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瘙痒剧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治疗上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般采用抗组织胺药物、钙剂治疗.寻找能有效地减轻皮疹,提高生活质量及减少复发的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在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采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湿疹,收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不同的提取方法对白假丝酵母和茄病镰刀菌胞内蛋白质浓度、种类及数量的影响,为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真菌胞内蛋白质提取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白假丝酵母菌和茄病镰刀菌为研究对象,培养时间为36、48和72 h,超声波工作时间为20 s、3 min、5 min,10 min,超声波功率为332.5和475.0 W,通过蛋白质浓度检测和SDS-PAGE蛋白质电泳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提取的蛋白质浓度、种类及数量,观察不同因素对蛋白质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2株真菌均在培养36 h时提取胞内蛋白质的浓度最大,白假丝酵母在功率332.5 W、超声3 min时得到胞内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最多,茄病镰刀菌在功率332.5 W、超声10 min时得到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最多。结论:使用超声波法与玻璃珠研磨法结合提取胞内蛋白质,从菌株的培养时间、超声波工作时间和功率3方面建立了真菌胞内蛋白质的最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3.
性病与艾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病是一组古老的经性途径传染的疾病 ,而艾滋病是1 981年新发现的传染病 ,是性病的新成员。在具体工作中 ,广义的性病包括艾滋病 ,而狭义的性病将艾滋病单列 ,含有强调的意义。性病与艾滋病在发病和流行程度上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大家知道 ,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 ,起着保护机体免受致病因子感染的作用。而艾滋病病毒 (HIV)在繁殖过程中破坏的就是淋巴细胞 ;从而使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 ,最后对条件致病菌失去抵抗能力 ,致使艾滋病患者死于各种条件致病性微生物的感染。一方面性病能促进HIV的传播 ;性病可使HI…  相似文献   
24.
临床资料 患者男,30岁.因双侧肢体散在瘀斑、瘀点伴疼痛1天,于2005年6月26日入院.该患者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T 38.2℃),无其他症状,到当地诊所输液(具体用药不详),静点后体温恢复正常,第2天,双下肢出现瘀斑、瘀点,触痛明显,又到当地县医院未明确诊断给予静点维生素C、葡萄酸钙1次,口服息斯敏与环丙沙星,皮疹无改善,且发展至上肢,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而入我院,病程中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腰痛、尿频、尿急.  相似文献   
25.
335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现将 1997年 4月~ 1999年 4月在我院皮肤性病中心诊治的临床资料完整、血清学检查阳性的早期梅毒 335例分析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335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16 4例 ,女 171例。男女之比为 0 .96∶1。年龄 16~ 83岁 ,其中小于 2 0岁的 5例 ,2 1~ 30岁 137例 ,31~ 4 0岁 118  [作者单位 ] 1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皮肤科 ,吉林长春 1 30 0 4 1 ;2进修医师 ,吉林省东丰县中医院皮肤科例 ,4 1~ 50岁 58例 ,51~ 6 0岁 13例 ,6 1~ 70岁 2例 ,大于 70例 2例。病程 2 4天~ 2 .5月。婚姻情况 :已婚男 118例 ,女 10 2例 ;未婚男 4 6例…  相似文献   
26.
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以散在分布的红色丘疹、斑丘疹为特征,临床上多见散发病例.2003年5-6月长春市为SARS疫区,尚有风疹流行,现将资料完整的42例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 42例患者均来源于长春市,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25例,女1 7例,年龄7~28岁,平均19.8岁.10岁以下2例(4.76%),10~17岁5例(11.81%),18~28岁35例(83.33%).病程1~5 d,平均病程3.3 d.能肯定有接触史者18例(42.8%).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探讨住院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皮疹的临床表现类型。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近五年的药疹住院患者,对其致病药物、药疹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致敏药物多见的是抗生素类(42.5%)、解热镇痛药类(27.08%)和中药类(11.25%)。药疹类型多见的是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发疹型(42.92%)、多形红斑型(22.92%)和荨麻疹型(9.58%)。固定性药疹81.82%是男性。结论药疹的最常见致病药物是抗生素类,中药类也不容忽视;最常见的药疹类型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发疹型;固定性药疹男性发患者数显著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29.
患者男,6岁。因全身散在红斑、丘疹、水疱伴发热4d,并皮肤潮红、大疱1d而住院。该患缘于4d前,接触“水痘”患者,于当晚即出现全身散在红斑、丘疹、痒伴发热,发热高达39℃。很快于皮疹上出现水疱,水疱约绿豆大小,疱周饶以红晕,并有部分水疱被抓破,形成糜烂面,且于部分糜烂面的周边出现潮红、大疱,疱壁松弛,伴有触痛,当地医院给予青霉素640万U,病毒唑0.2g,均1次/d,共用3d未见好转而入我院,否认发病前及病程中用过解热镇痛药等用药史。  相似文献   
30.
患者男,77岁.因面部、手足角化脱屑,甲肥厚、松脆伴痒2年,加重1个月住院.5年前,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并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曾在数家医院就诊,考虑不除外喉癌,但患者拒做病理检查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