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手部热压伤的分型及处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宋修军  潘达德 《手外科杂志》1992,8(4):217-218,221
  相似文献   
22.
串连静脉吻合的肌腱静脉皮瓣移植一例宋修军,曲永明患者,男,58岁。右手砍伤,小指近节不全离断,环指背侧皮肤、腱帽及部分关节骨皮质缺损,创面2.4cm×2cm。急诊行小指再植,环指创面清创并找出远、近各2根静脉,切取2.2cm长一段掌长肌腱及其浅面带有...  相似文献   
23.
人工肩胛骨全肩关节假体置换一例于洪文,宋修军,曲永明,杨利民患者男,29岁。右肩背部肿物并疼痛半年。检查:右肩胛背部膨隆,扪及9cm×8cm×6cm肿物,质硬,表面光滑,轻压痛,皮温正常,包块随肩胛活动。X线片显示:右肩胛体部骨质大部破坏,呈囊样改变...  相似文献   
24.
指蹼上移术治疗先天性短并指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先天性短并指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观察40例正常人的指蹼结构,并以此为标准,设计了指蹼上移术,即在指蹼掌、背侧分别作V字切口,将整个指蹼做成1个指蹼皮瓣,向上推移至标准位置的手术方法。对1例女性患者的双手第2~4指蹼共6个指蹼行指蹼皮瓣上移术。结果术后随访1年,双手第2~4指蹼位置较术前分别上移了8、13、4mm,达标准位置,并保留了指蹼原来的正常形态,手指与手掌长度比例协调美观,活动自如。结论指蹼皮瓣上移术能在上移指蹼的同时保留指蹼原来的正常形态,达到分指、延长手指从而治疗短并指畸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结核性胸膜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胸膜炎,亦是最常见的一种结核病。早期由于延误治疗、误治、治疗不规范等原因,易产生包裹性胸腔积液,导致吸收、引流困难,此时按常规抗结核治疗往往效果不佳,且易形成结核性脓胸,给患者在经济上、精神上、躯体上带来沉重的负担。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微创穿刺胸腔内置入单腔静脉导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60例,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双趾背足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手深度灼伤一例宋修军,吴鸿昌,徐国士,杨彬患者,男,55岁。因癫病发作双手掌按在火炉上灼伤18小时入院。保守治疗8夭,左手烧伤表残趋于愈合.右手小指坏死,整个手掌皮肤及皮下组织,部分大、小鱼际肌坏死。手术清创,小指除末节伸肌...  相似文献   
27.
陈旧性槌状指的腱片移植治疗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8.
指浅屈腱分裂带重建A4滑车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剖6只新鲜尸手,观察A4滑车与指浅屈腱分裂带及其相互关系,设计了两种重建A4滑车的方法:(1)双分裂带并列法,即将两条分裂带残端并列缝向对侧滑车残端及分裂带止点;(2)单分裂带环绕法,用一条分裂带环绕屈指深腱一圈半缝向对侧滑车残端及分裂带止点。解剖测试重建的A4滑车与原滑车效能相同。自1987年,将上述两法用于临床18例20指,TAM法评定,优11指,良6指,可2指,差1指,优良率85%。利用指浅屈腱分裂带止点与A4滑车止点相邻近的解剖特点,将分裂带残端缝向对侧即可重建一个坚强而有效的A4滑车。双分裂带法适应于指浅屈腱残端拟切除者。切断一条分裂带重建A4滑车对指浅屈腱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9.
我院自1999年开始应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顽固性心衰39例,与对照组39例比较,疗效显,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0.
病例女,6岁,2年前被拖拉机压伤致右小腿套状潜行剥脱,行筋膜切开减压3天后剥脱组织坏死感染,扩创至肌膜,取头皮断层邮票状皮片覆盖创面成功。2年后小腿呈环状瘢痕挛缩,小腿肚形状消失(图1),较健腿周径小6cm,踝背屈受限,足跟不能着地。手术切除小腿后半部挛缩瘢痕,切断并切除部分挛缩的肌膜和纤维束带,自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向深层解剖出胫后动静脉。切取左胸脐肌皮瓣27cm×10cm,在腹壁下血管穿腹直肌处携带7cm×3cm 一块腹直肌移植于小腿创面,腹壁下动脉及两条伴行静脉分别与胫后动脉、胫后静脉、腓肠肌静脉端端吻合,腹直肌与腓肠肌缝合,供区肌肉肌鞘及皮肤直接缝合修复,皮瓣顺利成活。随访1年,皮瓣柔软无萎缩,小腿肚外形良好,与健侧近似(图2),经测量周径仍小1.5cm,行走时足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