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不良姿势可能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但是对周围脏器的影响而引发的相关疾病,却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尤其当一些临床症状表现与某些疾病非常相似的时候,容易造成假象,引发误诊,使原本很容易就能解决的毛病,变成了困扰人们多年的“疑难杂症”,给患者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还带来巨大的身心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我院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7月采用手法、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致尺神经伤 117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7例患者中 ,男 5 7例 ,女 6 0例。多数为单侧发病 ,双侧仅 2例。年龄 2 8~ 71岁 ,平均 42岁 ;病程三天至十余年不等 ,平均 3个月 ;所有患者均有颈部不适 ,活动受限 ,伴上肢痛和 /或麻木无力 ,小指和无名指感觉障碍 ,有固定性压痛。检查中可见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X线片显示 :C6—T1生理曲度变直 87例 ,椎间隙变窄95例 ,椎间孔变小 98例 ;软组织检查 ,按颈椎病常规软组织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3.
股二头肌位于人体大腿后外侧 ,此肌的作用为伸大腿、屈小腿并使小腿旋外。股二头肌可由于长期劳损、持续压迫、牵拉扭转、跌仆闪挫等因素引起损伤 ,导致股二头肌功能障碍 ,而股二头肌的功能障碍可代偿性地引起脊柱生物力的平衡失调 ,引发腰部症状 ,甚至“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股二头肌损伤等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药物无明显的优势 ,外科手术疗法又难以为患者所接受 ,而无创伤的手法治疗在该类病症中显示了它独特的优势。下面将本人三年内收治的该类患者的手法治疗情况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文观察 2 4例病例均为 1 997年 6…  相似文献   
14.
穴位埋线疗法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虚证并非皆禁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留新 《中国针灸》1996,16(5):33-34
虚证并非皆禁刺血屈留新(河南中医学院针灸系,450003)主题词虚证/针灸疗法,刺血疗法/禁忌证刺络疗法(刺血疗法)是针灸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泻热、急救、止痛、消肿、镇静等治疗作用。刺血疗法具有广泛的适应证,但历来人们一般将虚证列为刺血禁忌,很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医整脊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探讨膝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骨伤科门诊诊治的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整脊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每次200 mg,每日1次,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患膝行磁共振检查和浮髌试验检查,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3月采用膝骨关节炎WOMAC评分进行评定,用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指数(ISOA)改善率判定疗效。结果 2组患者滑膜炎程度和关节积液程度、膝骨关节炎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除关节积液程度外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P<0.01)。2组均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用整脊疗法从腰部着手治疗膝骨关节炎是一种简便而且疗效满意的方法。上腰段椎间盘移位可能是导致膝骨关节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18.
耳背刺血疗法临床应用进展李英,屈留新,周运峰(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耳针疗法,放血疗法,综述刺血疗法古称“刺络”,是以三棱针等针具刺破人体某些肋穴,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小静脉,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的一种特殊外治疗法。耳背刺...  相似文献   
19.
屈留新 《中国骨伤》2004,17(12):720-721
目的:探讨阔筋膜张肌损伤致腰腿痛的诊疗及其机制,并分析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方法:对387例阔筋膜张肌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法治疗部位、发病机制进行总结、分析。本组男207例,女180例;年龄13~76岁,平均32岁;病程2d~10年。全部采用选取“治疗灶”为主要治疗部位的手法治疗。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3年,治愈329例,占85%;好转50例,占13%;无效8例,占2%。结论:阔筋膜张肌损伤后引起的功能障碍可代偿性地导致脊柱生物力的平衡失调,并引起腰椎及骨盆周围的肌肉、血管、神经受到牵拉、挤压,出现一系列局部运动、感觉、循环障碍症状,且发现这些症状与L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正脊手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方法:选取2007年至2009年门诊诊治的210例肠易激综合征正在发病的病人,随机分为正脊手法研究组和药物得舒特口服对照组各105例。研究组由专人施行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得舒特(匹维溴铵片)口服治疗。2周后采用BSS症状尺度表评分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应用改善率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正脊手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方法。胸腰椎椎间盘移位很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的真正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