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六步法中医导引术治疗偏瘫足下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改良古老中医导引术,简化其操作、提高其对偏瘫足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以调神,调息为基本技术的按照传统中医导引术按照现代医学理论,改良为运动想象和模拟、精力调集、确定目标点、击发、坚持和放松六个步骤。选取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六步法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评分(FMS)、Lovett徒手肌力检查(MMT)、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和肌电信号强度(EMG)等功能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各项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六步法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训练后数据:MMT:六步法组:3.62±1.21,对照组:2.13±1.01;胫前肌EMG:六步法组:87.31±23.66?滋V,对照组:43.18±8.36?滋V;AROM:六步法组:18.43±2.68°,对照组:13.47±4.36°;胫前肌FMS:六步法组:1.7±0.47,对照组:0.7±0.47。结论:六步法中医导引术是康复卒中偏瘫足下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应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观察踝足矫形器个体化强化步态训练结合A型肉毒毒素后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痉挛步态疗效。方法 选择脑卒中偏瘫步态患者30例,进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注射后佩戴踝足矫形器进行个体化步态训练,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估,并采集MAS、痉挛指数、Holden功能步行分级、10米最大步行速度、BI量表评估数据。结果 (1)量表评估:注射4周后,MAS值下降,痉挛指数降低,Holden步行能力提高、10米最大步行速度、Fugl-Meyer下肢评分、BI均提高,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2)时空参数:注射前患侧与健侧相比步长、步幅缩短,单支撑期短,双支撑期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注射后患侧较健侧各项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侧注射前后步态参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3)运动学参数:患侧膝关节屈曲角度由(30.58±16.00)提高至(43.65±9.84)和踝关节背伸角度由(13.44±6.49)提高至(22.33±5.36),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动态表面肌电参数:患侧治...  相似文献   
53.
一目的及意义 1.监测血压、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并存的相关疾病的变化。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系统的临床护理流程对口腔种植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30例口腔种植患者采用系统的临床护理流程,观察患者的种植成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130例种植患者满意度为100%,成功率为95.4%。结论:系统的护理流程能够明显提高口腔种植的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5.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理解和追求。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指出的,应该从三个维度来界定健康,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6.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在大部分国家中约有20%的成年人受到影响,是全球范围内值得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不仅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而且可引起心、脑、肾并发症。高血压既是一种疾病,又是冠心病、脑卒中和早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7.
读者信箱     
是的,饮茶时要分种类,而不同季节则需饮不同种类的香茶。  相似文献   
58.
背景:以往的验证实验均采用电刺激方法诱发肌肉收缩,施加电流的影响使接收到的表面肌电信号混有外来电流成分,无法有效分析其与肌肉收缩,特别是与高位运动中枢的关系。目的:观察新西兰兔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与肌肉收缩及高位、低位运动中枢的关系。方法:在新西兰兔清醒状态下通过针刺右侧跟腱诱发腓肠肌收缩,局麻清醒状态下离断右侧坐骨神经,分别在针刺跟腱、钳夹离断的坐骨神经远侧断端、针刺腓肠肌和被动活动腓肠肌时,检测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强弱及类型。局麻下于L3平面横断脊髓,针刺左侧跟腱诱发腓肠肌收缩,检测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强弱和类型。结果与结论:正常状态下经针刺跟腱诱发腓肠肌随意收缩时,可接收到400μV、持续4s的宽底随意波;横断脊髓后针刺跟腱诱发的反射性腓肠肌收缩接收到的信号小于100μV、持续时间小于1s;离断坐骨神经后刺激跟腱、神经和肌肉时,均未引起肌肉收缩,但可接收到强度小于10μV、持续时间小于0.5s的干扰波;被动活动关节牵拉腓肠肌时未检测到肌电信号活动。说明兔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产生于肌肉收缩之前,是以高位运动中枢为主、低位运动中枢为辅发放到肌肉的驱动电信号的综合,而非肌肉收缩本身产生。  相似文献   
59.
背景:以往的验证实验均采用电刺激方法诱发肌肉收缩,施加电流的影响使接收到的表面肌电信号混有外来电流成分,无法有效分析其与肌肉收缩,特别是与高位运动中枢的关系。 目的:观察新西兰兔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与肌肉收缩及高位、低位运动中枢的关系。 方法:在新西兰兔清醒状态下通过针刺右侧跟腱诱发腓肠肌收缩,局麻清醒状态下离断右侧坐骨神经,分别在针刺跟腱、钳夹离断的坐骨神经远侧断端、针刺腓肠肌和被动活动腓肠肌时,检测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强弱及类型。局麻下于L3平面横断脊髓,针刺左侧跟腱诱发腓肠肌收缩,检测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强弱和类型。 结果与结论:正常状态下经针刺跟腱诱发腓肠肌随意收缩时,可接收到400 μV、持续4 s的宽底随意波;横断脊髓后针刺跟腱诱发的反射性腓肠肌收缩接收到的信号小于100 μV、持续时间小于1 s;离断坐骨神经后刺激跟腱、神经和肌肉时,均未引起肌肉收缩,但可接收到强度小于10 μV、持续时间小于0.5 s的干扰波;被动活动关节牵拉腓肠肌时未检测到肌电信号活动。说明兔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产生于肌肉收缩之前,是以高位运动中枢为主、低位运动中枢为辅发放到肌肉的驱动电信号的综合,而非肌肉收缩本身产生。  相似文献   
60.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urological training fictitious and imitation practical technique.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hemiplegic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imul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evaluations were mad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including Fugl-Meyer of the lower limbs, the intensity and proportion of the motor program, the motion activity of shoulder extension, elbow extension, hip flexion, knee extension, dorsi flexion, and the activity level of life. Results In the 60 cases of the simulation group, 26 were with normal gait pattern, 4 had light abnormal gait. In the 60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 6 were still using foot support, but all of them got gait rectific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changes of Fugl-Meyer of lower limb, the intensity and proportion of the motor program, the motion activity of the hip abduction, hip flexion, knee extension, dorsi flexion, foot eversion, and the activity level of life in each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 (P <0.01 ),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garding each evaluation item( P > 0.05 ). Conclusion The neurological training fictitious and imitation practical technique can improve motor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