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对20例复发性带状疱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发现20例患者男女发病比例相当,均表现为单侧、带状分布的红斑、水疱伴疼痛.治疗以更昔洛韦静滴并结合地塞米松磷酸钠皮损内注射为主,在治疗结束前,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绝大部分患者皮疹消退,疼痛消失,对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正>1 病历摘要患者男,33岁。因头部白斑半年,于2021年4月4日至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额部出现一鹌鹑蛋大的白斑,无明显自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白癜风,予308 nm激光、口服用药(具体不详)等治疗,经过半年治疗后白斑面积反而逐渐变大,并伴有皮损中央萎缩。患者既往史及个人史均无特殊,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夹脊穴注射糖皮质激素对预防50岁以上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CNKI、CBM、Wan Fang和VIP(从建库至2015年10月),纳入夹脊穴注射糖皮质激素或椎旁神经阻滞与空白或安慰剂对照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可结合或不结合基础治疗。由2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 Handbook标准独立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合计1 3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6个月时PHN的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RR=0.39,95%CI(0.16,0.94)];除对照组出现1例严重不良反应外,其余均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基于目前的证据,夹脊穴注射糖皮质激素可能预防或降低50岁以上患者PHN的发生率,且安全较好,但尚缺乏更多高质量的研究,目前还不能得到更为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早产低体重儿静脉营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及传统两种静脉营养早产低体重儿的疗效。【方法】记录两组患儿生后1周内营养摄入及2周内体重增长情况、过渡到全肠道喂养时间、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结果】早期静脉方案生后1周内每日摄入的热卡量、2周内平均增重均高于传统静脉方案(P<0.001);两组过渡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无差异;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静脉摄入热卡多,体重增长快,可以避免早产儿早期营养不良的发生;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无明显作用;不会增加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和白塞病的皮肤表现通常为毛囊炎样皮损,常规诊断为糖尿病合并毛囊炎行降糖、抗炎治疗无效时,要考虑有无合并白塞病的可能,现将我院2例糖尿病合并白塞病患者的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8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禁食、减少喂养量及静脉营养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红霉素,5mg·kg^-1·d^-1分两次口服,疗效不佳者逐渐增加剂量,最大量为15mg·kg^-1·d^-1;对照组在给予禁食、减少喂养量及静脉营养的基础上增加腹部抚触。观察两组患儿奶量、腹围、体重及大小便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完全喂养量时间、住院天数,监测是否有肝功能损害及菌群失调。结果两组患儿治疗7天后奶量、腹围、体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5.75、6.78、4.00,均P〈0.05)。两组的症状消退时间、恢复出生时体重时间、完全喂养量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5.48、7.70、2.46、3.27,均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色素性玫瑰糠疹是以发生于躯干、四肢近端,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的炎症性色素沉着斑为特征的皮肤病,临床少见,现将我院就诊的3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刘尚义教授,现任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医疗保险咨询专家,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会一、二届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二、三、四届理事,中华中西医结合疡科专业委员会三、四届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物评价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中医药学会二、四届副会长,贵州省食品卫生专家审评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科技著作审读专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克疣毒软膏(纯中药制剂)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受试者每日3次外搽研究药物或对照药,疗程3周,随访3个月观察尖锐湿疣复发情况。结果:本试验共入选病例474例,克疣毒软膏试验组354例,对照组120例。在随访结束时试验组疣体的总复发率为18.58%;对照组疣体的总复发率为64.1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原发部位及新发部位疣体的复发率分别为14.24%、6.50%:对照组分别为47.17%、23.5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克疣毒组)无系统不良反应,仅有局部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疣毒软膏抗尖锐湿疣复发疗效好,安全性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