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01.
浅谈神经外科进修医师的带教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2.
糖尿病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60%~100%。钱肇仁等将DN分为三类: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植物神经系统病变。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致残因素之一。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两侧肢体(至少双下肢)对称性、持续性疼痛和(或)感觉障碍,如麻木(或四肢发凉,末端有束缚感或手套袜套感)、刺痛、烧灼感等;时有自发疼痛、腿痉挛痛、温觉减退,触觉异常;手或足的肌肉麻痹无力及骨间肌萎缩。在临床症状出现前电生理检查可发现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近年来,人们对于DPN的临床及机理研究不断深入,现将近年来对于DPN的研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神经内镜及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总结微侵袭内镜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的适应证、方法及其优缺点。方法 :应用神经内镜及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肿瘤、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肿、透明膈囊肿及脑脓肿共 4 5例。结果 :11例囊性肿瘤全切 7例、次全切除 4例 ,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 ;18例蛛网膜囊肿全部行囊壁部分切除、囊肿 -脑池 /脑室造瘘 ,症状 (13/ 16例 )明显缓解或消失 ,2例缓解 ,1例无变化 ;3例脑室内囊肿均切除 ,症状均消失 ;10例透明膈囊肿全部行囊肿 -脑室造瘘 ,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9例 ,1例无缓解 ;3例脑脓肿行囊肿引流 ,症状均消失。并发症共 7例 ,无伤残及死亡。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等优点 ,适用于囊性肿瘤、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肿、透明膈囊肿及脑脓肿等颅内囊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脑脓肿的不同手术方式的适应证、优缺点,并结合神经内镜、导航、定向、B超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21例脑脓肿病人分别行穿刺引流术和脑脓肿切除术。9例病人行脓肿穿刺引流术,其中2例二期切除,12例病人行脓肿切除术。结果 16例有头痛呕吐症状的病例术后均得到缓解,12例有肌力下降的病例均完全恢复,1例视力下降的患者未进一步加重,随访半年,无并发症,本组无死亡。结论 脑脓肿手术中要依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结合立体定向、神经导航、神经内镜、术中B超等新技术,使脓肿切除彻底,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5.
乌司他汀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司他丁又称尿抑制素 ,是从人尿中提取的精制糖蛋白。能同时抑制多种蛋白质、糖和脂肪水解酶。尤其在对急性胰腺炎起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磷脂酶A2 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我科于 1999年 10月开始应用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炎学组拟定的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1] 。本组符合入选标准的有 6 4例 ,男 4 0例 ,女 2 4例 ,年龄 2 5~72岁 ,其中轻症胰腺炎 4 2例 ,重症胰腺炎 2 2例。将6 4例随机分为两组 (以分管床位医师分组 ) ,治疗…  相似文献   
106.
孟辉  杨静  于洪波  汪森明 《山东医药》2010,50(22):31-32
目的观察负载表柔比星的壳聚糖微球瘤内注射治疗荷肝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的效果。方法采用W/O型乳化—固化法制备表柔比星—壳聚糖微球,扫描电镜观察壳聚糖微球的表面形态、粒径大小。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载药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及药物累积释放率。将18只H22皮下肝癌荷瘤小鼠分成3组,分给予以下治疗:瘤内注射生理盐水、瘤内注射表柔比星、瘤内注射载药微球,监测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变化,计算抑瘤率。结果壳聚糖微球平均粒径约为105μm,粒径大小较一致,包封率约为80%,载药率约为11%,2周的累积释放率为84%。瘤内注射表柔比星、负载表柔比星的壳聚糖微球组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10%、31%。结论表明壳聚糖微球是一种有效的表柔比星局部缓释剂型,瘤内注射负载表柔比星的壳聚糖微球治疗肝癌有较强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大鼠脑室出血后水通道蛋白1(AQP1)在大鼠脑内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脑出血后慢性脑积水之间的关系. 方法 将45只Wiste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5只,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对照组(20只,侧脑室内注入0.1 mL生理盐水)、实验组(20只,侧脑室内注入0.1 mL枸橼酸化的自体静脉血),后2组再分别分为术后3 d、7 d、14 d、30 d4个时相点,每时相点5只.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大鼠脑室出血后不同时间AOP1蛋白及AQP1 mRNA在大鼠脑内的表达变化. 结果 实验组30 d时相点4只大鼠出现脑积水(4/5)、其余组别未出现慢性脑积水.正常对照组大鼠AQP1蛋白在脉络丛上皮细胞顶质膜强烈表达,室管膜、纵裂池、软脑膜、蛛网膜、硬脑膜也有较强烈表达;实验组大鼠脑室出血后3 dAQP1蛋白表达减少,7 d表达继续减少,14 d表达最弱,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d表达仍较弱.大鼠AQP1 mRNA在脑内的表达强度较AQP1蛋白弱,表达部位及变化与AQP1蛋白基本一致. 结论 AQP1作为水通道蛋白不仅参与脑脊液的分泌,可能也参与脑脊液的循环吸收过程;大鼠实验性脑室出血后AQP1表达下调导致脑脊液吸收减少可能也参与脑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半枝莲提取物(ESB)对人恶性胶质瘤U251细胞体外增殖、凋亡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 以50、25、12.5、6.25、3.125、1.5625 mg/mL ESB分别作用体外培养的人恶性胶质瘤U251细胞24、48、72 h,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应用MTT法检测ESB对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U251细胞端粒酶的活性. 结果 MrT检测结果显示ESB浓度、作用时间因素的交互效应(F=59.908,P=0.000),50 mg/mL ESB作用72 h时对U251细胞的抑制率最大;AnnexinV/PI染色检测显示浓度、时间因素的交互效应(F=6.548,P=0.000),25 mg/mL ESB作用72 h时U251细胞的凋亡率最大;TRAP-RCR ELISA法检测显示ESB浓度、时间因素的交互效应(F=138.433,P=0.000),50 mg/mL浓度ESB作用72 h时U251细胞端粒酶活性最小;细胞端粒酶活性与凋亡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785,P=0.037),与细胞抑制率之间也呈负相关关系(r=-0.278,P=0.042). 结论 ESB可能通过下调端粒酶活性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诱导U25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9.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性,5个月龄,因出生后发现头部包块进行性增大就诊.该患儿为头胎孕34周剖腹产,孕期5个月行产前B超检查发现脑膜膨出,足月剖腹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实施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及精心护理。结果患者度过危险期,取得较好效果。结论重症胰腺炎早期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护理方便安全,有助于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