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急性肾功能衰竭专家诊断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目前在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中存在的误诊和漏诊问题,我们开发了急性肾功能衰竭专家诊断系统,旨在帮助基层医院早期正确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这是一个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其推理控制结构和专家系统知识相互独立,采用深度优先反向链推理机制,能处理不确定知识,在可信度处理方法和IF…THEN…规则类型方面较既往的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有了改进,经过验证,该系统达到了我科肾脏病专家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2.
<正>血液透析中通常使用肝素抗凝。对于有出血风险的人群,无肝素透析仍是临床采用最为广泛的方式。改良式吸附法无肝素透析,即含肝素25 000U/L的生理盐水0.5 L闭式循环30 min,泵速20 ml/min,后用盐水500 ml冲洗管路内剩余肝素盐水。  相似文献   
43.
慢性肾衰竭时的抗生素调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左力  王梅 《临床内科杂志》2003,20(4):176-178
慢性肾功能不全(CRI)对抗生素的吸收、分布、代谢和肾脏清除产生影响,导致血液中药物或其代谢产物蓄积和由此引起的并发症,例如肾脏、肝脏、骨髓和神经系统等毒性。CRI病人应用抗生素时需要根据其药代动力学调整剂量。最安全的药物调整方法是参考药物治疗学专著;对于新药或专著中没有涉及的药物可参阅相关文献;如果上述方法无效,可用公式推算。由于药代动力学存在个体差异,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应当注意进行不良反应监测,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或游离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在单次透析中 ,使用钙浓度为 1.5mmol/L的透析液透析时超滤脱水对钙平衡的影响。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18例 ,使用钙离子浓度为 1.5mmol/L透析液。按透析脱水量将患者分为 2组 ,每组 9例 ,A组脱水量 >2 .0kg ,B组不脱水。透析前后检测患者血清总钙浓度 ;透析前即刻取新鲜透析液并留取透析过程中全部废液 ,测总钙浓度。结果 A组与B组透析前血总钙水平在正常范围 ,且没有差异 ( 2 .3 3mmol/L± 0 .13mmol/LVs 2 .2 0mmol/L± 0 .14 3mmol/L ,P >0 .0 5 )。A组的废透析液的总钙浓度为 1.5 5mmol/L± 0 .0 5mmol/L ,较新鲜透析液 ( 1.5 0mmol/L± 0 .0 5mmol/L)升高 ,P <0 .0 5 ,提示存在钙的外流。而B组废透析液总钙浓度为 1.5 0mmol/L± 0 .0 3mmol/L ,较新鲜透析液 ( 1.5 3mmol/L± 0 .0 6mmol/L)下降 ,P >0 .0 5。结论 对于透析前血钙浓度正常的患者 ,单次透析中 ,使用钙浓度为 1.5mmol/L的透析液进行透析时 ,超滤脱水对钙平衡有影响 ,大量脱水可导致钙的外流  相似文献   
45.
目的基于慢性肾脏病(CKD)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通过对初诊为血尿患者进行复查,了解持续血尿的患病率,为慢性肾脏病血尿筛查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市进行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沉渣镜检确定为血尿的患者进行尿试纸条、二次尿沉渣镜检和相差显微镜检查,并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北京市调查结果,推算持续血尿患病率。结果234例接受了复查(回访率为50.1%),经过二次尿沉渣镜检确定为持续血尿的患者仅55例,占23.5%,其中肾小球源性血尿47例,北京市持续血尿患病率为0.8%。结论在流行病学闶查中建议行两次尿沉渣镜检,以确定持续性血尿的患者作为加强随访的对象。  相似文献   
46.
随着终末期肾脏病发病率的增长和腹膜透析技术的改进,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亚洲国家的维持性腹透患者逐年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大约有腹透患者2万余人,其中绝大多数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  相似文献   
47.
戴珊珊  左力 《北京医学》2010,32(4):251-252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公认的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是慢性肾脏病(CKD)诊断及分期的重要依据,对临床决定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剂量、监测肾脏疾病的疗效、判断疾病进展以及适时选择肾脏替代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左力 《临床内科杂志》2013,30(5):295-297
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的急性肾损伤(AKI)中超过60%的患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RRT)[1].RRT需要建立体外循环,在血液和透析膜接触时,由于透析膜的生物不相容性而导致血小板活化,启动凝血瀑布,导致滤器凝血,使RRT不能正常进行.因此,RRT患者通常需要采用抗凝治疗.由于下述原因,导致针对AKI的RRT的抗凝方式有其不同于终末肾脏病患者的特点:(1)肾衰竭时相关的代谢毒素潴留、炎症状态等导致出血和凝血机制障碍,而且由于AKI急性起病,并通常合并其他器官、系统疾病或功能衰竭,加重出凝血机制异常;(2) AKI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通常需要采用持续RRT (CRRT),例如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持续缓慢低效透析(SLED)等,造成抗凝方案选择较复杂.针对AKI患者RRT治疗的抗凝方案应当考虑到以下因素:(1)选择合适抗凝药物,避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2)选择最小抗凝剂量,保证达到抗凝效果的同时减少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49.
老年人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以来,国际肾脏病学会提高肾脏病全球预后工作组(K/DIGO)提出了简明的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及分期标准,从而使在人群中开展大规模的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具备了统一分析平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CKD已呈流行趋势.我国几宗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岁以上成年人CKD的患病率在10%左右,与西方国家的患病率相似.  相似文献   
50.
我国糖尿病肾脏病(DKD)导致的终末肾衰竭(ESRD)比例逐年上升。据北京市血液透析登记年度报告,北京市新进入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中DKD者所占比例逐年增高,2007年为2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