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刘仲前  唐六一  吕波 《中国骨伤》2005,18(7):400-401
目的:探讨Ⅰ期手术脊柱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31例,其中胸椎15例,胸腰椎5例,腰椎11例;平均年龄31.6岁;病程4个月~2.8年,平均9.2个月。全部病例经彻底病灶清除后Ⅰ期植骨内固定,前路固定21例,后路固定10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3.6个月(4个月~2年),植骨全部骨性融合,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有神经症状患者得到改善,无感染和窦道形成。结论:彻底病灶清除是外科治疗脊柱结核的主要方法,在此基础上引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结核增加了术后节段稳定性,植骨块牢固,植骨融合率提高,后凸畸形矫正满意。Ⅰ期内固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2.
讨论:脊柱肿瘤80%发生在椎体,发生在椎板少见.本例肿瘤起源椎板向外生长,包膜完整,是典型皮质旁肿瘤,临床罕见.临床上,应与脊索瘤、转移性肿瘤、软组织肿瘤等鉴别.脊索瘤好发于骶尾和颅底,病变靠人体中线,X线片显示溶骨性破坏.本例病变在腰背部,偏离中线,这与脊索瘤不同.转移性肿瘤发病年龄大,常多发.胸背软组织肿瘤良性多见.……  相似文献   
43.
患者,女,12岁.因行走困难1年余,加重20天于2010年5月31日入住四川省人民医院.入院查体:胸椎明显后凸畸形,胸廓畸形,四肢躯干感觉障碍不明显,双下肢肌力1级,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巴彬斯基征、髌阵挛、踝阵挛等病理反射阳性.X射线片显示胸1~9椎体结构紊乱不清,椎间隙狭窄,上胸段后凸畸形.CT检查显示胸3~9椎体骨密度不均匀,有骨质破坏征象,胸4~7椎体融合,周围软组织肿胀,椎管狭窄,胸段脊柱后凸畸形(图1);核磁共振(MRI)显示颈6至胸9椎体形态及骨质信号异常,局部椎体明显后凸畸形,相应平面脊髓扭曲、变细,椎旁软组织肿胀,硬囊膜前缘见长T1、T2信号影(图2).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均正常.入院考虑胸椎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比嗪酰胺、链霉素抗结核治疗两周后,于2010年6月23日在全麻下行经后路胸1~9椎管减压、截骨矫形术.术中见胸椎解剖层次不清,椎管狭窄,胸段脊髓扭曲变细,脊髓搏动不明显,神经根受压,未见有于酪样组织及坏死骨(图3).术后人ICU病房监护,病情平稳后返同普通病房,给予抗感染、抗结核、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术后1周病检报告示胸椎椎体:骨髓腔内有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符合骨髓炎改变(图4).停用抗结核药物,继续给予抗感染、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出院时双下肢肌力恢复至3级,病理反射阳性.  相似文献   
44.
骨形态发生收蛋白的载体及其释放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交锁髓内针内固定及血管修复治疗浮膝合并腘动脉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7月对15例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针固定股骨及胫骨骨折、血管修复术治疗腘动脉损伤,术中常规小腿骨筋膜室切开减压,随访其疗效。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16.3个月(8~24个月)。所有患者受伤肢体均存活,骨折随访均获骨性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材料松动断裂等发生。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交锁髓内针组优7例,良5例,中2例,差1例,术后HSS评分88.1分(78~93分)。结论交锁髓内针治疗浮膝合并腘动脉损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可同时处理膝关节内的损伤等优点,但要求有良好的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钢板和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血管修复治疗浮膝合并动脉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1月至2004年7月收治17例该类患者,采用钢板固定股骨骨折、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骨折、血管修复术治疗动脉损伤,并随访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2.1个月(8~24个月)。本组病例骨折均获解剖复位,随访均获骨性愈合,所有患者受伤肢体均存活。手术切口及减张切口无感染发生,无固定材料松动断裂等发生。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优9例,良4例,中3例,差1例。结论钢板和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浮膝合并动脉损伤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固定牢固等优点,是临床治疗浮膝合并下肢主要血管损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7.
5·12汶川大地震后早期骨科伤员伤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详细的伤情数据,为组织医疗救助提供准确有效的抢救.方法 回顾性分析地震发生后最初1周内收治的骨科伤员伤情,并总结规律.结果 地震后第1周内(5月12~19日)收治的1275名伤员中,四肢与脊柱损伤1179例(92.47%),骨科伤员中无骨折脱位的软组织损伤482例(40.88%),其中挤压伤112例(23.23%);有骨折脱位的伤员697例(59.12%)中多发骨折237例(34%);下肢骨折422例(60.55%),上肢骨折183例(26.25%),脊柱骨折142例(20.37%).骨折伤员合并有心、肺、脑、腹部脏器损伤89例(12.76%).所有伤员中死亡24人.结论 在地震发生后,大批骨科伤员同时产生,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和救治是改善预后、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48.
创伤性枢椎滑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认识创伤性枢椎滑脱的诊治特点。方法:报告18例创伤性枢椎滑脱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18例均治愈,疗效满意,无复发和颈椎不稳表现。结论:多种创伤机制均可造成创伤性枢椎滑脱,应避免首诊时漏诊。以保守治疗为主,对有不稳定表现者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神经根解剖变异时的对策.方法 在近一年半内运用经后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D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8例,术中发现4例神经根变异,发生率2.4%.按Kadish分型:Ⅱ型2例,Ⅳ型2例.其中L4,5间隙1例,L5S1间隙3例.4例神经根变异术中镜下经细致辨别和适当扩大显露等操作,完成手术.结果 4例术后没有神经根损伤,术前症状体征消失,随访没有复发.结论 腰骶神经根变异虽然发生率低,但术中庄重视.对术前突出节段与神经根损害、影像学突出与临床症状不完全符合时应考虑神经根变异可能.MED手术视野清晰,镜下能清晰辨别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和变异神经根的毗邻关系,可以有效防止神经根损伤.  相似文献   
50.
手术治疗胸腰椎Chance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腰椎Chance骨折的发生机制和诊治方法.方法 2006年7月~2008年1月治疗胸腰椎chance骨折18例,平均年龄29.6岁.损伤部位:T111例,T125例,L17例,L2 4例,L31例;按Denis分型:Ⅰ型11例,Ⅱ型5例,Ⅲ型2例,Ⅳ型0例.全部患者采用经后路手术治疗,行椎弓根螺钉钉棒固定.结果 随防时间平均9.5个月.骨折复位满意,椎体前份高度恢复,分离的后部结构闭合.术前有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不同程度恢复,植骨全部骨性愈合.结论 Chance骨折属屈曲牵张型损伤,不只发生于车祸伤,CT矢状位重建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其损伤涉及了脊柱的三柱,属于不稳定骨折,需要手术内固定治疗.后路经椎弓根螺钉钉棒固定可以达到满意复位、脊柱的三柱即刻稳定等,是治疗Chance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