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目的比较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与城乡儿童行为问题的差异,为其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广西8所农村小学和3所城郊结合部小学3~6年级学生2499人,采用自编问卷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教师版)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儿童行为问题阳性率18.29%,"N行为""A行为""M行为",男童行为问题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女童(χ2=41.468,P0.05),男女儿童均以"N行为"为主。农村非留守组儿童行为问题阳性率最低(9.55%),且与农村留守组(18.45%)、城市流动组(22.82%)、城市非流动组(24.58%)差异显著(χ2=16.012,40.654,72.451;P0.001)。结论农村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低于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行为问题差异不显著;男童行为问题明显高于女童。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壮族农民的特质应对方式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广西靖西县952名壮族农民进行心理评估。结果壮族农民的NC(27.03±8.78)和PC(32.67±8.68)都高于常模(P<0.001)。男、女性在NC、PC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经济水平组NC、PC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段组在NC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6~岁组NC分值最高。结论应重视提高壮族农民应对应激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33.
病例 男 ,2 0岁。 15年前因烧伤在其他医院进行植皮手术 ,供皮区选择在前胸 ,误将左侧乳头、乳晕同皮肤一起进行移植。移植后乳头、乳晕成活良好 ,大小与健康侧一致 ,乳晕颜色较浅 ,乳头略微内陷 ,没有勃起功能。现因乳头、乳晕缺如而要求整形手术。在乳头、乳晕应在位置设计一个直径为 3cm的圆形切口 ,切除表皮 ,保留真皮。将移走的乳头、乳晕切下 ,移植到设计好的区域。 5d后拆线 ,乳头血运良好 ,乳晕区色素轻度脱失 ,外形基本正常。讨论 ①近年乳头、乳晕整形已成为热点话题 ,很多整形专家也认为乳头美观与整个乳房的价值相等。对于…  相似文献   
34.
广西七城市围产儿神经管缺陷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神经管缺陷的基本分布情况,分析其环境及行为危险因素。【方法】以入户或电话采访的方式对病例和对照的双亲进行调查.获取他们是否暴露于相关因素的资料,再对暴露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为9.87/10^4,无脑儿、脑积水占的比例较高,居住地在农村占的比例比城市略高。母亲营养状况不佳、有妊娠合并症、孕期发热和父亲酗酒与神经管缺陷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为减少神经管缺陷的发生.育龄妇女除了增补叶酸以外.还应避免暴露于某些环境及行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5.
特重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脓毒症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对象和方法近 15 a来烧伤合并真菌感染死亡 8例 ,平均年龄 32 .18岁± 8.6 5岁 ,平均烧伤总面积 /三度烧伤面积 81.2 5 %± 13.2 8% /6 3.38%± 15 .36 % ,受伤后平均发病时间 2 1d± 12 .4 d,病程持续最长时间 4 1d,见表 1表 1 侵袭性真菌感染脓毒症死亡病例情况病例粪球杆比尿真菌培养血培养痰培养分泌物培养创面菌斑途径110∶ 1白色念球菌白念 ( -) ( -) ( )痂下2 9∶ 1( -)酵母样菌 ( -)酵母样菌 ( -)静脉3 7∶ 1( -) ( -)白念白念 ( -)痂下412∶ 1白色念球菌 ( -) ( -) ( -) ( )泌尿道510∶ 1白色念球菌白念 ( -) ( -) ( -)痂…  相似文献   
36.
栀子大黄汤UF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建立栀子大黄汤(Zhizi Dahuang Decoction,ZDD)的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指纹图谱,并研究全方与其组成药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P-UFLC法,以Shimadzu Shim-pack XR-ODS色谱柱(75 mm×3.0 mm,2.2 μm)为分析柱,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建立ZDD的UFLC指纹图谱,标定51个共有色谱峰,并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了其中的14个色谱峰;考察ZDD全方与各组成药味指纹图谱的相关性,对各共有色谱峰进行了峰位归属。结论 所建立的UF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快速、可靠,重复性好,可为ZDD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场所欺负与护士心理健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广西南宁抽取6所医院4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工作场所欺负能够负向预测护士的心理健康(γ=-0.357,P<0.01);2一般自我效能感能够正向预测护士的心理健康(γ=0.480,P<0.01);3工作场所欺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对护士心理健康的交互作用显著(γ=0.538,P<0.01)。结论: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场所欺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的心理亚健康状况.方法:采取自编的亚健康状况自评量表,根据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我校大一至大四年级不同专业共12个班级49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心理亚健康问题阳性率为63.6%,以学习方面问题最为严重,阳性率达90.3%,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不满意.其次为情绪情感方面,以嫉妒、敏感多疑、困惑为主.男生的学习问题高于女生,女生在情绪情感方面问题重于男生;大一至大四年级间差异不大;不同专业间,药学专业组学习问题稍重、预防医学专业组躯体化症状、情绪情感、社会适应方面均分较其他专业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医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存在较普遍,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5-HTTLPR)、多巴胺D4受体(DRD4)基因上游调控区的-521 C/T多态是否与驾驶员事故倾向性及其A型行为和个性特征存在关联.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事故倾向性驾驶员和正常对照驾驶员各46例.用A型行为量表和EPQ量表进行A型行为及心理评定.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FLP)技术对5-HTTLPR、DRD4基因-521 C/T多态进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检测.结果 病例组A型行为问卷中时间紧迫感(TH)及TH+无端敌意(CH)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Q问卷中精神质(P)、神经质(N)分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真实性(L)分量表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病例组与对照组间5-HTTLPR基因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D4基因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事故倾向性驾驶员5-HTTLPR基因中S(S)基因型的P分量表分高于S/L+L/L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D4基因中TT基因型的E分量表分高于T/C+C/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HTTLPR基因与驾驶员事故倾向性有关联,而DRD4基因可能与其无关联;这2个基因与事故倾向性驾驶员的A型行为及个性特征有关联;但对这些行为及个性,5-HTTLPR与DRD4基因可能不存在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级预防医学本科101名学生分别作为对照组(n=52)和实验组(n=49)。在医学心理学课程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实施三明治教学。授课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统一进行期末考试,并对实验组学生行问卷调查,以评价教学效果。考试成绩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两组学生平均成绩行t检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选择每个选项的人数和百分比。结果实验组学生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和总成绩分别为(30.347±4.171)分、(32.031±2.781)分、(74.296±5.64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8.520±4.443)分、(28.760±4.305)分、(70.010±7.78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00、P=0.002);实验组和对照组简答题得分分别为(11.918±2.431)和(12.731±2.5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实验组80.0%以上的学生认为三明治教学法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沟通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结论三明治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效果良好,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