“香囊”“瘟疫”等为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现代防疫香囊处方,结合相关药物活性成分,探讨古今防疫香囊处方特点及用药规律。结果 发现古今防疫香囊均具有芳香化浊的功效,处方用药均以辛味药为主,气味芳香,具有化湿、通窍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其具有抑菌、抗病毒的功效;古代防疫香囊兼可祛邪、辟秽,现代香囊则从现今流行疫病特点出发,兼具清热、解表、祛风的功效。  相似文献   
93.
94.
洪霖  邹小燕  张禧燕  张会永  胡文忠  吴威 《中草药》2022,53(24):7970-7979
肾脏相关疾病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肾结石、痛风性肾病、糖尿病肾病、肾衰竭、肾病综合征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目前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大多采用西医疗法,不良反应较多,且疗效欠佳。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作为我国壮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常用草药,具有利尿排石、抗炎、调节肾功能等作用,大量民间应用经验表明其对肾脏相关疾病具有神奇疗效,无不良反应。对肾茶提取物及活性成分现代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分析,以期为肾茶治疗肾脏疾病的深入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寒湿证泛指因寒湿邪犯肌表、络脉、筋骨,或阴寒凝滞于脏腑经络所引起,以寒湿合邪等相应征象为特征的一类证候。为了探究寒湿证发病本质,现代学者建立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寒湿证动物模型。本文将寒湿证的动物模型分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寒饮蕴肺证、寒湿困脾证、阴黄证)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痛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模型的造模方法多根据中医的病因学以寒湿环境为基础或复合苦寒泻下、饮食不节、劳则耗气等因素进行造模,模型的稳定性和代表性相对西医的病理模型较薄弱,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关于模型的评价多采用动物的宏观体征、微观指标、及反证方剂来验证模型是否成功。本文旨在对寒湿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方法做出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6.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总结临床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证患者的症状组成。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收集关于临床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证症状组成的文献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整理,提取纳入文献中气虚证的组成症状,并进行术语规范。分别统计各组成症状的样本量及构成比(百分比),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检索到1981—2017年相关文献资料205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排除文献202篇,最终纳入文献3篇。共统计患者518例,得到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证症状31个,构成比排列前十的症状为乏力(69. 1%)、气短(47. 1%)、自汗(35. 9%)、胸痛(24. 1%)、苔白(33. 0%)、舌淡(29. 5%)、舌黯(25. 9%)、舌胖大(24. 5%)、腰膝酸软(21. 0%)、纳少(20. 1%)。结论:临床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证主要症状与相关诊断标准基本一致,次症及舌象、脉象较为多变。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分析比较血虚证诊断标准,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查找、筛选1900-2019年发表的血虚证临床研究文献,归纳、分析其中提及血虚证诊断标准。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1388篇,纳入32篇,结合教材筛选,得出诊断标准9种:《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等。证候组成共30个,可分为脏腑失养、形体失养、经络失养和现代理化指标四组,诊断方式可分为叙述法、主次分层法、赋分法3种,《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被引用13次,次数最多。结论 各血虚证诊断标准各有优势与局限性,来自《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的诊断标准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适用于现阶段血虚证的诊断。  相似文献   
98.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以大脑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治疗上缺乏确切的疗法。脾在人体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任何原因引起脾的运化、统血失常,均可致气亏血虚,或水停为痰,或血滞为瘀,或蕴积成毒,上蒙清窍,导致此病。此外,"脾藏意"情志异常在血管性痴呆的发病过程中也尤为重要。文章从脾论治血管性痴呆,阐述其病因病机,以补益脾气、化痰祛瘀为治疗原则,为中医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
目的从CD4 ~+ T细胞亚群角度探讨肝脾同治方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气道炎症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NC)组、模型(MC)组、肝脾同治方低剂量组(GPTZF, 3.95g·kg~(-1))、肝脾同治方中剂量组(GPTZF, 7.90g·kg~(-1))、肝脾同治方高剂量组(GPTZF, 15.80g·kg~(-1))、地塞米松组(1.56×10~(-3)g·kg~(-1)),OVA建立小鼠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模型,建模后取肺组织行石蜡切片,常规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取小鼠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IFN-γ)检测。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脾脏Foxp3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MC组小鼠肺组织肺泡壁变薄,形态结构异常,排列紊乱,支气管及其伴行气管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各药物干预组肺组织病理形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NC组相比,小鼠哮喘模型组IL-4值显著升高,IFN-γ值显著降低,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MC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IL-4水平显著降低,IFN-γ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PCR检测Foxp3基因含量结果表明:与NC组相比,模型组Foxp3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MC组相比,各药物治疗组Foxp3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MC组相比,肝脾同治方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Foxp3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肝脾同治方可能通过升高IFN-γ水平、降低IgE、IL-4水平,升高组织Foxp3mRNA水平而起到良性调节CD4~+ T细胞亚群的效应,起到调节哮喘小鼠慢性气道炎症的作用,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肝脾同治方干预哮喘小鼠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3例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文3例患者发病时均出现不同程度贫血、单克隆IgM及骨髓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例1及例3可见高黏滞综合征所致鼻出血或牙龈出血。其中例1及例2接受苯丁酸氮芥联合强的松方案治疗,例3未接受治疗。例1目前病情平稳,例2死亡,例3失访。结论:巨球蛋白血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赖于形态学及免疫表型检查。烷化剂、嘌呤类似物及利妥昔单抗是WM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