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新生儿时期严重疾病 ,若治疗不当常引起死亡或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及应用脑细胞活化剂。笔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尼莫地平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对 5 3例中重度 HIE无其它严重并存症的患儿随机分组 ,对照观察。观察组 2 7例 ,中度 2 2例 ,重度 5例 ;对照组 2 6例 ,中度 2 0例 ,重度 6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入院时龄、胎龄、出生体质量及窒息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HIE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 1996年 10月修订的新生儿 HIE…  相似文献   
12.
氨甲喋呤和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MTX)及米非司酮单独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氨甲喋呤单次肌肉注射,剂量50mg/m^2,不需四氢叶酸解毒。米非司酮100mg,Bid,连服3天,总量600mg。结果:氨甲喋呤治疗的成功率为73.3%,米非司酮为75%。失败的主要原因与血清β-HCG值有关。结论:氨甲喋呤和米非司酮均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首选药物,用药简单、经济、安全可靠,疗效好。适用于未破裂型异位妊娠且无心管搏动,血β-HCG<600Iu/L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我院儿科病区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小儿脑性瘫痪病人48例,其中36例应用高压氧,穴位注射,功能训练,脑细胞代谢激活剂及经络导平仪治疗,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宁秀琴 《陕西中医》2002,23(5):398-399
目的 :探索中西药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采用小剂量激素配合中药清宫固冲汤 (益母草、当归、茜草、乌贼骨、三七等 )加减应用于功血患者32 4例。结果 :中西药结合对功血患者治疗三疗程总有效率为 92 .6% ,而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4.3%。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经χ2 检验P<0 .0 5 ,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损伤患儿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41例脑损伤通过输入营养神经药物,高压氧,按摩推拿,理疗等方法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结果 经过综合康复治疗了3~6个月,正常化37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 脑损伤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儿童的伤残发生率,促进家庭的和谐,通过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宁秀琴  魏满丽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1):1040-1041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1 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我院住院分娩总人数 41 46例 ,合并性传播疾病98例 ,均作性病系列检查 (淋病、梅毒、解脲支原体、依原体、尖锐湿疣、滴虫及霉菌 )。诊断标准按照 1 976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性传播疾病标准[1] 。患者年龄分布 :最小 2 0岁 ,最大 3 8岁 ,平均年龄 2 6.3岁。初产妇 82例 ( 83 .7% ) ,经产妇 1 6例 ( 1 6.3 % )。孕周为 3 2~ 41周 ,均为已婚孕产妇。随机抽取我院正常分娩孕产妇 1 0 0例作为对照组 ,行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比较。 98例有不洁性生活史 3 2例 ,其余均为不详或无不洁性生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健脾除湿 ,清热止泄 ,行气导滞类中药配伍 ,经皮治疗对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 (茯苓、黄芩、苍术、马鞭草、金银花、柴胡、葛根、青木香等 )经皮治疗 ,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5 .7% ,明显高于对照组5 7.1 % ,(P <0 .0 1 ) ,治疗组免疫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提示 :中药经皮治疗有助于提高轮状病毒 (RV)肠炎的疗效并恢复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早期干预降低高危新生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降低高危新生儿脑性瘫痪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高危新生儿1053例分为早期干预组(541例)和常规育儿组(512例)。干预组除接受常规育儿指导外,进行认知、语言、情感和交往能力培养,并进行按摩、体操和主动运动训练,出现异常者做康复训练。常规组只接受常规育儿指导。结果6个月时脑性瘫痪发生率干预组为3.70‰(2/541例),常规组为19.53‰(10/512例),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降低高危新生儿脑性瘫痪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