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冠心苏合丸中桂皮酸的大鼠小肠吸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冠心苏合丸中桂皮酸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情况.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小肠循环液中的桂皮酸及酚红,依据药物在小肠内的剩余量来确定药物的吸收.结果 高、中、低浓度的冠心苏合丸肠循环液中,桂皮酸在空回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3.680、3.740、3.795 h-1.结论 冠心苏合丸循环液的浓度对桂皮酸的Ka无影响,桂皮酸在小肠内吸收较好,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2.
HPCE法同时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3个组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洋  蒋晔  孙捷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133-135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麻黄碱、黄芩苷和甘草酸含量测定的毛细管电泳法(HPCE)。方法: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紫外检测器测定3个指标成分的含量。电泳条件:以未涂层弹性融硅毛细管(50μm×50 cm,有效分离长度45 cm)为分离通道,25 mmol.L-1硼砂缓冲液(pH 8.60)作为电泳介质,压力进样,进样时间6 s,运行电压10 kV,电泳温度25℃,检测波长192 nm。结果:麻黄碱、黄芩苷、甘草酸分别在0.004~0.225,0.024~1.50,0.021~1.33 mg.mL-1线性关系良好,三者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98.4%,97.1%。结论:HPCE法同时测定了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麻黄碱、黄芩苷和甘草酸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亚甲兰复合液、玻璃酸钠痛点及关节腔注射配合口服中药(二联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6例膝骨性关节炎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6例,采用二联疗法;对照组110例,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同时给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口服。两组治疗6个月和2年后疗效随访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94%,对照组为66.4%,观察组复发率为6.9%,对照组为39.1%。观察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二联疗法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一种简便、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功能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指标在饮酒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体检中心体检人员624名,研究饮酒与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MCV异常的关系。结果受试者中日摄入乙醇超过20g者占24.05%,日摄入乙醇超过40g者占15.2%,日摄入乙醇超过80g者占6.6%。随着日饮酒量增多,饮酒者的MCV逐渐增高。饮酒可引起GGT、ALT和AST异常,并与饮酒量成正比,其中以GGT为著,AST次之。结论GGT、ALT和AST的检测有助于饮酒者肝损害的诊断,MCV的检测可作为危险饮酒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改良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将350例颈椎病病人随机分为改良星状神经节阻滞组(A组)212例,星状神经节阻滞组(B组)66例,牵引、针灸、按摩组(C组)72例,3组治疗3个月和1年后随访,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改良星状神经节阻滞组治愈率分别为63.7%、61.8%,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分别为34.8%、30.3%,牵引、针灸、按摩组分别为25%、22.2%。改良星状神经节阻滞组治疗率明显高于星状神经节阻滞和牵引、针灸、按摩组。表明改良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动物毒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捷  高莉  单保恩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3):1044-1047
某些动物毒素如蝎毒、蛇毒、蟾蜍毒、蜂毒、蜈蚣毒和蜘蛛毒在体内和体外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现对动物源性毒素的抗肿瘤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为研究开发新型抗肿瘤药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孙捷  高莉  沈永青  单保恩 《中草药》2006,37(1):74-77
目的 探讨雷氏大疣蛛Macrothele raveni毒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及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雷氏大疣蛛毒素对SMMC一7721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雷氏大疣蛛毒素作用前后SMMC7721细胞DNA合成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探讨雷氏大疣蛛毒素对SMMC-7721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雷氏大疣蛛毒素对细胞周期相关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方法表明雷氏大疣蛛毒素对SMMC-7721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5),时效和量效关系良好。雷氏大疣蛛毒素可以抑制SMMC-7721细胞DNA的合成。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雷氏大疣蛛毒素作用后SMMC-7721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Western Blot方法进一步检测到雷氏大疣蛛毒素作用SMMC7721细胞72h后,c-myc蛋白表达减弱。结论 雷氏大疣蛛毒素可以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和DNA的合成,其机制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相关c-myc蛋白表达减弱,导致细胞周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日前 ,一位患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的患者被家人送至解放军302医院急诊。副主任医师周先志为病人做了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仅4个小时 ,患者头痛缓解 ,呕吐消失 ;10小时后 ,病人体温即降至正常。这只是该院成功运用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300多个病例中的1例。10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 ,这种治疗手段既不影响患者的全身免疫功能 ,又不给病人增加其他痛苦 ,而且疗效确切。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病毒性脑炎@孙捷  相似文献   
19.
孙捷 《陕西中医》1991,12(11):485-486
本文介绍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适当配合西医抗感染疗法,治疗钩端螺旋体病47例,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黄苷元联合溶栓治疗对大鼠脑缺血损伤肺胃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7在河南中医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①26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20只、模型组60只、尿激酶组60只、大黄苷元组60只、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6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根据缺血后动脉用药时间又各分为3,6,9h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20只。②自体血栓结合线栓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③各组大鼠均于术前4d灌胃用药,大黄苷元组、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用大黄苷元灌胃(灌胃体积为每100g大鼠1mL),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尿激酶组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动脉用药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造模后3,6,9h经导管由区域动脉给药,尿激酶组与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用尿激酶(用药体积为20μL),模型组和大黄苷元组区域动脉用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④动脉给药后24h,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颅内和胃出血率、脑和肺组织含水量、肺和胃病理损伤变化。结果:实验过程中因麻醉、操作等原因死亡及剔除大鼠156只,进入结果分析104只。①颅内和胃出血率:尿激酶组9h大鼠颅内出血率较模型组高(66.67%,28.57%,P<0.05);尿激酶组9h脑和胃出血率较3h高(脑:66.67%,18.75%;胃:41.18%,17.65,P<0.05);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9h颅内出血率较尿激酶组9h低(P<0.05)。②脑和肺及胃组织病理改变:各模型组大鼠脑、胃和肺组织病理损伤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各用药组脑和肺组织分别较相应时间模型组减轻;各组脑、胃和肺组织损伤9h均较其3h明显;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9h较相应时间点尿激酶组和大黄苷元组损伤减轻(P<0.05)。③脑和肺组织含水量:各模型组脑和肺组织含水量均较假手术组增高(P<0.01);尿激酶组和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各时间点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各组9h分别较其3h脑和肺含水量增加(P<0.01,P<0.05);大黄苷元 尿激酶组6h脑组织和9h肺含水量分别较尿激酶组降低(P<0.05)。结论:脑缺血后延迟溶栓治疗可引起大鼠脑和胃出血率增高、脑组织和肺组织水肿加重,脑和肺及胃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大黄苷元联合溶栓可降低脑出血率,改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降低脑和肺组织含水量,对脑缺血肺和胃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