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综合治疗后视功能及屈光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对30例(52只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综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行视力检查及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行医学验光。结果先天性上睑下垂综合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后1个月P100(1°)潜伏期、治疗后6个月P100(2°及1°)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6个月等效屈光度(SE)、散光度数及散光轴位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UCVA、治疗后6个月BCVA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后6个月P100潜伏期(2°及1°)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治疗后1个月UCVA、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BCVA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后6个月P100潜伏期(2°)较治疗前缩短、P100振幅(1°)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无论是轻中度还是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综合治疗后视功能均有明显提高,但两者视力及P-VEP的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无论是轻中度还是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综合治疗后屈光状态改变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开放性眼外伤的特点。方法对住院治疗的87例(88眼)开放性眼外伤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开放性眼外伤致病原因、临床特点及视力预后。结果87例(88眼)开放性眼外伤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达14.4:1);平均年龄(40.45±4.06)岁。右眼:左眼=1.2:1。开放性眼外伤以眼球穿孔伤最多,计54例(54眼,占60.07%),其他依次为眼球破裂、眼内异物。所有患者中未发现眼球贯通伤。开放性眼外伤并发症以外伤性白内障、眼内容物嵌顿或脱出、瞳孔变形、前房积血、眼内异物及晶状体脱位较常见。最终行眼球摘除者3眼(3.41%)。结论工作意外是开放性眼外伤主要原因,一旦发生则致盲率较高,应当加强工人眼外伤防护知识的普及,降低眼外伤致盲率。  相似文献   
83.
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朱婷婷  孙松 《眼科新进展》2011,31(3):293-296
翼状胬肉是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但缺少有效治疗并防止复发的方法。目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热点主要包括结膜移植、羊膜移植及纤维蛋白胶替代缝线治疗。现就翼状胬肉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率作一综述,以期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4.
王军  李玉锋  孙松  路旭 《武警医学》2015,26(1):16-18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暴露与非暴露术式对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 根据是否暴露将我科行甲状腺手术327例分为喉返神经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主要终点事件为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随访至术后6个月。结果 完整随访307例。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3.2%。按组分析, 喉返神经暴露组, 喉返神经损伤率3.0%, 其中永久性损伤1例(0.61%), 暂时性损伤4例(2.42%);喉返神经非暴露组, 喉返神经损伤率3.5%, 其中永久性损伤1例(0.70%), 暂时性损伤4例(2.82%)。两组比较, 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并不增加损伤机会, 鉴于腺叶切除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应考虑常规显露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特异性模块.方法采用议题小组和核心小组的程序化决策方式及借鉴国内外建立量表的经验制定本量表,通过定性访谈和定量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条目进行初筛选、评价和修改形成初步量表,随机抽取30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和26名医务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病人重要性评分及医生重要性评分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上述5种方法分别选出18、31、38、23和32个条目,最终得出包含22个条目的特异模块.结论该特异模块的条目均按严格的程序筛选得出,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对视乳头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4例66只眼,2型糖尿病(T2DM)无DR患者组20例32只眼,T2DM DR患者组39例46只眼,行PRP治疗组19例20只眼被纳入研究,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视乳头旁RNFL厚度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PRP治疗后视乳头旁RNFL厚度(117.5±15.9)μm与DR组(118.7±18.7)μ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在DR中明显增厚,PRP治疗后增厚明显。结论 DR行PRP治疗后近期RNFL无明显变化,黄斑区视网膜水肿加重。  相似文献   
87.
施汉章教授,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颁发的"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施老行医近70年,一生活人无数,外科造诣博大精深。施教授在治疗男科疾病遣方用药时,有独到经验,临床用药主张内病外治、古法新用;擅从微观辨证,调兵遣将,不失法度;中西结合,疗效甚好。本文初步总结施老男科临证经验,借此缅怀施老,努力传承和发扬施老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初步评价蜂花前清方(蜂花前清茶)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90名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进行为期10周的临床观察。试验组患者服用蜂花前清茶,2次/d,每次2袋;对照组患者口服特拉唑嗪,1次/d,每次1片。本研究以NIH CPSI量表为主要评价指标来观察临床疗效。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结果:参照NIH CPSI量表评分,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依次为795%、41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花前清方(蜂花前清茶)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在疼痛、排尿等方面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89.
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 手术切除睑板前、眶隔前及上、下眼睑的眶部轮匝肌、皱眉肌及降眉间肌治疗严重的特发性眼睑痉挛.结果 本组病例共7例,均不同程度明显减轻睑痉挛的程度,所有病例睑皮松弛、上睑下垂、眉下垂、睑裂横径缩小等现象均消失.功能性视力障碍消失.结论 手术切除眼轮匝肌、皱眉肌及降眉间肌是治疗眼睑特发性痉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0.
目的本研究探索在Kasai术中使用ICG后的肝脏荧光显像特点与胆道闭锁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行胆道探查与Kasai手术的Ⅲ型胆道闭锁患儿共87例,其中男38例,女49例,手术日龄(60.49±20.75)d,体重(4.83±0.76)kg。术前1天注射ICG。术中用近红外摄像系统观察肝门部及肝脏表面ICG荧光显像特点,计算相应部位的亮度值。根据肝门部显像快慢(快显像为ⅰ组,慢显像为ⅱ组,不显像为ⅲ组)、肝脏表面荧光特征(点状荧光为A组,均匀强荧光为B组,均匀弱荧光为C组)以及肝门部亮度比值比分别进行亚组分析,比较各组胆汁排泄速度、胆汁分布及瞬时胆汁流量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早期预后指标为术后3个月、6个月退黄率及术后1年自体肝生存率。结果87例患儿术后3个月、6个月总体退黄率分别为49.4%和59.8%,术后1年自体肝生存率为59.8%。其中ⅰ组(n=66)、ⅱ组(n=5)和ⅲ组(n=16)术后6个月退黄率分别为62.1%(41/66)、60%(3/5)和50%(8/16)(χ^(2)=0.929,P=0.679),ⅱ组术后1个月内各时间点(术后7天、14天、1个月)的血清胆红素数值与术前相似,但三组患儿术后6个月内胆红素总体下降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1)。A组(n=33),B组(n=40)和C组(n=14)术后6个月退黄率分别为41/66、3/5和8/16,(χ^(2)=0.299,P=0.876),组间术后6个月内退黄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3)。肝门部亮度比值比与术后6个月退黄无关(P=0.432)。结论Ⅲ型胆道闭锁Kasai术中胆汁排泄慢的患儿黄疸消退需要更长时间,术中使用ICG检测肝门胆汁排泄速度、胆汁分布及瞬时胆汁流量结果与术后BA患儿早期退黄和生存情况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