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71.
随着环境的变化,不孕不育患者有日益增多的趋势,抗精子抗体(AsAb) 是造成男性不育症的主要免疫性因素之一,具有杀伤、吞噬、凝集和制动精子的作用,严重影响精液质量,但抗精子抗体产生的原因仍然没有完全明确[1].解脲支原体(UU) 感染是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常见病原体之一,也是引起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为了解UU感染及AsAb 对不育症的影响,本文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男科就诊的27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进行AsAb和UU 检测,并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本文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住院的腹泻患儿243例的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HRV)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对象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腹泻患儿243例,年龄6个月~2岁,大便呈蛋花汤便和黄稀水便。1.2方法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方法为免疫层析胶体金法,试剂盒由北京新兴四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并判定结果。1.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3.
Klinefelter综合征,又称曲细精管发育不全症,是男性性腺机能减退最常见的原因和男性不育症常见的遗传学病因之一。典型的Klinefelter综合征核型为47,XXY,存在一个额外的X染色体,有些核型为XXXY、XXXXY、XXYY或为XXYY染色体嵌合体等被认为是这一综合征的变异形式。我科收治47,XXY 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FGFRs)属于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成员,它们与其相应配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 factors,FGFs)结合,在组织器官发育及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我室在遗传咨询中对不良孕产及不孕不育史的夫妇做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检查,发现一例核型为46,XY,t(7;18)(p13;p11)平衡易位携带的患者,现将病例及其对子代影响的遗传学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花粉症是对花粉过敏,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分速发相:鼻痒、阵发性喷嚏、清涕及迟发相:鼻塞、哮喘同时合并中枢症状:嗜睡、疲倦、关节痛等。症状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及军事训练,战时甚至影响作战。常见变应原依次为  相似文献   
77.
复位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在体力学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穿针复位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过程中牵引力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测力锁针器替代复位固定器远端2枚锁针器,对6例复位固定器治疗的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前臂的牵引力进行临床在体连续测试。分别于术后第1、5、14、21、28、35、42、49 d,记录静态牵引力值及握拳活动时牵引力增加值。结果测得静态牵引力值最大9.93 kg,最小2.26 kg,平均(4.93±1.79)kg;握拳活动时牵引力最大增加10.40 kg,最小增加0.13 kg,平均(3.17±2.42)kg。结论前臂肌肉张力及肌肉收缩活动可产生较大的轴向压应力,是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仿生运动生物力学环境下关节再生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实验家兔7只,在实验家兔一侧股骨干和胫骨骨干各穿2枚直径1.5 mm 克氏针,分别安装框架平台。然后在体外通过在膝关节内、外侧分别安装模拟膝关节矢状面运动轨迹的平面四杆机构,连接股骨和胫骨上已经安装好的框架平台。在股骨髁和胫骨平台同时截骨去除关节软骨、部分软骨下骨及十字交叉韧带和半月板等结构,但不损伤肌腱起止点,保留关节囊及囊外韧带,保留髌骨和籽骨。术后家兔自然活动。在关节截骨后的愈合过程中定期拍摄X线片,测量关节矢状面的活动度和骨性间隙。结果 7只实验家兔中6例成功安装外置式人工关节,截骨微创骨穿针仿生运动外置式人工关节控制下自然活动。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分别为:术后第1周,极限屈曲位(144.7±15.62)°, 极限伸直位(44.2±25.77)°, 活动度(100.5±29.03)°; 术后第12周,极限屈曲位(139.4 ± 12.92)°, 极限伸直位(40.4±22.04)°,活动度(99.0±23.39)°。截骨术后第12周与截骨术后第1周相比,屈曲位、伸直位和活动度均没有显著差异。X线显示骨性关节间隙依然存在。截骨侧骨性关节间隙明显减小,由截骨术后第1周(4.03±1.84) mm 减小到第12周(2.32±1.05) mm,而对侧正常骨性关节间隙为(1.27±0.22) mm。术后16周拆除外置式人工关节,切开关节囊观察,发现新生白色软骨覆盖截骨再生表面,表面光滑,具有典型关节滑车结构,并且观察到类似韧带的纤维束从再生的股骨下端发出,终止于新生的胫骨上端。术后第25周,所有6只实验家兔截骨再生膝关节屈曲位(148.3±4.75)°,伸直位(48.30±17.57)°,活动范围(100.0±20.80)°;对侧(左侧)正常膝关节屈曲位(148.3±7.5)°,伸直位(21.6±9.09)°,活动范围(126.7±6.88)°。截骨侧、对侧骨性关节间隙分别为(1.4±0.59)、(0.92±0.35) mm。结论 外置式仿生运动人工关节为家兔膝关节再生保留了再生空间,提供了一种运动模拟环境、印证了骨折愈合过程的应力适应性。本研究结果提示仿生运动生物力学环境下,正常家兔膝关节内截骨后再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9.
80.
1病例 患者女,46岁。反复头晕头痛15年余,近三天无明显诱因加重并伴心前区不适,尿频、尿痛,遂以"高血压病,尿路梗阻"收入院。入院前血压最高至190/140~150mmHg(1mmHg=0.133kPa),间断服用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药,血压控制在160/90Hg左右。入院前5年患者曾被诊断为甲型肝炎,已治愈;入院前7年曾被诊断为肾炎,口服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