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儿童孤独症脑磁共振波谱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脑部神经代谢产物的改变及其与行为表现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无创性磁共振波谱,分别测量24名孤独症患儿和10名同龄健康儿童额叶、小脑蚓部内的N-乙酰天冬氨酸(NAA)、含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Cr)的比值,进行对照研究,并分析病例组代谢产物与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得分的关系。【结果】孤独症组额叶、小脑蚓部NAA/Cr比值、小脑蚓部Cho/Cr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孤独症组额叶NAA/Cr比值与ATEC说话/语言评分负相关(r=-0.494,P=0.023),额叶Cho/Cr比值与健康/行为评分负相关(r=-0.405,P=0.049);孤独症组小脑蚓部NAA/Cr比值女童低于男童(P<0.05);孤独症组小脑蚓部NAA/Cr、Cho/Cr比值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结论】孤独症儿童额叶皮质、小脑蚓部存在神经元丢失或功能下降,其严重程度与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临床表现相关;小脑蚓部存在细胞膜的代谢异常、髓鞘发育不良;孤独症儿童小脑蚓部神经功能存在性别差异,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2.
<正>我们于1991-1993年以乡为单位首次进行了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三年的调查报告如下。 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 凡年龄在10-70岁的全作为调查对象。重点是与牲畜接触密切的布病高危职业人群。并按放牧50%,饲养15%,屠宰15%,兽医10%,其它人员10%的比例要求进行采样。 二、调查结果 (一)人群布病流行情况:本次全县共调查9个乡,39个行政村。共检查620人,阳性17人,感染率为2.74%;其中有临床症状12人,患病率1.93%。感染率及患病率最高为开放的片马口岸,分别达7.14%和5.12%。其次为洛本桌乡和老窝乡。 (二)流行特点: 1.布病感染率与性别关系:在监测的620人中,男性311人,阳性7人,感染率2.25%,患病5人,患病率1.6%;女性309人,阳性10人,感染率3.23%,患病7人,患病率2.26%。男女性别间感染率在统计学上无差异。 2.感染率与年龄关系:发病最大年龄50岁,最小年龄11岁。30-40岁组感染率最高3.77%,10-20岁组为2.29%,50岁以上组最低为1.0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3.感染率与职业关系:以饲养人员感染率最高,其次为放牧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 讨论与分析 一、不同地区布病感染率与感染率 本文报告了泸水县布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全县1991-1993年共调查620人,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