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异丙酚在脊柱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对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脊柱外伤患者65例按手术时采用的麻醉药物不同分为异丙酚组(n=35)和依托咪酯组(n=31)两组,在诱导麻醉过程中,两组均在应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前提下,异丙酚组加用异丙酚,而依托咪酯组则加用依托咪酯。麻醉维持吸入异氟醚,间断追加异丙酚或依托咪酯、芬太尼和维库溴铵。两组患者均于术前、诱导后、手术开始30min以及术毕抽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栓素(TX)、内皮素(ET)、前列腺素E(PGE)和降钙素(CT)水平。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无麻醉相关死亡。术前两组患者血清MDA、SOD、IL-6、TNF,TX、ET、PGE和C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诱导后异丙酚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随手术时间推延,差异更明显(P〈0.01)。结论脊柱外伤手术采用异丙酚麻醉,能够降低术中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从而影响机体的生化代谢,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
背景:硝酸镓是近10多年来发现的一种能降低骨转换的药物。 目的:观察硝酸镓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羟基磷灰石及胶原含量的影响。 方法:实验分为3组。正常组大鼠开腹切除1小块脂肪,其余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制作大鼠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正常组及骨质疏松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硝酸镓组腹腔注射硝酸镓,3次/周,常规饲料喂养12周后取大鼠双侧股骨。 结果与结论:骨质疏松组大鼠骨组织中羟基磷灰石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 < 0.05);硝酸镓组与正常组相比有升高趋势(P > 0.05),与骨质疏松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骨质疏松组骨中胶原较正常组及硝酸镓组明显降低(P < 0.05)。结果表明,发生骨质疏松时骨中胶原含量明显降低,羟基磷灰石含量有升高趋势,硝酸镓可以抑制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23.
鼻饲补液治疗小儿急性腹泻脱水疗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饲法补液(WHO-ORS)2/3张或1/2张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伴轻、中度脱水的优点和疗效。方法将85例随机分为鼻饲补液组为A组43例,静脉补液组为B组42例;A组在鼻饲插管前可先肌内注射等量的冬非合剂1mg/(kg.次)≤10mg,B组常规静脉补液。结果A组6~8h、24h平均补液为67、88ml/kg,B组42、95ml/kg;A、B组6~8h比较P〈0.01,24h比较P〉0.05。A组大便好转、止泻、热退时间分别为(2.46±0.90)、(4.85±0.32)d和(1.50±0.66)d,B组分别为(3.44±0.93)、(6.56±0.02)d和(2.62±0.75)d,组间比较P均〈0.01;A组脱水纠正时间为(1.80±0.30)d,B组为(2.50±0.21)d,组间比较P〈0.01。结论从小儿年龄生理特点来看,采用鼻饲法补液比静脉补液优点多,具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4.
骨质疏松内源性血清二甲基精氨酸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时内源性血清二甲基精氨酸的变化。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50只,实验分对照组和骨质疏松模型组。骨质疏质模型组开腹切除双侧卵巢。12周后腹主静脉取血,处死动物后取下肢骨。骨组织常规切片观察模型复制情况;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并分析比较2组大鼠血清中ADMA的含量。结果骨质疏松组骨小梁变细,数目明显减少,排列不整齐,骨小梁间距增宽。对照组骨小梁丰富,宽度适中,分布均匀,排列规则。血清ADMA检测,骨质疏松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去卵巢12周后发生OP,骨质疏松大鼠体内ADMA含量升高。提示体内缺乏雌激素可以导致ADMA升高,进而抑制NOS,减少NO的产生,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骨质疏松症至今仍被视为与钙代谢异常相关.越来越多临床观察说明铁过载与骨疾病,尤其是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密切相关.铁调素检测分析研究提示铁稳态在骨代谢中起决定作用,细胞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中铁过载下降可提高骨细胞代谢并促进体外和体内骨细胞生长;建议通过减少铁过载治疗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NO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对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NO供体(NOC-18),不同时间段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测定细胞ALP活性;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MP-2的表达。结果:3个浓度组NO对成骨细胞均有显著的增殖作用,3组成骨细胞BMP-2表达均增加,其中以NOC-18 10μmol组对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最强。结论:NO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双重调节作用,适量低浓度的NO能够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增强细胞的骨形成作用,提高成骨细胞ALP活性;高浓度NO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弱,NO对成骨细胞的作用与调节和细胞BM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镓盐对大鼠骨质疏松骨组织板层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脱钙骨切片观察光镜下骨形态;制作扫描电镜样本,在电镜下观察骨质疏松骨组织板层结构情况.[结果]扫描电镜显示对照组骨排列紧密,呈非常规则的板层状;骨质疏松组骨排列紊乱,结构松散,板层结构有破坏;硝酸镓治疗组骨结构比骨质疏松组规则,排列较整齐、密度较大.[结论]镓盐对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组织板层结构的损伤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精选中药配制的汤剂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自配制中药汤剂,检测元素含量,灌饲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应用生化、病理方法研究其对血清酶、骨结构的影响。结果:配制的中药中含有丰富无机元素,可减缓因雌激素缺乏造成的骨损伤。结论:自配制中药可以补充无机元素及胶原等有机质,并减轻雌激素缺乏造成的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29.
例 1,男 ,41岁。因腰腿痛 8年 ,渐进性加重 4年来诊。 8年前 ,患者出现腰痛 ,向左臀部放散 ,外院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4年前行手术治疗。术后症状稍有缓解 ,其后症状进行性加重 ,呈持续性隐痛 ,双下肢不全瘫。复查CT示 :L3 ~S1椎间盘术后表现 ,椎管增粗 ,马尾神经受压后移。拟诊 :腰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伴不全瘫 ?择期行L3 ~S1全椎板切除、椎管探查术。术中见L3 ~S1硬脊膜膨大 ,变硬 ,张力极大 ,切开硬脊膜 ,摘除一 15cm×1.5cm× 1.2cm的囊性肿物。肿瘤色暗红 ,质软 ,表面无血管分布 ,质地均匀 ,与马尾无粘连。术后症理…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给培养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ADMA,然后在不同时间段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同时应用ALP试剂盒测定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ADMA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影响较小,但其对成骨细胞的ALP活性有影响。结论:ADMA通过降低成骨细胞的ALP活性抑制成骨细胞的活化,降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能力,推论其是骨质疏松发生的一个影响因子,可为骨质疏松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